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4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桂系三号"属早熟优质小型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春植80~90d,夏秋60d.一般单瓜重3~4kg,果实呈长椭圆形,果面光滑饱满,表皮深绿色布有隐暗花纹,披蜡质,皮厚0.7~0.8cm,皮质硬韧,果皮硬度>28kg/cm2,抗裂性和耐贮性突出,果肉鲜红一致,质地爽脆,中心含糖13°,一般单产37500kg/hm2,2003年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2.
<正>厚皮甜瓜原本适应于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的西北地区栽培,但随着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厚皮甜瓜南移已逐渐成为可能。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属南亚热带大陆性气候,有冬、春暖和,夏、秋雨量渐少,空气趋于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  相似文献   
73.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是我国华南地区西瓜甜瓜的重要产区,也是我国反季节瓜菜栽培的主产区。通过对我国华南地区发展哈密瓜类型厚皮甜瓜生产的气候优势、区位优势、可持续生产发展优势、市场优势以及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了华南地区哈密瓜类型厚皮甜瓜生产的技术措施,为华南地区厚皮甜瓜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及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4.
好运8号是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为适应南方湿热地区厚皮甜瓜栽培对品种的要求,利用逆环境定向选育,以自交系HN14-d作母本,TY8-a作父本杂交配制成的一代杂种。果实椭圆形,皮色橙黄有绿色斑块,网纹中等,一般单瓜重2.0kg,果肉橙红偏黄,皮肉厚约3.5cm,质地脆嫩蜜甜,有淡香,口感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 ̄16%,全生育期春茬110d左右,秋茬90d左右,果实发育期45d左右,商品性好,一般产量36t/hm2,植株长势较强,易座果,较耐白粉病、霜霉病,抗蔓枯病能力中等,适于南方地区保护地种植。2007年3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选育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为打造广西甜瓜优势产业提供品种选择和技术支持.[方法]利用系谱法在逆环境中选育杂交亲本,然后杂交组配选育优良的甜瓜新品种.[结果]获得稳定遗传的父本和母本自交系,以HA9-a为母本、TN-c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一代杂种好运11号.根据多年试验结果,好运11号果实长椭圆形,皮色浅灰黄,全网纹,网纹粗密,一般单瓜重2.50 kg,果肉橙黄色,皮肉厚3.5~4.5 cm,肉质实脆,味蜜甜,品质佳,中心糖含量14.0%~16.0%;全生育期春茬约120 d,秋茬约100 d,果实发育期55~60 d,成熟后不落蒂,常温贮存可达15 d,耐储运,一般产量39.0 t/ha.植株长势较强,易坐果,易管理,果实膨大快,耐热耐湿,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于2011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好运11号甜瓜适宜在南方地区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76.
以3种基因型材料的西瓜无菌苗子叶节为试材,对诱导不定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西瓜子叶节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子叶节比子叶诱导不定芽的效果好;3种基因型材料之间诱导效果有显著差异;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AA 0.3 mg·L-1。  相似文献   
77.
广西西瓜嫁接苗规模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瓜嫁接栽培是预防西瓜枯萎病最有效的一项措施.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广西西瓜嫁接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措施,不但解决了西瓜生产连茬的技术难题,也为广西的西瓜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萌发特性,为多倍体甜瓜的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二倍体甜瓜品种及其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材料,研究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变化趋势。【结果】甜瓜二倍体种子发芽率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薄皮甜瓜比厚皮甜瓜种子发芽率高;不同倍性甜瓜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大小依次为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厚皮甜瓜种子的活力指数较薄皮甜瓜高;胚根长、下胚轴长度和侧根数均表现为随着催芽时间的增加而上升、随着倍性的增加而下降的总趋势。【结论】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的萌发特性存在差异,甜瓜种子的萌发力并不都是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大,甜瓜二倍体种子萌发力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种子的萌发力。  相似文献   
79.
葫芦科植物包括多种以采收果实为主的瓜类蔬菜,对其进行品质改良、增加果肉厚度、提高抗病和耐贮性的倍性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综述了葫芦科植物倍性材料获得的主要途径以及鉴定倍性水平常用的几种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倍性操作在葫芦科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省(区)的薄皮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今后薄皮甜瓜的种质资源收集及遗传改良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来自我国不同省(区)的133份薄皮甜瓜种质为材料,从98对SSR引物中筛选得到12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利用TP-M13-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33份薄皮甜瓜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根据Nei’s遗传距离(D)进行聚类分析,以Structure软件的混合模型聚类法分析其群体遗传结构。【结果】利用12对引物从133份薄皮甜瓜种质材料中共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Na)为54个,平均每对引物4.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20~2.234,平均为1.533;观测杂合度(Ho)为0.023~0.466,平均为0.217;期望杂合度(He)为0.107~0.552,平均为0.319,香农信息指数(I)范围为0.267~1.237,平均为0.642;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04~0.531,平均为0.295,大多数位点表现为中度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33份薄皮甜瓜种质材料被分为两大类群,第Ⅰ类群为4份厚薄皮甜瓜材料,第Ⅱ类群为129份薄皮甜瓜材料。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当K=4时,△K出现明显的峰值,说明133份薄皮甜瓜种质材料分为4个组群较合适;133份材料中大部分材料的Q值大于0.6。【结论】供试的12对SSR引物表现为中度多态性,需要用更多的分子标记才能有效鉴别薄皮甜瓜材料。133份薄皮甜瓜种质材料遗传结构较为单一,遗传多样性较低,可能存在同物异名的材料,今后应加强对遗传背景差异大、亲缘关系远的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