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75篇
园艺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文运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黑茶初制中叶绿素及其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主要组分和茶多酶氧化产物(TF、TR和TB)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杀青、渥堆和干燥中,由于湿热作用和环境酸化,蓝绿色或黄绿色的叶绿素及其酶解产物叶绿酸酯急剧降解(尤其是叶绿素 a 和叶绿酸酯 a);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新黄质虽比叶绿素相对稳定,但在各工序中亦逐渐降解。叶绿素的主要降解产物是灰黑或黄褐色的脱镁叶绿素,而灰黑或褐黑色的脱镁叶绿酸酯形成较少。渥堆期间,由于 Chl/Car 和 Chl/Phy 之比值不断下降,使  相似文献   
92.
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技术分析了无菌渥堆和传统渥堆处理的黑毛茶中香气组成的变化,并探明了微生物在黑毛茶香气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传统处理样品中萜烯醇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而无菌处理的样品中醛、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在无菌处理中以使脂质等自动降解的湿热作用为主,在传统处理中能产生萜烯醇类化合物及酚类化合物的微生物作用则较为突出。通过分析,在黑毛茶中鉴定出11种一般绿茶未曾检出的香气成分:6-甲基-5-庚二烯-2-酮、间苯三酚、甲薁、α-荜澄茄油烯,N,N-二甲基-2-嘧啶酰氨、α-玷(王巴)烯、β-玷(王  相似文献   
93.
运用薄层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茯砖茶加工中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色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花是茯砖茶色素物质变化与色泽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主要表现为,发花期间叶绿素的深色降解产物脱镁叶绿酸酯 a、b 和脱镁叶绿素 a、b,以及类胡萝卜素的主要组分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均呈明显增加趋势。深色的未知色素 UFO1和 UFO2也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此外,茶多酚经微生物酶促氧化形成了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这些色素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形成了茯砖茶黑褐或黄褐的外形色泽和橙黄或橙红的汤色的品质特征。文中还就微生物在茯砖茶色泽  相似文献   
94.
红茶和乌龙茶色素与干茶色泽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红茶和乌龙茶中的主要脂溶性色素(包括叶绿素及其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主要组分)和多酚类氧化产物(TF、TR 和 TB),并就色素系统的内部比例与外形色泽品质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Chl a、b+Cd a、b)/Car、(Chl a、b+Cda、b)/(Py a、b+Po a、b)和(Py a、b+Po a、b)/TR 能较合理地解释红茶与乌龙茶外形色泽形成的化学实质。  相似文献   
95.
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给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品种鉴定、亲子鉴定提供科学方法,通过对3个人工杂交组合的亲本及F1代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双亲的RAPD谱带能在其F1代中表现出来,表现率分别为94.90%,97.92%,98.64%,说明3个杂交单株是其亲本的真正后代,这也表明RAPD技术在亲子鉴定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同时从3个杂交组合的RAPD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双亲的RAPD谱带在F1代出现分离现象,这一结果表明茶树是一个杂合体。  相似文献   
96.
茶叶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提出了茶叶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综述酶工具,细菌工程,基因工程及发酵工程四大生物工程技术在茶学领域的农业现状,并据此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7.
1四年来的工作回顾本届理事会自2001年10月在长沙召开的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四年来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科技强省的指导思想,坚持面向生产,研究茶科技,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为科教兴湘和科技兴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1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茶叶经济发展1·1·1成功举办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9月3~8日在长沙市隆重举行,来自台湾、福建、广东、浙江、安徽、江苏、重庆、山东、湖南等10个省市的136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台湾代表22人。会议收到论文73篇,其中44篇论文…  相似文献   
98.
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对小白鼠血清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发掘儿茶素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对经不同途径进入小白鼠体内的儿茶素及经同一途径进入,但不同种类的儿茶素对高血脂小白鼠血清中各种脂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灌胃法, 静脉注射法,经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处理,每只小白鼠1.5mg/d的各试验组均具有明显降低高血脂小白鼠血清TC,TG,LDL-C,升高HDL-C的效果,且儿茶素效果优于表儿茶素。  相似文献   
99.
茶叶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续上 ) 2 3 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是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 ,按照人类的特殊需要 ,将具有遗传性的目的基因 (DNA片段 )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剪切、组合、拼接 (需要工具酶 ) ,在将人工重组的基因 (重组DNA) ,通过载体 (微生物质粒、噬菌体和病毒 )导入受体细胞 ,进行无性繁殖 (克隆 ) ,并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高速表达 ,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或组建成新的生物类型。相对于酶技术等其它生物技术而言 ,基因工程技术在茶业上的应用较滞后 ,目前还处于基因组DNA提纯和鉴定阶段 ,还没见有关转基因茶树新品种育成的报道。不过 ,由…  相似文献   
100.
红茶制造中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与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仲华  施兆鹏 《茶叶科学》1989,9(2):141-150
本文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技术和酶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明了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工序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同工酶谱的变化动态,以及酶试液制备方法对PPO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发现造成萎凋期间PPO活性变化两种研究结果的原因,在于酶制液的制备方法不同。同时,在鲜叶和萎凋叶中发现了第7条小分子PPO组分。本试验还证明了红茶中残余酶活性的存在,并探讨了残余酶在贮藏中可能发生的作用。文中还探讨了PPO各组分在红茶制造中作用的大小,从酶学角度论证了萎凋工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