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9篇
  12篇
综合类   7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对我国3个国家级葡萄种质资源圃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包括资源圃的概况、保存的葡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品种资源的鉴定、评价与利用等,并提出了在我国南方增设国家级葡萄种质资源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2.
首次对我国南京梅花330个品种观赏性状包括花期、花径、花色、花香、花态、花瓣、萼片、雄蕊、雌蕊、花心、结果性等11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可为更好地认识和评价南京梅花的种质资源以及育种目标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3.
鲜食葡萄品种资源果实性状分析及育种目标的制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鲜食葡萄第一生产大国,80%的栽培葡萄用于鲜食。科学地开展优良鲜食葡萄品种的选育是我国葡萄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制定葡萄育种目标,文章对405个鲜食葡萄品种的无核性、香味类型、果穗和果粒的平均质量及形状、果粒的果皮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重要品质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育种规律,提出了鲜食葡萄育种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4.
房经贵  章镇 《福建果树》1996,(2):20-22,26
果实组织离体培养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房经贵,章镇(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210095)果实组织离体培养的最早报道是用鳄梨中果皮和香橼的中果皮。迄今为止,对葡萄、梨、苹果、草莓、柑桔和柠檬等果实(组织)的培养均已获得成功。它可以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  相似文献   
125.
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一,二次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处理情况下一次与二次果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的结果表明,在负载量一致的情况下,二次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P含量明显 一次果,果穗,粒大小与一次果相近。  相似文献   
126.
NAC基因家族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重要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器官建成、逆境胁迫应答等反应。目前,基因组信息的挖掘和分析已经成为葡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葡萄143条NAC蛋白序列的系统发生和NAC基因组定位进行分析,然后对其氨基酸组成成分、理化性质以及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同时还分析了葡萄与拟南芥的NAC基因家族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这143条蛋白序列与拟南芥94个NAC基因蛋白序列一起分成了16个亚族,说明拟南芥与葡萄NAC基因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基因组定位结果发现143条NAC基因分布在17条染色体上。研究还发现不同亚家族间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序列间的疏水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它们的二级结构都主要以随机卷曲为组成部分,且143条氨基酸序列三维结构十分相似。本文试验结果将为葡萄NAC基因家族的进一步功能分析提供重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7.
枣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枣核发育的机理及培育无核枣优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以"金丝小枣"幼果为试材,对枣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进行了克隆,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分子克隆方法首次从枣树中克隆了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部分.DNA序列,并命名为ZjPAL,ZjPAL长1954 by,编码559个氨基酸.通过核苷酸和氨基...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酿酒葡萄(Vinifera)MYB(myeloblastosis)调控基因的基因型和单倍型,并分析果实颜色与单倍型组成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技术对72个酿酒葡萄品种的MYBA1和MYBA2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和单倍型组成进行鉴定,同时对果实的颜色进行调查.[结果]PCR结果显...  相似文献   
129.
利用EST序列鉴定葡萄应答外源赤霉素的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利用NCBI上大量的葡萄(Vitis viniferaL.)EST序列进行葡萄应答外源赤霉素基因的信息挖掘,通过本地化Blast、Blast2go等工具以及其他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对NCBI上经过赤霉素(gibberellins,GA)诱导后的葡萄EST序列进行处理,获得了45条仅在赤霉素处理后表达的无冗余EST序列。Blastx注释结果显示,45条序列中有25条序列注释为假定蛋白或未知蛋白(约占55.6%),14条序列无注释信息(约占31.1%),6条序列(13.1%)注释有推定功能,其中包括整合酶蛋白(EE077049)、SPX结构域基因1(EE085000)、丝氨酸羧肽酶类44蛋白(EE091188)、CHY1(EE092187)、假尿苷合酶/转运蛋白(EE106096)、钾离子通道蛋白(EE108944)。Blast2go分析显示,共有29条序列通过基因本体论(GO)注释180个GO号,分属于分子功能(molecula rfunction)、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三大类的不同水平。初步推断,在外源赤霉素对葡萄进行处理后,应答基因主要具有结合活性(46.34%)和催化活性(39.02%)两方面的分子功能。其作用空间分布为整个细胞(44.68%)或者细胞器(40.43%)中,并且主要通过参与细胞生理过程(28.57%)和代谢过程(25.71%)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完成整个应答过程。为进一步研究赤霉素处理后导致葡萄的基因表达情况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30.
果梅在我国的栽培与研究概况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褚孟嫄,章镇,房经贵梅(Prunusmume)原产我国,共分两大类即花梅和果梅,其中,果梅在我国栽培与利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果实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主要用干食品加工,如制成的话梅、咸梅干、青梅酒等,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