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95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32篇
  22篇
综合类   256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251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竹芋类植物具有独特的金属光泽和美丽的斑纹,加上它能在较弱的光线下成长,因此颇得爱好者们的青睐。常见的品种有箭羽竹芋、孔雀竹芋、饰叶竹芋、彩绘竹芋、斑叶竹芋、花叶竹芋、皱纹竹芋、紫背竹芋等。竹芋的栽培有以下几个特点。繁殖:一般采用分株法。可结合每年的换盆进行。时间不能过早,否则植株易伤根,降低成活率。一般在4—5月间,日温在20℃左右,新芽刚萌动,新叶即将抽出时实施。每株留1—3个芽即可。分株后立即上盆。置于荫凉  相似文献   
102.
广西野生饲用植物资源考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广西野生饲用植物资源历时5年的考察,基本上摸清了野生饲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及组成,了解了野生饲用植物的特点和营养价值,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本地饲草用植物资源的建议。对指导当前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3.
从1986年以来,我区在玉米早熟生态区的和顺县阳光占、左权县蛤蟆滩布点进行地膜覆盖试验。通过两年的试验观察,地膜覆盖不同玉米品种只有和生态区对路配套,才能发挥地膜覆盖的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4.
肉用羊繁殖当中影响繁殖力的因素很多,有些是单一因素,有些是综合因素,因此饲养者只有正确分析这些因素,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1加强选育和选配这是提高母羊繁殖力的重要途径之一。1.1选择产羔多的优良个体羊做种用试验表明,羊的产羔率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多胎的公母羊其后代也多。因此,选择具有较高产羔率的公羊与多胎母羊交配比仅选择多胎母羊在遗传上更有效。1.2引进多胎品种羊引进多胎品种羊,用多胎品种与地方品种羊杂交,是提高肉羊繁殖力的最快、最简便和最有效的方法。如山羊可选择波尔山羊、小尾寒羊、湖羊等品…  相似文献   
105.
一、分布及危害 杨网蝽(Stephanitis sp)在河南、江苏、山东等省均有分布,为害严重。我区主要分布在许昌、鄢陵、临颖、舞阳、郾城、襄县、鲁山、宝丰等地。在许昌地区林科所和襄县林科所调查,有虫株率为100%,株平均虫口密度达万头。初步调查统计,全区杨树被害株率30%左右。主要危害I—72、I—69、I—214、沙兰杨、鲁伊沙等新引进杨树品种,也危害毛白杨、健杨、P—15A、柳  相似文献   
106.
杨树是我区主栽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在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来,杨树网蝽发生日益严重,造成杨树大量早期落叶,严重地影响了杨树的生长,急待防治,但有关杨网蝽象的发生、形态及防治的研究均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初报于下。  相似文献   
107.
柴德美  李振  王传喜 《北京农业》2012,(15):212-213
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云的观测是一项最基本的观测要素,它既是现在天气的重要判定依据,也是未来天气预测的重要指标,所以做好云的观测是观测工作的重中之重.地面气象观测中只有把云和与它相对应的天气系统联系起来,借助天气形势的分析判断,把地面气象观测和天气系统的分析判断有机结合起来,用天气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地面气象观测.  相似文献   
108.
该文通过多年对葡萄的研究,特别是葡萄白腐病的病状、病原以及发病规律,总结出葡萄白腐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9.
华南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严重抗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9—2011年在广东连州、惠州、佛山、广州和广西柳州、江西信丰等多个华南区主要菜场开展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监测。结果发现,与室内敏感种群的敏感基线相比(LC50=0.13 mg/L),各监测点在2009年秋季均为敏感水平,2010年秋季部分地区出现敏感性下降和低水平抗性,而2011年春季除了监测到敏感性下降和低水平抗性外,还发现个别监测点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上升趋势明显。随后,在广州增城菜区监测到一例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极高水平抗性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其当代和F1代虫源的LC50值分别为78.78、59.14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606.00和454.92,达极高抗性水平。分析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药性的关键因素,认为过度依赖该药、随意提高施用剂量、不合理混配、连年连片单一种植模式等可能是有利于抗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叶片药膜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三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和LC50),研究其对小菜蛾Plutellaxylastella(L.)生长发育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小菜蛾幼虫体重显著降低,蛹期与产卵历期均显著延长,单雌产卵量显著增加,幼虫生长发育历期、羽化率显著降低,孵化率略有下降。在亚致死剂量下,氯虫苯甲酰胺能够提高小菜蛾种群的发育速率和繁殖力,这对协调田间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制定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