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植物杀虫剂由于其自身不足等原因,使其利用发展缓慢,利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论述了杀虫植物的离体快繁、杀虫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优缺点及调控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2.
2009年4月、7月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各样地进行调查,只在鹰爪洞沟3 000 m以上的山坡中上部发现开花的华西箭竹种群分布。调查发现:开花竹种群为典型的下降型年龄结构,表现出明显的衰退种群的特点,约22%~29%的箭竹正在开花。平均花穗密度约为296朵.m-2,平均种子密度约为3 923粒.m-2。华西箭竹的花为顶生的总状花序,花穗颜色以绿色为主,黄色、黄绿色花也较多,偶见绿紫色花。单株花穗数约在10朵~19朵之间,单株种子数在约130粒~250粒之间。平均每朵花穗的种子数约为13粒。  相似文献   
143.
20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的试验表明:24h内防治效果最好的杀虫剂品种是阿维菌 素,其次是锐劲特及赛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功夫、灭扫利及高效氯氰菊酯,以及沙蚕毒系的杀虫 双仍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为害。有机磷类杀虫剂三唑磷、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乐斯本、甲胺磷、 甲基1605及敌敌畏以及三种含有机磷的混剂对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几乎无效。同一杀虫剂对不同 地区的稻纵卷叶螟幼虫的防治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4.
145.
中国食蚧瓢虫名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涛  庞虹 《昆虫天敌》2000,22(2):59-67
食蚧瓢虫在蚧虫生物防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据食性可分为专性食蚧瓢虫和兼性食蚧瓢虫。本文记录了我国食蚧瓢虫8亚科26属65种,其中澳洲瓢虫和孟氏隐唇瓢虫为国外引进种。  相似文献   
146.
20种植物花粉对真桑钝绥螨饲养效果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7.
放线菌WZ1-5019菌株是从海南五指山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对香蕉黑星病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生防菌,其发酵液无菌滤液亦对香蕉黑星病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根据形态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中的Streptomyces costaricanus。香蕉黑星病是香蕉的重要病害之一,至今尚无生物农药用于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本试验采用链霉菌WZ1-5019菌株发酵液进行香蕉黑星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链霉菌WZ1-5019菌株发酵液3次后,对香蕉黑星病的平均防治效果达81.68%,显著优于30%爱苗乳油1 500倍液防效(59.96%)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防效(53.58%),具有开发成香蕉黑星病生物农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8.
2001年~2002年,对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本底资源调查,结合历史资料确认,保护区有兽类70种,分属7目,27科。其中调查确认51种,资料记载19种。在有分布的70种兽类中,东洋界种类26种,古北界种类46种;有国家Ⅰ级保护兽类7种,国家Ⅱ级保护兽类13种。  相似文献   
149.
环开江-梁平海槽周边晚二叠世长兴期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礁体存在,其沉积、发育过程是在该区长兴期区域地质背景及海槽形成之后特殊的古构造格局上发生的。为弄清古构造对海槽2侧礁体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及2侧礁体的发育特征,以海槽2侧实际地震剖面为基础资料,通过长兴期沉积前海槽南西侧斜坡坡度较为精确的测量及北东侧边界断层特征的研究,描述了海槽2侧差异性的古构造格局特征:海槽南西侧为低角度缓斜坡;海槽北东侧为由数条同生正断层控制形成的高角度陡坡。在此基础之上,明确了海槽2侧差异性的台地类型及礁体特征:北东侧为镶边台地,南西侧为缓坡台地;北东侧礁体形成时间早于南西侧且厚度较南西侧大但范围小。  相似文献   
150.
于室内测定了21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有3种植物提取物的产卵忌避率在70%以上,分别是灵香草82.0%、枫杨74.4%、地黄连71.7%。对灵香草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得5个分离组分,进一步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氯仿萃取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其产卵忌避率分别为93.7%和91.8%,说明灵香草氯仿萃取部分的产卵忌避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