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173篇
农学   132篇
基础科学   225篇
  177篇
综合类   1377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534篇
园艺   222篇
植物保护   9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为了解2016-2017年陕西省区试的137份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综合抗病水平,以当前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小种CYR32、CYR33和CYR34混合菌株、小麦白粉菌混合菌株和小麦赤霉病强致病力菌株为病原,对区试品种(系)进行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137份区试材料中,有2份材料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兼具抗性,占供试材料的1.5%,分别为西农238和西农928;6份材料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兼具抗性,占供试材料的4.4%;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表现高抗的材料(含免疫/近免疫)分别占供试材料的34.3%、2.9%和0.7%,中抗品种分别占35.0%、4.4%、33.6%,中感品种分别占21.9% 、8.0% 、30.7%,高感品种分别占8.6%、84.7%、35.0%。陕西省区试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的抗性整体较高,对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2.
利用陕西省榆林市12县(区)1969—2008年日照时数、云量等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各县(区)太阳辐射值,分析了全市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及太阳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榆林市太阳年辐射分布有明显的纬度差异,南北相差500 mJ/m2。在季节分布上,太阳辐射在春夏最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榆林市年太阳辐射总量达到5 500~6 000 mJ/m2,是全国太阳能资源三级分布区之一,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此基础上发展清洁能源,对保持榆林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3.
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了解生态修复后淀山湖水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本研究利用2013年3月—12月在淀山湖水域开展的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对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浮游植物、水温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4次调查淀山湖水域共检获浮游动物60种,以轮虫种类数最多(占总种类数的51.7%),优势种在3月—6月间和9月—12月间更替明显;(2)轮虫对3月和12月总密度贡献值最大,枝角类对6月和9月总密度贡献值最大;(3)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上表现为12月和9月好于3月和6月、上游好于下游的分布特征;(4)浮游植物种类、甲藻密度、裸藻密度、隐藻密度、水温、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与浮游动物群落显著相关。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及指示生物类型对水质状况进行初步评价, 结果显示淀山湖水质有改善趋势, 总体呈β-中污型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94.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T)分子标记是一种源于起始密码子ATG翻译起始位点保守区域来设计其侧翼单引物的标记技术.自从首次应用SCoT标记进行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以来,该技术己被广泛应用于花生(Arachis hypogaea)、玉米(Zea mays)、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芒果(Mangifera indica)、西瓜(Citrullus lanatus)等植物的研究.本文介绍了cDNA-SCoT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方法及特征,着重总结cDNA-SCoT技术体系筛选及其在抗病、抗寒、抗旱、遗传进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在选择差异表达分析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球囊霉素或球囊霉素类相关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是丛枝菌根真菌(AMF)分泌的一种疏水性蛋白。为研究氮沉降对土壤GRSP的影响,选取了黄土高原典型地带性植物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为研究对象,采用小车模拟小区试验,通过氮添加来模拟氮沉降,共设置3个氮添加浓度N_1(2.5g/m~2)、N_2(5g/m~2)和N_3(10g/m~2),以裸地(LD)和不添加氮处理CK(0g/m~2)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氮添加后,土壤中总球囊霉素(Total glomalin,T-GRSP)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而易提取球囊霉素(Easily extractable glomalin,EE-GRSP)的含量变化在N_3时显著降低(p0.05)。冗余分析表明SOC,C/N、地下地上生物量是影响土壤GRSP的主要因素。研究从土壤GRSP角度分析了氮添加对土壤活性物质的影响,有利于揭示未来全球氮沉降背景下土壤质量的变化,加深对土壤生态变化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6.
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是导致经济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通过人为干预,实现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是减缓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的有效途径。雨水资源化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就地拦蓄入渗、覆盖抑制蒸发和雨水富集叠加利用。详细介绍了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的主要技术途径,分析论述了雨水资源化带来的诸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改善流域水质、提高土壤质量、减缓水土流失、防治洪涝灾害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97.
詹平华  江涛  李强  郑磊  杨栩 《农业工程》2020,10(1):38-41
为避免或降低高温热害对水稻孕穗阶段的影响,建立了一种热害概率预测模型,并采用卡方检验法判断其拟合度。结果表明,预测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的拟合度较高,该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稻田的热害发生概率以及划分高温热害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明适宜的钾肥施用量与施肥时期在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实现钾肥的高效利用和优化管理。以优质食用型甘薯徐薯32为试验材料,研究3个钾肥用量(0,150,300 kg/hm2)和3个施钾时期(生长早期即栽插后2周内、封垄期和块根膨大初期)处理对甘薯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早期施用钾肥300 kg/hm2时,块根鲜薯和薯干产量获得最高值,分别为36495.0,12175.5 kg/hm2。钾肥不同施用期和施用水平对所测甘薯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甘薯生长早期追施钾肥有利于淀粉、麦芽糖和蔗糖的积累;低钾处理有利于淀粉及糖类物质的积累,而高钾处理则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99.
冷藏运输厢内流场和温度场协同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杨梅多孔介质特征推导热传导平衡方程,在冷藏车厢物理模型中分析了流场的流动特性,得到了车厢内各横、纵截面的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状况。采用协同控制车门右侧顶部隔热气帘风机,使其风向垂直于等温线方向间歇性定速运行,实车温度数据采集显示横截面最高温度由3.8℃降至1.67℃,在沿长度方向截面3层中温度标准差最大值为0.387。结果表明,仅调节冷风机转速无法有效改善温度均匀分布,根据等温线梯度方向和流线切线夹角开启隔热气帘风机协同调节风向,能够有效改善温度场均匀性分布程度。  相似文献   
100.
渠道淤积是影响灌区高含沙输水渠道正常运行的一个关键问题,以新疆巴音沟河安集海一库引水副渠的淤积计算为例,根据泥沙起动速度与水流速度,推移质输沙率与水流挟沙力等理论计算结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灌区高含沙输水渠道的淤积成因。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为了防止高含沙输水渠道的淤积,在渠道设计中不能只考虑水流速度大于起动速度;对于底坡沿程分段变化的高含沙输水渠道,设计应按最小坡度渠段校核其输沙能力,以保证渠道全程不发生淤积。为验证上述理论计算的准确性,开展了原型观测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符合较好,渠道淤积理论计算过程是合理和可靠的,可以为工程设计和管理单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