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曹君迈  陈彦云  池玫  邓黎  覃祚洁  李强 《种子》2012,31(1):22-27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测定苗鲜重、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叶片数、株高、茎粗、根长、根条数、节长、节数和叶面积等生长指标,研究了品种和外植体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物量,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个不同成熟期品种、3种不同外植体部位对马铃薯单株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株高、茎粗、节长和根冠比影响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说明不同品种和外植体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其余性状受品种和外植体交互作用影响不显著;3个不同成熟期品种马铃薯的苗鲜重、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叶片数、茎粗、节长、节数、根冠比和根条数受品种影响显著(p<0.05),其余性状受品种影响不显著;3种不同外植体处理对马铃薯的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株高、茎粗、节数、叶面积和根冠比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余性状受3种外植体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以一个节段转接最有利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52.
以沙生植物牛心朴子为材料,对其细胞分裂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作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牛心朴子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4,染色体为二倍体,全组染色体总长度为51.75μm,核型公式为2n=24=24m,有1个随体,其染色体核型属于对称的1A型。  相似文献   
53.
非洲菊组培苗增殖代数对生根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非洲菊3个品种的组培苗增殖代数与生根率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在不同增殖代数下,生根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得出:非洲菊瑞扣品种(红色品种)组培苗连续增殖到第9代做生根培养,生根率趋于稳定;狮子头品种(粉色品种)的组培苗到第8代做生根培养,生根率趋于稳定;菜花黄品种(黄色品种)到第10代趋于稳定。由此提出:非洲菊组培增殖苗从第8代开始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高且基本达到稳定,这样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非洲菊工厂化育苗提供廉价、优质的种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
综述了枸杞生物育种及传统育种的研究状况,进一步分析了生物育种及传统育种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为枸杞育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5.
牛心朴子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 植物名称 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 ALIljinshi). 2 材料类别 无菌胚轴. 3 培养条件 种子萌发与生长培养基:(1)种子萌发培养基:MS培养基;(2)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0.1 mg/L;(3)生根培养基:1/2 MS+IBA 0.5 mg/L.上述培养基均添加3%蔗糖和0.7%琼脂,pH 5.8~6.0.培养温度为23~26 ℃,光照时间为16 h/d,光照强度约34μmol/(m·s).  相似文献   
56.
黑果枸杞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黑果枸杞是我国西北部分地区特有的一种多年生耐盐、抗旱、防风固沙、具有药用价值的野生灌木.对黑果枸杞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它的开发利用价值、前景,并提出了黑果枸杞的开发利用途径,为更好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黑果枸杞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
外源钙对贮藏期马铃薯细胞膜及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为实验材料,利用0.5%和1.0%Ca(NO3)2进行采后浸钙处理,分析其对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能有效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增加马铃薯块茎的耐贮藏性,其中以1.0%Ca(NO3)2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8.
甘草不同来源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分光光度法,对乌拉尔甘草的根状茎、芽、叶诱导的愈伤组织中过氧化物同功酶进行电泳和活性分析。结果得出:不同来源的愈伤组织中过氧化物酶酶谱分为A、B、C三个区域,其中活性最强的是A区和C区,所有供试样品出现3种酶谱谱型,6种酶谱谱带;在进行酶活性测定时,叶的愈伤组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芽的次之,根状茎的最低,过氧化物酶活性过高不利于愈伤组织生长。确立的2种特征酶谱带(P2和P6),4种差异酶谱谱带(P1、P3、P4和P5),为乌拉尔甘草种的鉴别及脱分化与再分化的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生长素对分枝型蝴蝶兰种子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分枝型蝴蝶兰的种子为试材,选用1/2 MS为基本培养基,在蝴蝶兰种子发育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浓度的IBA(0.5,1.0,1.5和2.0mg/L)和NAA(0.5,1.0,1.5和2.0 mg/L),并分别以1.0mg/L的NAA和1.5 mg/L的IBA作为对照,对蝴蝶兰种子进行原球茎诱导.结果表明:接种密度为1 500粒/40ml,生长素IBA在1.0-1.5 mg/L浓度范围内,比NAA有利于分枝型蝴蝶兰种子胚原球茎诱导,原球茎诱导率为97.2%;在蝴蝶兰原球茎进一步发育过程中,生长素NAA在1.0-1.5mg/L浓度范围内,比IBA有利于原球茎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0.
培养条件对甘草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中黄酮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生产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的最佳外植体和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方法]采用L1(4^5)正交试验设计和对比试验设计方法,研究ZT、ABA、Kr、6-BA和NAA5种外源激素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由甘草根和芽诱导的愈伤组织中黄酮形成的影响。[结果]测验表明,弱光照条件(100~300Ix)有利于黄酮产量的形成;根诱导的愈伤组织是黄酮产量形成的适宜外植体。F检验表明,5种外源激素对黄酮产量的形成存在极显著差异,对根诱导的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顺序是:KT〉6-BA〉ZT〉ABA〉NAA;对芽诱导的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影响顺序是:6-BA〉KT〉NAA〉ABA〉ZT。经过优选获得最佳激素组合为:ABA 1.0mg/L+KT 2.0mg/L+ZT 1.0mg/L+6-BA 1.0mg/L+NAA 2.0mg/L.[结论]该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次生代谢产物黄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