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以10个辣椒品系为实验材料,进行田间鉴定和室内鉴定筛选耐热品种资源。室内鉴定用热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REC)、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8个指标综合评价10个辣椒品系的耐热性。结果表明:REC、MDA可以作为辣椒耐热性鉴定快速而简单的方法 ;测试的辣椒品系中最耐热的为B,A、C、D耐热性较好;Ca MBF1c基因对辣椒耐热性起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2.
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方法的探讨00381天津市蔬菜研究所曹必好王远欧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甘蓝的杂种优势很明显,生产上应用很广。其杂种种子当前主要是利用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繁殖而得,但甘蓝的自交不亲和系有高度的自交不亲和性,造成其留种困难。目前甘蓝自交不亲...  相似文献   
43.
以芥蓝品种小香菇为试材,分别采用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Bt抗虫基因Cry2Aa2转化到芥蓝中,并对两种转化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比较。结果表明:基因枪法在轰击距离为6cm、轰击次数为1次时转化效率最高,为0.43%;农杆菌介导转化法以带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预培养2d、侵染10min、共培养2d、抑菌培养5d后转入筛选培养基为最佳参数,转化效率为0.37%。经PCR和PCR-Southern鉴定,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均成功将目的基因导入芥蓝基因组中。经抗虫性表型鉴定,T_0代转基因芥蓝植株对甘蓝夜蛾幼虫的抗性高于非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44.
以茄子抗青枯病自交系E-31为材料,在4叶期接种青枯病菌,48 h后采集叶片提取RNA,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茄子uncut型cDNA文库。经检测,本研究获得的茄子叶片cDNA文库滴度达到0.01亿CFU/mL,总库容量为0.15亿CFU,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在1.2 kb以上,重组率为100%。说明构建的文库能达到所需要的标准,可用于分离茄子的功能基因。  相似文献   
45.
从中国商陆分离的PacPAP基因转化番茄对TMV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商陆(Phytolacca acinosa)叶片为材料,经PCR从基因组扩增克隆缺失无毒型抗病毒蛋白基因.采用叶盘法转化番茄,对转基因植株T1代摩擦接种TMV,50d后统计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缺失无毒型PAP基因PacPAP,大小为714bp,与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的同源性为99.7%,GenBank登陆号为AY603353;得到PacPAP整合入番茄基因组中的阳性植株11株,检测的4个转基因番茄株系均达到抗病级别,对照为感病.  相似文献   
46.
应用RAPD标记鉴定结球甘蓝品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DNA水平的RAPD标记已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品种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球甘蓝是我国大面积栽培的蔬菜种类,品种繁多,至今未见有利用该标记进行大规模品种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研究.本研究利用RAPD技术,对当前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栽培的部分结球甘蓝品种进行鉴定,旨在为这些品种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47.
茄子种质资源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茄子种质多样性,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20条能够扩增出多态性条带稳定清晰的ISSR引物,对48份茄子材料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了186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153条(占所有谱带的82.2%).利用UPGMA法建立了48份茄子及其近缘野生种间的遗传关系聚类图.聚类结果表明,48份供试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52~0.98之间,可将其分为5大类群.其中又将44份栽培品种分为5组,其品种间相似遗传系数在0.84~0.98之间,表明栽培品种的遗传背景比较窄.聚类结果与茄子的果形以及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果色呈现不完全相关.  相似文献   
48.
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几种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组合,以及不同添加物,诱导不定芽分化与植株再生,有效地提高了不定芽的伸长率.结果表明:选用辣椒9~11d苗龄的带柄子叶在培养基MB+BA5.0mg/L+IAA1.0mg/L十GA31.0mg/L+蔗糖3%+琼脂6.5g/L十椰乳5%+AgN035.0mg/L上培养,分化频率达97.8%;芽丛在MB+ZT1.0mg/L+IAA1.0mg/L+GA31.5mg/L十椰乳5%+AgN035.0mg/L培养基上伸长率达76.0%;幼苗在Ms+IAA0.1mg/L+NAA0.2mg/L培养基上能正常生根,生根率最高100%,并成长为健壮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49.
青花菜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青花菜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影响离体再生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取用4~5d龄无菌苗的带柄子叶和下胚轴,分别培养在MSB+NAA0.2mg/L+6-BA2mg/L和MSB+NAA0.2mg/L+6-BA1.0mg/L+AgNO3 2.5mg/L培养基上,获得了较高的分化率(80%);再生芽插入MS+IBA0.2mg/L培养基,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50.
将茎瘤芥“棒棒菜”(Brassicajunceavar.tumidacv″Bangbangcai″)下胚轴离休培养的再生芽,用120~40Gyγ射线照射后,在原培养基(MS+NAA0.2mg/l+BA2.0mg/l)上培养1周,转到加S-(2-氨乙基)-L-半胱氨酸(AEC)的原培养基中,经过连续7代选择,获得了抗AEC的变异体植株。其蛋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84倍和3倍,赖氨酸比对照略有增加,总氨基酸含量为对照的1.4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