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7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0篇 |
农学 | 104篇 |
基础科学 | 71篇 |
63篇 | |
综合类 | 767篇 |
农作物 | 157篇 |
水产渔业 | 57篇 |
畜牧兽医 | 544篇 |
园艺 | 98篇 |
植物保护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99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94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创制新的两系不育系,并将其应用于强优势杂交水稻品种培育,综合利用花培和诱变技术培育了粳稻两系不育系江79S。取培矮64S/粳稻H179的F1幼穗,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培育获得一个粳型光温敏不育系S79;后采用高能碳离子束处理S79干种子,在其后代中选育了一个熟期突变体GS79(江79S),其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始穗表现不同,分别较S79早7 d左右和迟5 d左右。观察江79S的育性转换特性,发现其在嘉兴种植时,每年9月8日左右开始出现可育花粉并开始结实;在陵水种植时,植株正常结实且结实率达80%以上。人工气候箱光温敏特性鉴定结果表明,江79S在长日照条件下育性转换温度低于23.5℃。稻米品质和抗性鉴定结果为江79S米质达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部颁三级优质米标准,苗叶期抗稻瘟病。对江79S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其携带源自农垦58S的光敏不育基因pms1和pms3,且含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21、Pia、Pid3和Pita,与其高抗苗瘟的特性相一致。以江79S配制的亚种间杂交水稻品种江两优7901通过了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研究结果为综合运用花培和辐照诱变技术培育新两系不育系材料提供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奇楠沉香为极具收藏及药用价值的上品沉香,其鉴定目前以化学方法为主,但其种苗从苗期至采香之间则难以用传统分类和化学方法进行鉴定,DNA条形码的发展为这一产业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在明确白木香良种‘热科2号’可产奇楠沉香的基础上,采用11对植物DNA条形码通用引物对‘热科2号’和普通白木香两个沉香品种进行分子鉴定探索,发现改良的CTAB法更适合白木香叶片样本的DNA提取,继而发现ITS、ITS2和源自叶绿体的8个DNA条形码在两个品种均无变异,而ITS1序列的第159个碱基在‘热科2号’中为T,在普通白木香中为A,多样本实验证明该变异位点可以作为‘热科2号’和普通白木香种苗鉴定的分子标记。本研究结果为白木香良种‘热科2号’及其幼苗的鉴定提供分子水平的技术支持,也为白木香良种的溯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无需真空包装、高温杀菌,无铜离子污染,通过改进优化护绿保脆保鲜工艺,简便快速地制作出安全健康的五加菜。 相似文献
106.
107.
长期施肥与耕作对白浆土有机态氮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长期定位研究方法,探讨了长期耕作与施肥对白浆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浆土耕层全氮含量为1840.8mg·kg-1。其中,非酸解总氮占土壤全氮29.8%,其余为酸解氮。酸解氮4种组分含量高低顺序为,未知态氮>氨基酸态氮>酰胺态氮>氨基糖态氮。有机肥极大提高了土壤酸解总氮及其各组分含量(除酰胺态氮),化肥则以增加酰胺态氮为主,秸秆还田土壤酸解总氮及其各组分也有一定增加,长期不施肥土壤有机氮库处于严重消耗状态。土壤酸解总氮各组分对氮素营养贡献大小为,氨基酸态氮>酰胺态氮>未知态氮>氨基糖态氮。长期施入土壤中的化学氮素,主要向酰胺态氮转化,秸秆还田中氮向氨基糖态氮转化最多,有机肥中氮向氨基酸态氮转化率最大。长期免耕,不利于植物对氮素吸收以及有机态氮矿化,致使其比普翻和深松更有利于土壤有机氮各组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8.
乳房炎中兽医称乳痈,奶肿,乃母牛泌乳期间乳腺发炎,表现乳房(全部或局部)红、肿、热痛,奶量减少或停奶,乳汁变质的疾病。产奶牛发病率高达30.5%,对乳业危害严重。笔者曾对急、慢性乳房炎5例患牛用加味除痈汤施治,均取得满意效果,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