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68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6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500m~1200m高海拔林场内进行“林下培菌”生产仿野生鸡腿菇的研究,结果证明,较之传统大棚或菇房设施化栽培,林下培菌生产仿野生鸡腿菇无需占用耕地,彻底解决了当地鸡腿菇栽培中的“菇粮争地”矛盾;可节省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另外生物学效率为149%,较之传统菇棚栽培提高40%左右;产出的菇品明显具有野生菇的口感和风味。另外,菌糠废料直接被林地树根就地分解利用,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减少了人工处理菌糠废料的费用,同时,由于保湿的需要以及出菇管理人员的频繁出入林场操作和巡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森林火险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62.
63.
经过了2002年的市场低迷之后,鸡腿菇便进入了柳暗花明的春天:至2003年秋季开始小幅上涨之后,2004年春季盐渍品骤升至5000元/吨,较2002年涨了1倍还多;夏季属于反季节栽培,鲜菇批价始终保持在8.10元(鲜菇,公斤,下同)的价位水平,令菇农大赚了一把;即使常规生产,进入9月下旬以后陆续产出的鲜菇,也保持4—6元的坚挺价格居高不下;进入冬季后,盐渍品进一步升高至8000元/吨的高价位。  相似文献   
64.
国内的天麻市场,除天麻制品如天麻茶、天麻饮品外,其余产品如干麻、鲜麻乃至麻种等,其价格均在2003年跌人低谷,至2004年上半年达到最低,干麻最低时每公斤为30元,鲜麻则为每公斤5元左右,令种植户叫苦不迭。其实,这均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自动调节,而不是人为原因。问题是当2003年天麻价格大幅下滑的时候,  相似文献   
65.
香菇的反季节栽培,是指利用自然或人工山洞、人防工事等进行夏季栽培。但由于多数地方没有该类设施,因此,利用普通大棚和降温设备进行反季节栽培将成为生产的主流。其技术要点如下:一、栽培设施普通食用菌大棚在完成春季生产以后,即时清理卫生,把原来的菌袋清理出去后,将棚内打  相似文献   
66.
香菇的反季节栽培,即指香菇于6-9月份出菇的栽培生产,该季节内害虫猖獗,如果防治措施不到位,将会严重影响产量及菇品质量。因此,应在“绿色食品”原则指导下,加强防治,主要措施有:  相似文献   
67.
常规栽培的平菇等食用菌,经过较长时间的出菇,菌袋大多失水严重,难以继续出菇。采用营养调配,菌丝后熟技术栽培的,生物学效率已在100%~150%,可不必继续进行出菇管理,应清理菌袋,打碎晒干,留作鸡腿菇、双孢菇、草菇栽培原料。采取常规技术生产的,要达到继续出菇的目的,必须给菌袋补水,可采取下述办法进行。  相似文献   
68.
曹德宾 《油气储运》2011,(23):20-21
香菇的反季节栽培,是指利用自然或人工山洞、人防工事等进行夏季栽培,但多数地方没有该类设施,因此,利用普通大棚和降温设备进行反季节栽培,就将成为生产的主流,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9.
抗旱的方法     
<正>农夫甲:"去年大旱,我吃足了苦头,今年我想了个办法,保证不怕旱。"农夫乙:"太了不起了,能告诉我是什么办法吗?"农夫甲:"我在每一行麦子旁边,都种一行洋葱。洋葱一长出来,  相似文献   
70.
<正>家住四川邻水县城西坛社区的王贤君在邻居眼里是个不折不扣的"怪人"。别人早餐都吃稀饭馒头什么的,但是老王的早餐有时却多出了一个灯泡。今年54岁的王贤君从12岁就开始练习吃灯泡,42年来,被他吃掉的灯泡约有1500个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