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运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柑橘碎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碎叶病是由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柑橘病害,为更快、更准确的检测CTLV,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ASG-Pf和ASG-Pr,建立了运用SYBRGreenI荧光染料法检测CTLV的实时荧光RT-PCR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适用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检测体系能特异的检出CTLV,对测试的衰退病毒、温州蜜柑萎缩病毒和鳞皮病毒都不能检出;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00倍;适用性广,可检测出多种柑橘类植物中的CTLV。实时荧光RT-PCR检测整个过程完全闭管,无需PCR后处理,且SYBR GreenI荧光染料成本较低,适用于检测柑橘体内含量较低的CTLV病毒。  相似文献   
62.
柑橘黄龙病菌侵染对甜橙叶片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甜橙(Citrus sinensis)在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侵染下不同时期糖代谢的变化,以探讨其与柑橘叶片中淀粉积累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柑橘黄龙病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橙为供试材料,采用腹接接种病原的方法,试验组植株用感染黄龙病菌的芽条进行嫁接,对照组植株用健康芽条进行接种,每个植株均嫁接3个芽条。在检测到感病的植株中选取生长状况良好且接近的3株作为后续试验材料,每月采集1次成熟叶片,至10月份结束。采集的叶片立即抽提DNA和RNA,并进行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测定,其余叶片用液氮速冻后保存于-80℃用于测定糖代谢过程中关键酶活性的变化,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二者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随着病原菌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均在6月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的1.59和3.73倍,在感病后期开始有所下降;通过对二者的比值分析发现,感病植株的比值随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在黄龙病菌侵染的不同阶段,各种酶的作用程度有所不同。感病植株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感病初期迅速上升至顶峰,高达58.44 μg·g-1·min-1,至后期已略微低于对照;酸性转化酶(AI)总体显示出较高活性,各个时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病中期活性最高为对照的2.91倍;中性转化酶(NI)活性在感病和对照中均维持较低水平,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与束缚性淀粉合成酶(GBSS)协调作用,共同参与淀粉合成的调控;淀粉酶活性在感病不同时期均有所下降,在感病中期低至0.38 U·g-1。定量PCR分析表明,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1表达量显著升高,与其酶活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蔗糖分解相关基因中,蔗糖合成酶基因SuSy在感病不同时期的表达差异不大,变化幅度小;细胞壁酸性转化酶基因CSCWI在不同时期均上调表达,最高上调约7.4倍,且表达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与CSCWI相比,液泡酸性转化酶基因CUAI1的表达水平较低。淀粉合成相关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最高上调3倍左右;淀粉分解相关基因BAM3、MEX1和DPE2在不同时期有所下调,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结论】柑橘黄龙病感染甜橙后,对植株叶片中光合产物的形成与运转产生影响,扰乱宿主糖代谢平衡,与宿主淀粉积累及后期症状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3.
利用弱毒株交叉保护技术防治甜橙茎陷点型衰退病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获得对中国甜橙茎陷点型衰退病具有防治作用的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弱毒株。【方法】对7个国内外CTV弱毒分离株进行褐色桔蚜接种强毒株的拮抗试验,并运用p25/HinfⅠRFLP组群分析、特异性RT-PCR分析和寄主植株症状观察的方法对拮抗试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中所用7个弱毒株对甜橙茎陷点型衰退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弱毒株CT9、CT17和CT77对茎陷点型强毒株CT14的拮抗效果最为明显,分别为70%,50%和40%。分子检测与生物学检测的结果相一致。【结论】初步筛选出的具有拮抗作用的CTV弱毒株CT9、CT17和CT77具有应用于交叉保护的潜力,可供进一步田间区试研究。  相似文献   
64.
糯小麦研究初报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利用小麦玉米杂交技术,通过阶梯式复合杂交及异地、异季加代选育了一批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稳定糯小麦品系。这些品系多为弱春性,株高70-90cm,落黄好,白粒,蜡质,籽粒饱满,千粒重30-45g,产量水平达到或接近普通小麦大面积生产水平,对其品质性状的初步分析和挂面制作结果表明,糯小麦面粉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明显地与普通小麦不同,而且在普通小麦面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糯小麦面粉可明显地改善面条的适口性。此外,还即将培育出陕354的8种不同基因型的糯性基因近等位基因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