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2014—2016年引入"36-3"油蟠桃(Prunus persica‘compressa’)在嘉峪关市进行日光温室促早栽培试验,经4年观察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早果、成熟期早、品质优良、丰产稳产、不裂果、抗性强,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较好,发展前途广阔,可以在嘉峪关及河西走廊作为日光温室桃促早栽培生产主栽品种发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纳米铁肥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应用效果,为果树叶面肥的施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桃树为试材,研究了3种纳米铁肥,即纳米铁粉(50 nm)、纳米三氧化二铁(30 nm)、纳米四氧化三铁(20 nm)对桃树新梢伸长、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不同纳米铁肥作为不同处理,以清水作为CK(对照),试验共4个处理,以单株桃树为一次重复,重复3次,共12棵桃树。喷施的铁浓度为100 mg/L,叶面喷施以叶片湿润、均匀但不形成水滴为度。【结果】纳米铁肥处理可以显著促进桃新梢伸长和叶片生长,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不同叶面喷施纳米铁肥处理下,叶面喷施纳米三氧化二铁的新梢长度(10.37 cm)、叶面积(3 928.90 mm2)、叶绿素含量(3.16 mg/g)均最高,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42.23%、10.87%、70.81%,与叶面喷施纳米铁粉差异不显著。叶面喷施纳米铁粉的叶片净光合速率[11.92μmol/(m2·s)]显著高于叶面喷施纳米四氧化三铁和CK,但与叶面喷...  相似文献   
33.
葡萄是常见的水果之一,其富含丰富的维生素以及人体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元素,副产品如葡萄干、葡萄酒、葡萄醋等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我国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类日益丰富,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葡萄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贡献了强大的力量。基于此,课题组分析了中国北方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葡萄优良品种的引进、建立健全农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葡萄产业经济研究、加强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对策建议,以助推北方葡萄产业更好地发展,实现葡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4.
 ‘陇油桃2号’是用‘艳光’油桃种子经胚挽救培育的早熟油桃品种。花铃形,花粉多,自花结实。果实圆形,果顶圆平,两半对称,平均单果质量100 g,最大果153 g。果皮底色乳白,成熟时果面全红,果肉白色,硬溶质,风味浓甜,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12.5% ~ 14.6%,可溶性糖12.06%,可滴定酸0.28%,维生素C 78 mg · kg-1,品质优良。粘核。6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70 d左右。丰产性强,4年生树产量约20.3 t · hm-2。  相似文献   
35.
11个适宜设施早熟栽培的桃优良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甘肃省各地设施栽培实践,介绍了表现较为优良的8个油桃早熟品种、2个普通桃早熟品种、1个蟠桃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36.
春美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育成的早熟白肉桃品种,2015年引入嘉峪关市试栽。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嘉峪关表现长势强,品质优,耐盐碱,抗寒能力强,不裂果,7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重18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4年生树单株平均产量15 kg,平均667 m~2产量3 000 kg。  相似文献   
37.
2014年引进火龙果品种"珠龙"在河西走廊进行日光温室栽培试验,定植第2年即开花结果,第3年667 m^2产量3 000 kg。经5年观察,该品种抗逆性强,品质佳,风味好,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是河西走廊发展设施农业的优选树种。  相似文献   
38.
以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的‘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转色前叶面喷施尿素,以清水为对照,分别在喷施后10、20、30、40 d测定功能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蔗糖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和淀粉含量,以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均可促进叶片增长,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其中喷施0.75%尿素可延缓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的降解;喷施尿素可促进叶片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0.5%和0.75%尿素处理后,叶片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水平,喷施后40 d时3种糖含量为对照的1.2倍以上;喷施尿素增加了叶片中淀粉的积累,喷施0.75%尿素后,在生育后期叶片淀粉含量显著增加,达8.0 mg/g。喷施尿素后果实中糖酸含量变化明显,喷施后40 d,0.5%和0.75%尿素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最显著,但喷施0.75%尿素显著增加了同时期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喷施0.5%尿素显著增加了果实大小、单粒重及穗重。因此,建议在‘红地球’葡萄果实转色前叶面喷施0.5%尿素溶液,可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9.
非耕地日光温室桃根域限制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品种及砧木选择、槽式栽培定植方法、定植后管理、主干形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非耕地日光温室桃根域限制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0.
1 我国葡萄栽培和酿酒业的现状 近10年来,我国葡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全国葡萄生产已形成了新疆、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4个较大规模的栽培区,1997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达到15.77万公顷,总产198.5万吨。葡萄酒的产量,解放初期仅为2000吨,1997年已达45万吨。 目前我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与世界水平还有相当大差距。1995年我国葡萄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2%,葡萄酒产量占世界的0.5%。当年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为7升,西欧各国人均70升,法国、意大利人均100升以上,而我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