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传统的石榴栽培方式中病虫果率、裂果率高.商品果率低。2000年后我们开始石榴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借鉴苹果、梨等果树上应用的套袋经验.于2007年进行了不同套袋条件对石榴生长的影响研究.以寻求最佳果袋类型及套袋时间。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究胶东地区设施栽培内奥尼尔和米斯蒂花色苷代谢的规律,本试验测定并分析蓝莓果实转色各时期花色苷总量及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并对其转色期生长环境的光照、气温和空气湿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奥尼尔的花色苷基因表达高峰从转色中期持续至转色完成期,花色苷合成呈稳定增长模式;米斯蒂的花色苷基因表达高峰期稍晚,集中于转色中后期。对其生长环境分析可见,前期设施栽培棚内日平均温度较高、温差较小、湿度较大、光照强度相对较低,中后期棚内日平均温度下降、温差较大、湿度下降、光照强度增大。可见,奥尼尔与米斯蒂的花色苷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规律不同;奥尼尔花色苷合成对光照要求相对较低,米斯蒂则对光照要求相对较高;与米斯蒂相比,奥尼尔的花色苷快速积累时间更长,花色苷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53.
54.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但采后极易腐烂变质,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是其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从生物保鲜技术、物理保鲜技术和化学保鲜技术三个方面对猕猴桃的贮藏保鲜研究进行了总结,并重点从天然提取物保鲜技术和微生物保鲜技术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猕猴桃采后生物保鲜技术研究,展望了猕猴桃未来贮藏保鲜技术发展趋势,以期为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以翠玉猕猴桃为试材,设类开心形架式、棚架、篱架3种栽培架式处理,连续2年监测果实微环境温湿度及光合有效辐射照度,探究不同栽培架式对果实微环境及发育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类开心形架式在2019年和2020年均可较好地稳定果实微环境,明显降低果实微环境35℃以上高温率、70%以上相对湿度比率,提高果实发育前期光合有效辐射照度,降低果实发育后期光合有效辐射照度,减小果实微环境波动,高温高光照年份效果尤为显著;7—8月是翠玉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高峰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5—6月为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积累高峰;类开心形架式的果实生长发育最快、单果重最大;果实成熟时,类开心形架式的果实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芳香物质种类更多、果香味更浓郁;棚架前期接受光照强度高,促进果实生长发育,在高温高光照年份优势较大,篱架反之。  相似文献   
5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