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山楂选育和引种表现山楂的早结丰产性强,一般定植后第三年普遍少量开花坐果,第四年开始投产,第五年进入丰产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07年2月,作者在广东省信宜市大成伟喜凉果厂山楂种植基地种植选育山楂云开一号、北内山楂和种植引种桂林山楂、柳州壶荐一号、贺州鲜食型山楂,2009年就开花结果,2010年山楂大量开花结果,平均株产45.8~55.2kg,最高株产达63~71kg,折合亩产量916~1104kg;  相似文献   
12.
1引种鸡嘴荔高接换种表现1.1高接换种鸡嘴荔的原由广东省茂名市是我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更是世界上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栽培的荔枝品种主要有白糖罂、妃子笑、白腊、黑叶、糯米糍、桂味、晋奉等,种植面积141万亩。其中,中熟的白腊、黑叶种植面积约占全市荔枝面积80%。由于白腊、黑叶荔枝的成熟期过于集中,常导致季节性滞销和结构性过剩,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1化橘红生产现状1.1果园封行密蔽,管理难,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由于种植过密,导致密蔽树的枝条交叉生长,遮天蔽日,枝梢为争阳光徒长,甚至互相挤压。枝叶密蔽,结果母枝纤弱,有效枝条和养分积累少,成花弱,坐果差。结果部位上移,并出现平面结果现象,产量低,品质下降,售价低。果园阴蔽,通风透光差,利于病虫的发生及危害。再加上树体高,生产上操作实施困难,生产成本增加。1.2专业化管理水平不高,单产低,质量差,价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柬埔寨木薯机械化收获问题,选用三台自行研发的木薯收获机在柬埔寨桔井省开展机械化收获作业对比试验,通过检测分析明薯率、断薯率、损失率、作业效率等指标可知,4UML-130型振动链式木薯收获机在收获作业过程中实现了前后振动式挖掘与上下波浪式振动筛分作用,使得木薯块根与土壤分离更加充分,筛分过程中实现了木薯块根的提升,降低了收获过程的挖掘阻力,实现了将木薯块根的挖掘和薯土分离一次完成的作业效果,从而提高了明薯率、降低了损失率。该机型在本次试验中作业质量最优,通过试验,初步探讨了适宜柬埔寨桔井省木薯种植区应用的木薯机械化收获技术。  相似文献   
15.
该文首先分别建立了三阶抽样和序贯抽样模型,然后再将两种模型中的参数联系起来并加以使用,可明显提高风险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制定害虫防治策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木薯是柬埔寨的重要农作物,缺乏相关农业机械是影响木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加快木薯生产机械化发展,一种宽窄行种植模式与配套的全程机械化设备被引入到柬埔寨合作公司,这些机械设备包括旋耕起垄机、木薯种植机、木薯块根挖掘收获机、木薯秆粉碎机等。在柬埔寨桔井省的试验表明,木薯宽窄行种植模式农艺与配套的农业机械总体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干热干旱河谷植被恢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干旱河谷是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立地类型之一, 其植被恢复是林业工作者多年来一直未攻克的难题。文中在回顾干热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干热干旱河谷地区植被恢复的途径、适宜树种和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气候极其干旱的特点,在土壤、水分、树体、花粉等管理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提高油松种子园种子产量的方法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茶皂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皂素是广泛存在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日化、建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茶叶籽及茶叶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茶皂素,但因其不是评价茶产品品质的主要成分而相对研究及开发利用较少。本文从茶皂素的理化性质、制备技术、分析方法、生物活性、产品开发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茶叶籽与茶叶中茶皂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加工新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茶叶籽在生产中利用不足的问题,以群体茶树品种的茶叶籽为原料,在优化筛选其干燥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选用阴干脱壳并烘至足干工艺对其进行干燥,以不饱和脂肪酸萃取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3个单因素对不饱和脂肪酸萃取得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与验证性实验,优化筛选超临界CO_2萃取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工艺技术。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萃取得率的影响次序依次为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其中萃取温度影响显著(P0.05)。超临界CO_2萃取茶叶籽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分离温度55℃、CO_2流量20~30 kg/h,时间165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不饱和脂肪酸得率为8.77%,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为80.30%,比传统索氏提取法的得率6.02%、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79.67%分别提高2.75%、0.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