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7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探究表皮蜡质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以蓝叶玉簪‘翠鸟’(Hosta‘Halcyon’)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法,通过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和人工除蜡,将试验分为4种处理,分别为正常给水有蜡质(ZY)、正常给水无蜡质(ZW)、干旱处理有蜡质(GY)以及干旱处理无蜡质(GW),分析了蜡质对‘翠鸟’玉簪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水分条件下,表皮自然覆有蜡质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等均高于人工去除表皮蜡质的叶片;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净光合速率都显著降低(p0.05),且每1处理在14d时都达到了最低,最低值0.97μmol·m~(-2)·s~(-1),为干旱无蜡质处理。在干旱胁迫处理中,表皮有蜡质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在各个时间段均高于表皮无蜡质处理。随着时间的延长,4种处理的叶温总体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干旱无蜡质处理的叶片温度最高,正常给水有蜡质处理温度最低。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的离体失水率都是无蜡质的叶片高于有蜡质覆盖的叶片;干旱处理组的失水率总体上较正常处理组的失水速度低,且离体失水率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Fv/Fm的最小值均出现在4种处理后的第14天,且‘翠鸟’正常给水处理的Fv/Fm显著高于干旱胁迫处理,Fv/Fm的大小呈现出:ZYZWGYGW。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阴生植物‘翠鸟’玉簪叶片表皮蜡质在抗旱中的保水作用。  相似文献   
22.
土壤养分对外来植物入侵过程的影响是入侵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土壤养分对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杂交后代植株特性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盆栽实验,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N,改变土壤养分,比较入侵植物瘤突苍耳和本地近缘植物苍耳及两者的杂交种(杂交瘤突苍耳和杂交苍耳)在植物形态、生物量及分配、植株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等方面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与入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提高了瘤突苍耳、苍耳和杂交种的茎粗、总叶面积、总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显著降低了4种植株的叶根比;瘤突苍耳各指标随氮含量增加而变化明显,苍耳和杂交苍耳的茎生物量比和叶生物量比下降显著;瘤突苍耳的净同化速率在不同氮处理下均显著高于苍耳,但叶面积比均显著低于苍耳;杂交后代植株的相对生长速率、净同化速率和平均叶面积比在各氮处理间均高于各母本的后代植株,同时杂交瘤突苍耳植株的各生物量指标和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杂交苍耳植株。由此可见,1)当养分是限制条件时,入侵植物瘤突苍耳相对于本地植物苍耳将较多生物量分配到根系,这种分配策略反映入侵植物对低养分环境有较高的适应性;2)以瘤突苍耳为母本的杂交后代植株较以苍耳为母本的杂交后代植株具有较强生长能力和繁殖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其入侵。  相似文献   
23.
从烟草品种“NC89”中提取总DNA,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分离得到长度为670bp左右的烟草根特异性启动子TobRB7基因,井插入克隆载体pMD18-Tvector,为构建高效的植物表达载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4.
曲波  张谨华  王鑫  赵红梅 《农业工程》2018,8(7):128-131
以藜麦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设置2种光照时间(8和12 h)和2种温度(10和25 ℃)对藜麦幼苗进行交叉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对藜麦幼苗的发芽率、鲜质量、干质量、含水量、株高和根长、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藜麦的高产种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5 ℃下光照8 h时,幼苗整株鲜质量、干质量和株高最大,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10 ℃下光照12 h时,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最高。可见,低温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藜麦后期生长,并且藜麦适于高寒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5.
黄顶菊入侵对不同地区土壤氮循环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入侵植物对入侵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受到生态学家的关注。本文选取天津静海、河北献县及河北衡水湖3个黄顶菊入侵样地,研究黄顶菊入侵对不同地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入侵地土壤(CK)相比,黄顶菊入侵明显地改变了3个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且存在地区差异,静海和献县入侵地全氮升高,衡水湖则下降;静海和衡水湖土壤硝态氮下降,而献县上升,土壤氨氧化潜势的变化趋势与硝态氮的变化趋势一致。土壤氮循环相关酶活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特异性。同时,黄顶菊入侵静海、献县和衡水湖3个地区样地中的微生物量碳分别比CK提高27.05%,57.62%和40.31%;静海和献县入侵地的微生物量氮分别比CK高37.40%,106.48%,差异显著。黄顶菊入侵对土壤氮素养分、氮相关酶活性及微生物量影响的地区差异可能与入侵地被入侵前养分含量有关,表现出使土壤养分状况均一化趋势。对于黄顶菊防控策略的制定要根据各地区情况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6.
