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坡地水力性质及水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红壤旱坡地应用稻草覆盖的雨季和旱季保水作用,在湖北省咸宁市第四纪红色黏土母质发育的红壤8°坡地上开展田间试验,以不覆盖为对照,研究稻草覆盖对红壤的持水性、水分有效性、供水性、导水性、含水量及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改善了土壤的持水性和水分有效性,覆盖当年土壤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和有效水容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0%、7.3%和4.4%;稻草覆盖显著减缓了雨季红壤表层饱和导水率的下降幅度,尤其是大雨期间保护地表饱和导水性的作用更明显,102.8 mm的降雨结束之后,稻草覆盖的土壤平均饱和导水率是对照的2.7倍;稻草覆盖对土壤的供水性及非饱和导水性的影响表现为低吸力段增强,高吸力段减弱;土壤储水量在集中降雨阶段的上升幅度和在降雨间歇期的下降幅度都表现为稻草覆盖对照。总体上,土壤储水量均表现为稻草覆盖对照;稻草覆盖增加雨季土壤储水量主要通过增加入渗,而增加旱季土壤储水量主要通过减少蒸散发;稻草覆盖增加雨季土壤储水量的作用有限,且保水作用雨季旱季。因此,稻草覆盖在红壤旱坡地上的雨季和旱季的保水途径、特点及作用大小都不同。  相似文献   
62.
Y两优6号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作者2013年~2014年对Y两优6号在遵义县的试验示范及超高产生长表现,总结出合理确定播种期,施足苗床基肥,抓好育秧管理,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精确管水,综合病虫害防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3.
生态养鸡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鸡肉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也为地方鸡品种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平台和手段。本研究测定了桃园养殖模式下6月龄的芦花鸡公鸡和青脚麻鸡母鸡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并对体尺和屠宰性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旨在为生态养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4.
采用药膜法,以高效氯氰菊酯为对照药剂,测定了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葫蔓藤Gelsemium elegans Benth 3种植物的氯仿萃取物对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 puparum L.的触杀毒性以及对产卵寄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提取物对蝶蛹金小蜂成虫触杀毒性较低,处理24h死亡率分别为13.2%、8.2%、2.0%;对蝶蛹金小蜂的产卵寄生效果亦无不良影响.而化学农药高效氯氰菊酯对蝶蛹金小蜂的触杀毒性极高,处理3h死亡率达到100%,该药剂处理寄主蛹后对蝶蛹金小蜂的产卵寄生效果有较大影响,其出蜂蛹率仅为对照的1/6.  相似文献   
65.
为探索水稻稀植高产栽培的最佳施氮量,开展了水稻稀植高产栽培施肥试验,为我省水稻稀植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采用宜香优2115为试验品种,不同的施肥方式配置不同的施肥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纯氮和纯钾分别为13kg/667m~2和15 kg/667m~2时的处理产量表现最高,为770.67 kg/667m~2,全生育期最短,综合比较各处理的经济性状,表现也较为优异。其次是施纯氮和纯钾分别为15 kg/667m~2、17 kg/667m~2的处理产量排第2。  相似文献   
66.
贵州主要稻区养鱼密度对稻鱼生长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稻鱼共生技术在贵州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于2017-2019年在贵州典型稻区遵义市播州区、锦屏县、兴义市、思南县开展不同养鱼密度(15~75kg/667m2)试验,研究贵州不同稻区稻鱼共生适宜的养鱼密度。结果表明:2017-2018年播州区不同养鱼密度对水稻生长、产量均无明显影响,出田鱼产量随投入产量增加而增加,以低密度投入净利增长较大,产投比较高,适合的养鱼密度在15~25kg/667m2;2019年锦屏县和兴义市的养鱼密度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养鱼量20kg/667m2时的产值、净利最高;思南县稻鱼共生水稻产量比水稻净作低41.5kg/667m2以上,养鱼量20kg/667m2时的产值、净利最高;兴义因景区消费,表现出养鱼量越大,产值和效益越高,养鱼量30kg/667m2时的产值、净利最高。除特殊地区外,稻鱼共生大面积生产养鱼密度以20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67.
应用ward法聚类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探究烟叶的颜色指标值与醇化过程中烟叶褐变程度以及烟叶颜色指标值与其内在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以ward法聚类分析在14.08处将所有烟叶样品分为3个类别,逐步判别得对分类结果有显著影响的明度(L值)、黄蓝色(b值)、黄度(Y值),建立2个Fisher判别函数,Fisher判别法的结果与感官评价的结果符合率达96.7%;通过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烟叶的颜色指标值与化学成分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醇化过程中L、Y与类胡萝卜素、总酚、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含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L、a、b值与全氮含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总糖含量与Y值、淀粉含量与b值存在线性关系。证实了烟叶醇化过程中通过烟叶颜色指标值判定烟叶褐变程度与化学成分变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旨在搜寻热休克蛋白90(HSP90)基因的突变位点,分析蛋鸭抗热应激分子育种潜在的遗传标记。以缙云麻鸭为研究对象,用PCR方法扩增HSP90基因部分片段,采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该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夏季笼养蛋鸭产蛋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蛋鸭HSP90基因644 bp处发现一段长为321 bp的内含子序列,并在内含子序列中发现3个突变位点,其中36 bp处T→C突变形成TT和CT基因型,2种基因型个体间的平均产蛋量无显著差异(P>0.05);149 bp处A→G突变形成AA、AG和GG 3种基因型,GG基因型个体的平均产蛋量显著高于AA型和AG型个体(P<0.05);276 bp处T→G突变形成TG、TT和GG 3种基因型,各基因型个体间的平均产蛋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HSP90基因可能是影响夏季蛋鸭产蛋性能的一个主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9.
研究旨在搜寻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突变位点,分析蛋鸭抗热应激分子育种潜在的遗传标记.以缙云麻鸭为研究对象,用PCR方法扩增了蛋鸭HSP70基因的部分片段,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该片段的多态性,同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夏季笼养蛋鸭产蛋性能的关联性.结果在HSP70基因部分片段中发现1476(C/T)和1596(C/T)2个SNP位点.其中1476(C/T)位点的CT基因型占70.00%,TT基因型占16.67%,CC基因型占13.33%;1596(C/T)位点的CT基因型占48.33%,TT基因型占41.67%,CC基因型占10.00%.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476(C/T)位点不同基因型在产蛋量上存在差异,其中CC基因型个体的产蛋量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r基因型(P<0.05);C1596T位点不同基因型在产蛋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由于样本量较少,故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0.
采用16个鸭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对该番鸭30个个体进行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检测其等位基因,并分析其与番鸭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16个座位都呈现出多态性,16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2~7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5个。群体平均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81和0.644。微卫星座位基因型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微卫星AY493314与胫围呈极显著相关(P<0.01),微卫星AJ272582与胫围和龙骨长呈显著相关(P<0.05);微卫星AY493282,APL515883与胫长呈显著相关;AY493255,AY493342与半潜水长呈显著相关;AY493322与胸宽呈显著相关,其余微卫星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