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6篇
  19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DNA甲基化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遗传修饰,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研究的重要内容.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检测DNA甲基化中的优缺点,如MSAP检测方法、哑硫酸氢盐法、基因芯片技术等.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DNA甲基化检测方法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将有利于科学工作者更快更好的检测出DNA甲基化.  相似文献   
52.
芦笋性别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是典型的雌雄异株植物,雄性植株抗病性和生命力强,产量比雌株高25%以上。但是,芦笋雌雄株在苗期仅从形态上难以区分,因此怎样对芦笋进行早期性别鉴定成为国内外芦笋研究者的重要研究领域,其中芦笋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研究最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芦笋性别连锁分子标记及芦笋性别决定基因克隆的研究概况,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3.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有益微生物,能与大约80%的陆生高等植物形成共生体。由土传病原物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害被植物病理学界认定为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研究表明,AM真菌能够拮抗由真菌、线虫、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土传性植物病害,诱导宿主植物增强对病虫害的耐/抗病性。当前,利用AM真菌开展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已经引起生态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基于此,围绕AM真菌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从AM真菌改变植物根系形态结构、调节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改善植物根际微环境、与病原微生物直接竞争入侵位点和营养分配、诱导植株体内抗病防御体系的形成等角度,探究AM真菌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机理,以期为利用AM真菌开展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本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4.
塿土堆垫层是关中农民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土粪并经耕作熟化形成的,其厚度可以表征塿土肥力水平,也能够反映人为活动对成土过程作用的强弱。开展塿土堆垫层厚度调查及其自然与人为影响因素分析,可为塿土养分保蓄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关中塿土分布区布设5 km × 5 km网格样点,调查了273个塿土剖面堆垫层厚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选取13个影响因子分析堆垫层厚度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相关性,并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塿土堆垫层厚度总体范围在14 ~ 130 cm,平均厚度为55 cm;其变异系数为34.28%,属中等变异程度;堆垫层厚度在东部的韩城、合阳和澄城(60 ~ 80 cm占优)一带及西部的陈仓、岐山和武功(60 ~ 70 cm占优)一带相对较高;堆垫层厚度与经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坡度、温度和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堆垫层厚度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呈正比,与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呈反比;堆垫层厚度的最大值多出现在距离河流9 ~ 13 km范围中。本研究所筛选的13个影响因子对塿土堆垫层厚度的综合解释能力为64.36%,其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对塿土堆垫层厚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人口数量变化。关中地区塿土堆垫层厚度呈现东西较高中部稍低且高值点零星分布特点,堆垫层的形成与分布受“五大成土因素”以外的人为因素影响更为深刻,尤其是在近百年来随生产力的发展其影响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5.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水体中筛选出以0^#柴油为惟一碳源的高效石油烃降解菌X12和HS12。经鉴定分别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和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 sp.)。通过降解能力的测定,对降解能力较强的菌种X12进行降解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其最适的含油量为5g·L^-1,最适温度为35~50℃,最适盐度为15%~25%,最适pH值为6~7。以上结果可为中性偏酸性、高盐度土壤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正>牛呼吸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或称运输热(shipping fever),是肉牛养殖业中最常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此病在美国大概有高达31%的死亡率,育肥肉牛的肺炎发病率中也有高达10%的死亡率。引起这些病的致病原比较复杂,国外一般认为病毒类致病原主要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1型)、副流感3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对蔬菜用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分析了测定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度来源,量化了不确定度的分量,并求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最终给出了不确定度测定结果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58.
59.
文章旨在分析新疆褐牛乳房炎抗性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功能,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在新疆褐牛乳房炎抗性性状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试验采用DAVID 6.8软件对课题组前期研究及相关文献报道的乳房炎抗性相关基因(共20个基因)进行功能GO富集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采用String 10.0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挑选出JAK2和STAT5A基因,通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JAK2、STAT5A基因在不同乳房健康程度的新疆褐牛血液中的相对表达量。GO富集分析得到,20个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膜、免疫应答和调节防御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参与JAK-STA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PPI分析发现,20个基因中有8个基因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实时荧光定量试验发现,JAK2、STAT5A基因在健康新疆褐牛血液的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患乳房炎新疆褐牛(P<0.01;P<0.05)。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试验,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了不同乳房健康程度的新疆褐牛与JAK2、STAT5A基因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0.
半干旱地区观赏地被植物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辽市园林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半干旱地区地被植物应用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观赏地被植物应用与开发提供借鉴。结果表明:绿地中应用的地被植物种类共有91种。其中一二年生草本地被12种;多年生草本地被31种;灌木共43种;藤本类地被植物4种。蔷薇科植物种类最多,共有14种,木樨科次之,共有8种。水蜡、红瑞木、绣线菊、小叶丁香、桧柏、景天类、萱草、玉簪等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大量应用,常绿植物应用品种有桧柏、砂地柏、铺地柏、小叶黄杨等,种的数量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