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由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分子育种实验室选育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S42对野败型(WA型)和夜公型(Y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均具有较强的恢复性。以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和Y型不育系Y华农A为母本,单片段代换系S42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连续回交的方法构建了两个BC3F2群体。利用与第1、10染色体上恢复基因Rf3和Rf4两侧紧密连锁的SSR标记,从这两个BC3F2群体中筛选携带有基因型Rf3Rf3/rf4rf4和rf3rf3/Rf4Rf4的单株,对这些单株进行花粉和小穗育性观察,并利用205个多态性SSR标记对这些单株进行遗传背景分析,结果表明: 1)在同一细胞核背景下(S42),WA型不育细胞质的可恢复性好于Y型不育细胞质,单片段代换系S42中的恢复基因Rf4的恢复力大于Rf3; 2)单片段代换系S42中的恢复基因对于珍汕97A和Y华农A表现出质量 数量性状的遗传。在单片段代换系S42中,除了主效恢复基因Rf3和Rf4外,微效基因或者修饰基因也表现出对珍汕97A和Y华农A的育性恢复作用,而且效应较大; 3)在构建的两个BC3F2群体中,基因型Rf3Rf3/rf4rf4和rf3rf3/Rf4Rf4单株的遗传背景片段数平均为1.1,对应于恢复基因Rf3和Rf4座位的代换片段平均长度分别为14.5  cM 和17.4  cM。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各个发育时期控制水稻分蘖数QTL的“静态”和“动态”信息。【方法】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对不同时期的水稻分蘖数QTL同时进行非条件和条件定位分析。【结果】(1)水稻分蘖数至少受14个QTL影响,它们分布在第1、2、3、4、6、7和8号共7条染色体的相应代换片段上;(2)各个时期影响水稻分蘖数的QTL数量(变动在6~9之间)和效应(变动在1.49~3.49之间)均不相同;(3)水稻分蘖数QTL的表达具有很强的时序性,主要集中在移栽后0~7 d(有6个正表达),14~21 d(有9个随机表达)和35~42 d(有6个负表达)3个时间段内,正、负表达分别决定了最高分蘖和有效分蘖的数量;(4)每个QTL在整个生育期至少表达1次,有些可多次表达;(5)某个时期的分蘖数量取决于所有QTL的累积效应,而某个时间段内分蘖数的增减量则取决于所有QTL的净效应。【结论】用单片段代换系和条件QTL定位方法对发育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非常有效和准确。  相似文献   
44.
以一叶兰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栽植行距、株距、深度3个因素9个处理对一叶兰生长性状的影响,以提高一叶兰的产业化生产,寻找一叶兰合理栽培的密度和深度。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和深度会对青叶一叶兰的生长产生影响,当以行距、株距、深度为40、30、6cm栽培时,一叶兰生长的最好。  相似文献   
45.
以‘秀美人’和‘黄岐花’凤梨品种为亲本进行果子蔓凤梨杂交育种研究,建立了果子蔓凤梨杂交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株形紧凑、复穗状花序新颖、花序苞片粉红、易栽培、催花率高、商品率高、观赏期长、适应性好、抗病性较强的‘步步高’凤梨新品种,并对果子蔓凤梨育种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6.
总结了国内外红掌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的研究进展。提出为进一步推动国内红掌育种工作的开展,加强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杂交育种的效率和效果是红掌育种方法研究的重点;突破红掌单倍体诱导技术、弄清主要观赏性状的倍性效应及其机理,是建立综合高效红掌育种技术体系、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的关键;建立快速高效诱变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技术体系是红掌育种方法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7.
‘鸿运金钻’是以‘红金钻’蔓绿绒为材料,通过突变株筛选出的盆栽观叶新品种。其株型紧凑,生长势强,叶色亮绿,叶鞘具紫红色边缘。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生长8个月后平均株高64.1 cm,株幅93.7 cm,设施栽培1年可开花,肉穗花序黄绿色。  相似文献   
48.
‘小凤兰’是以‘大凤’杂交兰为母本,‘企剑白墨’墨兰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兰花新品种。株形似‘企剑白墨’,易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和分株繁殖。单枝平均着花9朵,花径7.4 cm,花橙色,有香气。温室栽培1月下旬始花,花期35 ~ 45 d。  相似文献   
49.
水稻F1花粉不育基因S-e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74个多态性SSR标记,对E47-1/广陆矮4号的F2分离群体进行偏态分离分析. 结果表明,9个SSR标记的分离显著或极显著地偏离了预期的孟德尔比例(1∶2∶1).其中,7个SSR标记基因型偏向于籼型,2个标记偏向杂合型,没有发现偏向粳型的标记. 通过对第6和第12染色体上4个SSR标记基因型与F2植株花粉育性的初步分析,表明位于第12染色体上SSR标记RM19~RM453区域附近存在1个F1花粉不育基因,定名为S-e.这一结果为分子定位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T-DNA插入产生的水稻小粒突变体的遗传分析(英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grain shape mutant and its possible role in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in rice.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collection of T-DNA tag lines, the progeny of homozygous plants carrying T-DNA insertion were screened for mutants with mutated phenotypes.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mutant and test for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mutated phenotype and the T-DNA inser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its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Result] In the present study, a grain shape mutant induced by T-DNA insertion in rice was identified, which showed small grain.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mutant showed that the two types of phenotype, normal and small grain in the segregating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the T-DNA heterozygotes, fit the ratio of 3∶1. Test for Basta resistance showed that all the mutants were resistant while the normal plants segregated for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by the ratio of 2∶1.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utant phenotype cosegregated with Bar gene. The small grain mutant caused by T-DNA insertion was confirmed by PCR amplification aiming at T-DNA. [Conclusion] The grain shape mutant is useful for isolation of the tagged gene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in r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