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农学 | 5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5篇 | |
综合类 | 41篇 |
农作物 | 3篇 |
水产渔业 | 22篇 |
畜牧兽医 | 12篇 |
园艺 | 42篇 |
植物保护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132.
为研究伊乐藻—螺蛳组合对湖滨湿地水体净化效果并探究两者的最优密度搭配,通过不同密度的伊乐藻(100 g/m~2、200 g/m~2、300 g/m~2)和螺蛳(120 g/m~2、240 g/m~2、360 g/m~2)组合,研究在不同搭配比例条件下,伊乐藻的生长情况,螺蛳的存活率和生长情况。检测了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硝酸盐氮(NO_3~--N)和亚硝酸盐氮(NO_2~--N)的质量浓度变化,以及底泥中的TN、TP和COD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伊乐藻—螺蛳组合对水体及底泥中的N、P和COD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伊乐藻初始密度为200 g/m~2时,净化效率最高。本试验中,各试验组伊乐藻的最终生物量无显著差异,接近于(554.31±29.60)g;螺蛳密度高对COD有更好的去除效果,然而360 g/m~2密度组死亡率较高。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伊乐藻200 g/m~2、螺蛳240 g/m~2是最优密度搭配。 相似文献
133.
岩石学是本科地质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工作关乎学生地球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以教学规律与实践为基础,调研了国内高校岩石学课程的现状,从岩石学的课程逻辑、理论课翻转课堂式教学法、课内实践课、实验课中定量取代定性以及课程思政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以提高岩石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4.
2017年7月6日至7月29日,在90cm×75cm×60cm、容积280L的塑料水箱中注入采煤塌陷水域改造的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养殖池塘水和10cm厚的底泥,第I、II组放入浮叶植物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分别为0.1kg和0.2kg)和底栖动物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密度为250g·m~(-2)),覆盖面积分别为10%和20%,第III组只放螺蛳不放置荇菜,第IV组为二者均不放的空白对照组,研究浮叶植物荇菜与底栖动物协同修复体系对采煤塌陷区养殖水域水质以及底泥间隙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荇菜和螺蛳组合的协同修复体系去除采煤塌陷水域水质和底泥间隙水中的营养盐优于螺蛳单独作用;覆盖率20%的荇菜+螺蛳组合对水质中总氮(TN)、总磷(TP)、NH_4~+-N、NO_3~--N以及NO_2~--N去除率分别为48.61%、82.5%、49.42%、46.43%和87.78%;10%的荇菜+螺蛳组合对水质中TN、TP、NH_4~+-N、NO_3~--N以及NO_2~--N去除率分别为27.78%、75%、28.49%、32.14%和62.22%;两者对底泥TN、TP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浮叶植物荇菜与底栖动物螺蛳协同修复体系能够有效净化采煤塌陷水域水质以及底泥间隙水营养盐,荇菜覆盖率为20%的修复效果好于覆盖率10%。 相似文献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