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分析了宁夏石嘴山市农业产业经营情况,机制创新,存在问题,提出了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机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2.
调整柑桔病虫害防治技术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病虫害防治是柑桔优质栽培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受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柑桔病虫种群结构的演变,常规药剂抗药性的产生,以及优质果生产对柑桔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的提高,调整柑桔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柑桔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已成为当前柑桔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历经多年的观察调查和生产实践,提出以下几点调整意见,供各地参考。1调整防治时期柑桔疮痂病为柑桔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为害幼果会引发落果和影响果实品质,一般都要求春芽一粒米长和花谢2/3时进行防治。但经多年的生产观察,结果树在柑桔春芽长…  相似文献   
123.
磷酸二氢钾可防治茄子黄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4.
蚜虫类是柑桔新梢期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长期使用菊酯类和有机磷农药防治,导致该虫产生了抗药性,防效日趋下降,为此,我们进行了叶蝉散防治柑桔蚜虫试验。 试验于1989年4月在椒江市山东乡新欢村的4年生温州蜜柑园内进行,蚜虫种群以二叉蚜为主。设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杭州东风农药厂)200、300、400、500倍液;50%氧化乐果乳剂(杭州农药厂)15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日本住友公司)2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江苏南通农药厂)1000倍液及清水对照等8个处理。每处理为3株树,用单管喷雾器喷布。  相似文献   
125.
本研究应用ELISA法测定绵羊血清中干扰体液免疫反应的因子。发现,在配种后48小时,妊娠绵羊血清中干扰体液免疫反应的因子水平显著低于空怀羊。以该因子的配种相对值作为超早期妊娠诊断的依据,可在母羊配种后48小时诊断其是否受胎。判断妊娠和空怀的准确性分别达87.5%和84.3%。  相似文献   
126.
127.
取40余种国内外农药,分别对柑桔害螨、蚜虫、蚧类和潜叶蛾等四大类主要害虫,采用多边测定、系统筛选的方法,选出尼索朗、螨死净、倍乐霸、托尔克、克螨特、卡死克、机油乳剂及叶蝉散等一批高效选择性或部分选择性药剂。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停用有机磷或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采用选择性药剂组合技术的实验区比常规区全年减少病虫防治费用14.91%—42.14%;同时,害虫天敌明显增加。据不完全统计,1988—1990年浙江桔区选择性药剂和部分选择性药剂的应用面积超过20余万公顷次;仅尼索朗一种药剂的使用面积就近11万公顷次,节约防治费用超过5000万元。研究结果阐明,在桔园内停止或控制使用对生态环境有严重破坏作用的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是完全可行的,该项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8.
正白沙枇杷是台州椒江枇杷的主栽品种,但从近几年各地的观察调查看,易受冻,怕高温,怕裂果,产量低,品质年际间差异大,已成为白沙枇杷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促进当地枇杷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品质,延长鲜果供应期,提升枇杷的生产效益。自2014年开始,先后从江苏等地引进4个白沙枇杷品种,观察记载各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物候期、生长结果特性、抗逆  相似文献   
129.
荒漠草原地区草地的灌丛化使得草地资源空间分布具有异质性,并且灌丛的自持能力也逐渐得到了增加。荒漠草原灌丛沃岛是荒漠草原地区灌木灌丛下限制性土壤资源的显著聚集现象,其中的资源为土壤水分、养分、微生物、动物以及由灌丛带来的非生物环境等的总和。沃岛集聚养分,改善土壤构造,在养分的空间和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和水文效应,成为许多生物物种,包括草本植物和小型动物的庇护所,这种效应被称之为"沃岛"效应。"沃岛"效应的发生很可能促进了灌丛化草地的形成和维持,同时也加速了草原的荒漠化过程。"沃岛"效应的存在是荒漠草原受损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学者对于"沃岛"效应引起的土壤资源的异质性分布研究较深,但对于养分在灌木植物下土壤表层的积累研究较浅。如何把握"沃岛"效应各个复杂过程中植物、土壤和土壤生物扮演的确切角色,还亟待解决。本文从"沃岛"的概念和形成机制出发,对"沃岛"的结构特征和生态效应以及土壤与植被系统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对于深入了解"沃岛"效应的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荒漠草原地区的植被演替和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同时也为荒漠草原地区的水土治理提供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30.
针对国际国内种间关系研究科技文献数量过多、无法快速和有效分析等问题,利用信息可视化、共引分析、共词分析等方法和技术,以种间关系(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为检索词,借助Citespace软件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学科分布、高被引文献进行图谱绘制,直观地展示和分析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结果表明:种间关系检索结果包括不同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同种的遗传系统学关系2个方面,国际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的分子遗传系统学方面,而国内目前则在较为宏观的生态学物种相互作用方面。国际上关于种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科学、动物科学和生物进化学等学科领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服务而受到广泛引用的、关于种间关系研究的软件(程序)信息具有高共被引频次。在研究热点方面,有关同一物种的进化(特别是分子水平)、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关于分子系统学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成为种间关系研究的热点。国内关于种间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但有研究空白期,关于生态系统中混交林种群内或种群间的生态位以及功能与作用方面的研究较多,在遗传分子水平方面的相关研究迟滞于国际上,以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RAPD技术、亲缘关系等关键词为研究热点的出现,相关研究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