王丽娟  潘曲波  吴荣 《现代园艺》2019,(11):114-115
对古滇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种类及植物配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公园共有植物种类55科86属109种,其中乔木34种,灌木29种,草本43种,蕨类1种,竹类2种;并对植物的配置形式和配置手法进行分析,发现该公园的植物配置形式以混合式为主,通过乔灌草的搭配种植来营造丰富的景观空间层次感;在配置手法上,多采用孤植、列植、丛植、群植、片植等。最后,对该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7.
7种委陵菜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沈阳地区7种委陵菜属Potentilla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种委陵菜上、下叶表皮细胞垂周壁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波浪状增厚,使表皮细胞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增强了叶的抗逆性和机械支撑能力,根据表皮细胞形状可将叶表皮微形态分为3种类型:1)多边形:蔓委陵菜P. flagella、莓叶委陵菜P. fragarioides、翻白委陵菜P.discolor、伏委陵菜P.paradoxa和三叶委陵菜P.freyniana的上表皮;2)近多边形:羽叶委陵菜P.multicaulis、蛇含委陵菜P.kalinin的上表皮和莓叶委陵菜、伏委陵菜的下表皮;3)不规则形:蔓委陵菜、翻白委陵菜、羽叶委陵菜、蛇含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的下表皮。7种委陵菜气孔器分布特点:莓叶委陵菜、翻白委陵菜、伏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的上表皮无气孔器分布;蔓委陵菜上表皮的气孔器零星分布;羽叶委陵菜、蛇含委陵菜的上表皮和蔓委陵菜、羽叶委陵菜、蛇含委陵菜、莓叶委陵菜、翻白委陵菜、伏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的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分布。在7种委陵菜的下表皮中莓叶委陵菜、羽叶委陵菜和翻白委陵菜的气孔指数相对较大,蔓委陵菜、伏委陵菜、蛇含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气孔指数相对较小,蔓委陵菜、羽叶委陵菜和蛇含委陵菜的上表皮气孔指数明显小于其下表皮。通过对7种委陵菜气孔指数的比较研究表明,蔓委陵菜、伏委陵菜、蛇含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28.
种子繁殖和球茎繁殖是禾叶慈姑的2种主要繁殖和越冬方式。应用氢氧化钾应激处理的方法对禾叶慈姑种子进行打破休眠实验,结合种子萌发实验筛选出了最为适用的处理方法(时间为8h,浓度为20%,萌发率为65.33%)。比较了自然和室内条件下禾叶慈姑球茎繁殖的各项指标,SN组各项指标均高于SW组,结果表明,长期和短期温度差值对球茎繁殖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初步获得了室内条件下球茎繁殖的方法,为冬季获得植物实验材料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徒手切片法对刺萼龙葵的幼苗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刺萼龙葵子叶长1.2~1.8 cm,宽0.2~0.6cm,厚度180~270μm,栅栏组织1层,厚55~65μm,海绵组织相对很发达,占叶肉的很大比例,厚155μ165μm,气孔器在上、下表皮都有分布,气孔指数平均为46.1;真叶长2~2.5 cm,宽1.5~2 cm,厚度220~340μm,栅栏组织1层,厚108~114μm,海绵组织细胞4~6层,厚111~118μm;上下表皮均具表皮毛.皮层中的细胞具有叶绿体;雏管束为双韧型.刺萼龙葵根的表皮细胞1层,排列紧密;皮层细胞均为薄壁细胞,凯氏带就分布于此层上.  相似文献   
30.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主要区别体现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上。2010年,四川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约为48%,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我们仍然应该清醒的看到,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其原因不仅仅是科研实力和科技人员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农业科技接受主体自身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