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38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7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6篇 |
农学 | 108篇 |
基础科学 | 109篇 |
82篇 | |
综合类 | 798篇 |
农作物 | 104篇 |
水产渔业 | 67篇 |
畜牧兽医 | 801篇 |
园艺 | 212篇 |
植物保护 | 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82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124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118篇 |
2011年 | 114篇 |
2010年 | 101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97篇 |
2007年 | 99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6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5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为了研究雏鸡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免疫器官内B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以不同日龄的SPF鸡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鸡脾脏、胸腺及法氏囊内IgA+、IgG+及IgM+B淋巴细胞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脾脏中,4日龄时B淋巴细胞含量比较多,7日龄时B淋巴细胞含量下降,随后,7至21日龄细胞含量逐渐升高;胸腺内则是在4日龄时IgM+B淋巴细胞含量相对较高,而IgA+、IgG+B淋巴细胞几乎没有;在法氏囊中,IgA+、IgG+及IgM+B淋巴细胞含量在4至14日龄时逐渐升高,并且IgA+和IgG+细胞含量在21日龄时基本趋于稳定,但是IgM+B细胞含量则在21日龄时有所下降。试验结果表明,雏鸡出壳后各免疫器官B淋巴细胞始终以IgM+细胞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52.
53.
54.
55.
56.
鸭冠状病毒肠炎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感染鸭冠状病毒的鸭在痊愈后的一段时间内能抵抗强毒再次感染,对鸭场调查表明:得病后痊愈的鸭很少有再次发病的。用鸭胚上传代培养的第5代病毒,经灭活加佐剂制成灭活苗对鸭进行免疫试验,大部分鸭有一定的免疫效果;对我们已传代至75代的鸭胚传代毒,经口服、肌注两种途径免疫鸭,有较好的免疫效果;用康复鸭的血清对20日龄的鸭实施被动免疫,未能保护鸭抵抗强毒的攻击;康复鸭产蛋孵出的雏鸭缺乏抵抗强毒攻击的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57.
58.
为了使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在BRL-3A细胞中过表达,试验以带有标签基因的腺病毒感染BRL-3A细胞,根据感染效率初筛病毒感染的最适浓度和作用时间;然后用初筛出的最适浓度(4×107,2×107,1×107,0.5×107,0.25×107pfu/mL)和时间(24 h和48 h)感染BRL-3A细胞,优化Hsp70重组腺病毒感染BRL-3A细胞的条件,并应用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蛋白印记方法检测Hsp70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当用1×107pfu/mL病毒AdCMV-Hsp70按照最佳感染条件的感染复数(MOI)=20感染BRL-3A细胞48 h时,能使Hsp70表达量比病毒空载体感染细胞和无病毒的对照组细胞极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59.
山东省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倒置“W”型九点取样法对山东省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明确了山东省小麦田田间杂草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田杂草共有 69种,隶属于21科,54属,其中禾本科、菊科和十字花科杂草种类最多,禾本科杂草为15种,菊科杂草11种,十字花科杂草8种,优势杂草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雀麦、麦瓶草、小花糖芥、麦家公、看麦娘、节节麦和打碗花等10种,这10种杂草是构成山东省各地区小麦田杂草群落的优势种,此外区域性优势杂草有15种,一般性杂草有44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山东省7个区域中鲁西南平洼区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其次是鲁南山区和鲁中山区,而鲁西北平原区和鲁北滨海区的辛普森指数最高。经聚类分析,山东省小麦田杂草群落分为4组:鲁西南平洼区和鲁南山区群落结构类似为一组,此组杂草种类和数量均多,发生重;胶东丘陵区、胶潍河谷平原区和鲁中山区群落结构类似为一组,此组杂草种类和数量介于中等,发生较重;鲁西北平原区和鲁北滨海区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单独划为两组,这两组杂草发生种类和数量均少,跟其他组差异均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