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大豆秸秆纤维制造可降解地膜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提高大豆秸秆的附加值和批量生产经济、满足农艺要求的环境友好型可降解大豆秸秆纤维基地膜,采用二次正交中心旋转组合试验,采用地膜定量、木浆混合比、松香、矾土和湿强剂为影响因素,地膜的干抗张强度和湿抗张强度作为响应函数。试验结果表明:1)各因素对干抗张强度的影响的贡献率从高到低排序为木浆混合比、定量、湿强剂、松香和矾土。2)各因素对湿抗张强度的贡献率从高到低排序为木浆混合比、定量、湿强剂、矾土和松香。3)按照干抗张强度≥30 N、湿抗张强度≥15 N的原则,在木浆混合比0~50%、定量50~110 g/m2、湿强剂1.2%~2%、松香0.3%~1.5%、矾土1%~5%的约束条件下,满足工艺要求的最优参数组合:木浆混合比23.3%~30%、定量92~110 g/m2、湿强剂1.2%、松香0.3%、矾土5%。按最优工艺混合比选取25%时,定量92 g/m2、湿强剂1.2%、松香0.3%、矾土5%制造出地膜试样,干抗张强度32.4 N,湿抗张强度15 N。  相似文献   
92.
黄土区人工牧草地有机氮组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区人工牧草地18年苜蓿连作对土壤耕层水解总氮,氨态氮,氨基酸氮及氨基糖氮含量有很大影响,不施肥条件下苜蓿连作能明显增加土壤耕层水解总氮,氨基酸氮和氨基糖氮含量,连续施P处理根层水解总氮,氨态氮,氨基酸氮和氨基糖氮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13.55mg/kg,58.39mg/kg,169.83mg/kg和107.01mg/kg;NPM处理土壤耕层水解总氮与对照相比增加192.58mg/kg,氨基酸氮增加223.44mg/kg,氨基糖氮增加25.66mg/kg,而氨态氮含量则大幅度降低,在60-10cm不同处理的各种形态氮含量接近且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少,粮草轮作系统中不同苜蓿生长年限对土壤的水解总氮和氨基酸氮含量有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为弄清略阳乌鸡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的遗传变异与黑色素形成的关系,采用PCR-SSCP测序方法,对略阳乌鸡蛋白质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略阳鸡种内MC1R变异较小,与白来航比对,在编码区69、212、274、376、636、637和644位点有7个SNPs,除69和636位点外,其余 5个突变导致略阳乌鸡的MC1R编码区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并造成黑素皮质素受体1多了一个磷酸化位点,这些位点的变异可能与略阳乌鸡黑色素的形成和沉积有关;经聚类分析,略阳鸡与原鸡亲缘关系较近,与来航鸡关系较远.略阳乌鸡保留了原始的基因库,MC1R基因可能是控制略阳乌鸡黑色素形成的主效基因.  相似文献   
94.
为探求氮素对米槁幼苗叶片CO_2响应特征影响,以1年生米槁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法,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4种不同氮浓度胁迫下米槁叶片CO_2响应曲线及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相关光合参数,并运用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直角双曲线修正3种模型拟合米槁叶片CO_2响应曲线。结果显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米槁叶片CO_2响应曲线,可克服直角双曲线模型未考虑曲线凸度缺陷及无法拟合CO_2过饱和净光合速率(Pn)下降缺点,得到光合参数与实测值相近,直接确定CO_2饱和点(CSP)。在控制外界条件下,各氮处理米槁Ci随叶室内CO_2浓度(Ca)升高呈同步直线上升趋势。同一Ca值下,米槁叶片Ci随氮浓度水平增加而增大。各氮处理下米槁叶片Gs随Ci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Tr变化趋势与Gs一致,在同一Ci下,Gs与Tr均随氮浓度增大而增加。米槁叶片Pn随Ci升高逐步升高,但在高Ci阶段Pn略下降,增施氮素可提高米槁叶片C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降低叶片CO_2补偿点(CCP),表明增施氮素能可强米槁叶片光合作用对CO_2适应幅度,提高CO_2利用效率,促进有机物积累。研究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米槁叶片CO_2响应曲线效果最佳,施氮可有效促进米槁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95.
为建立适用于潮间带大型海藻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样品制备方法,分别用饱和酚抽提法、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Trizol提取蛋白法、Biozol提取蛋白法、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对蛋白质进行提取,筛选出小珊瑚藻蛋白质提取的最优方法,并从胶条pH值和分离胶浓度探究双向电泳系统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在胶条pH值为4~7和分离胶浓度为12.5%条件下,并使用饱和酚抽提法提取蛋白质,所提取蛋白质不仅浓度高且纯度较高,因而可获得稳定清晰、蛋白质点数较多的双向电泳图谱。该体系可为红藻门大型海藻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6.
制备可降解地膜的甘蔗渣纤维力学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地膜残留问题、增加甘蔗渣附加值,以榨糖后废弃物甘蔗渣为原料,以蒸煮Na OH浓度、打浆时间为试验因素,采用化学-机械耦合法制备甘蔗渣可降解地膜纤维,并对甘蔗渣可降解地膜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地膜的抗张强度、耐破指数、耐折度及撕裂指数性能指标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甘蔗渣纤维力学性能最优参数,并进行验证,为甘蔗渣制备可降解地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脲醛树脂胶是胶合板生产的主要胶粘剂,占总用量的80%以上。其优点是成本较低,不污染板面,有一定的耐水强度。但在树脂合成、调胶热压、贮存等过程中所释放出的游离甲醛,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胶合板甲醛释放量为6~29.6mg/l。我们于1985年9月至1986年3月对国内几个厂家生产的胶合板,用24小时干燥日法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98.
以1芽6、7叶新梢为原料制作砖茶,并对初制各个工序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和含氟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初制工序中,含水量、水浸出物、蔡多酚与儿茶素、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含量在渥堆的过程略有上升,但是在干燥的过程明显下降,与可溶性糖的变化规律相似。茶黄素(TF)含量逐渐增加,茶红素(TR)与茶褐素(TB)变化不规律性。氟含量在整个初制过程中变化不大,表明初制过程对含氟量影响不大。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所用原料制作砖茶品质优于传统砖茶。  相似文献   
99.
可降解地膜原料大豆秸秆纤维的制备工艺及参数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解决秸秆和塑料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高值化利用秸秆资源。该研究采用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探索运用物理方法制取清洁、高强度、高得率的可生物降解地膜原料-大豆秸秆纤维的可行性,寻求物料特性和工作参数对制取大豆秸秆纤维的影响规律和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分别选取大豆秸秆长度、浸泡时间、加工温度、主轴转速和喂入量为影响因素,纤维得率、纤维长宽比及抗张强度为响应函数,应用Design-expert6.0.10软件设计方案与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参数组合为秸秆长度7cm、浸泡时间24h、喂入量27g/min、工作温度80~85℃、转速110~120r/min时,制得的大豆秸秆纤维得率大于80%、干抗张强度大于7N、长宽比大于5;各因素对纤维得率贡献率的主次关系为:浸泡时间>主轴转速>喂入量>秸秆长度>加工温度,各因素对干抗张强度贡献率的主次关系为:秸秆长度>加工温度>喂入量>浸泡时间>主轴转速,各因素对纤维长宽比贡献率的主次关系为:喂入量>秸秆长度>加工温度>浸泡时间>主轴转速。为利用大豆秸秆制备可降解地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0.
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农民对现有的农业技术要求不断上升,旧体质下的农业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农民的要求。中国农业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技术很快迈入新的阶段,创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成为时代的话题。然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重点以及要义,都值得去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