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以丽水‘太平白、‘大果太平白和‘塔下白等 3个本地白沙枇杷资源为试材,并以‘宁海白为对照,测定了枇杷果实发育进程中单果重、色泽及糖、可滴定酸、有机酸、总酚和类黄酮等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4个枇杷品种的果实发育与色泽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采收时单果重以‘宁海白最大,‘大果太平白与‘宁海白接近,‘太平白最小。4个品种的糖、有机酸、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成熟时以果糖含量最高,约占总糖含量的54%~61%;葡萄糖含量次之,约占总糖含量的35%~37%;总糖含量以‘塔下白最高,‘太平白次之,‘宁海白最低。果实中可滴定酸和有机酸含量以‘塔下白最高,‘太平白次之,‘大果太平白最低。幼果期总酚和类黄酮含量较高,随着果实发育呈快速下降趋势,至成熟前2周保持相对恒定,品种间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差异较小。本试验表明,采前3周起至果实成熟是枇杷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2.
避雨栽培对‘东魁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魁杨梅'为试材,在果实采收期采用避雨伞对杨梅进行避雨栽培,通过测定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果实的色差、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以及各糖成分积累差异,来探讨避雨伞栽培在杨梅果实采收期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经避雨伞栽培的果实单果重与对照差异并不明显,但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各糖成分积累以及果实着色均优于对照果实。  相似文献   
23.
山核桃秋播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山核桃秋播育苗技术,包括圃地选择、优选种子、播种、培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林农培育山核桃壮苗,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4.
采用吸附、解吸动力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太湖沉积物对2,4-二氯苯酚(2,4-Dieldorophenol)的吸附、解吸规律,同时探讨了环境因子如温度、pH值以及离子强度等对其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2,4-DCP在太湖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在4 h内快速达到平衡;线性等温式和Freundlich等温式都可以较好地描述太湖沉积物对2,4-DCP的吸附行为,即存在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作用两种吸附机制;温度和离子强度的增加有利于沉积物对2,4-DCP的吸附,pH值对2,4-DCP吸附等温线的影响则不明显;2,4-DCP在贡湖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存在着明显的不可逆吸附,即吸附/解吸迟滞行为.  相似文献   
25.
根据多年采集到的标本及文献查阅,记述了甘肃省龟蝽科昆虫3属16种,其中甘肃省新纪录9种,编制了检索表并详细记载了检视标本信息,总结了分布地。  相似文献   
26.
文章提出了一套适应贺兰山东麓干旱地区的造林节水技术。通过效益分析得出采取多种节水措施造林,既能保证林木正常生长,又能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与用水量逐年增加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27.
2017至2020年,在甘肃省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云杉人工林和苗圃,采集不同云杉树种的球果,分别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锈孢子器、锈孢子及其包被的形态特征,对病原进行初步鉴定,同时调查9种云杉上球果锈病发病率。结果表明:在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内5种常见云杉中,大果青杄Picea neoveitchii球果鳞片上未发现锈孢子器;沙滩苗圃13种云杉中,只有4种结果,东方云杉P. orientalis和黑云杉P. mariana球果鳞片上未发现锈孢子器,丽江云杉P. likiangensis和西藏云杉P. spinulosa感病;通过形态特征比对,初步确定6种云杉上球果锈病的病原均为杉李盖痂锈菌Thekopsora areolata。  相似文献   
28.
徐红霞  李晓颖  葛航  陈俊伟 《果树学报》2023,(10):2291-2295
迎雪是由宁海白×解放钟杂交选育出的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种。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皮淡黄色,果面光滑,果实较大,平均单果质量为42.0 g,最大单果质量为58.5 g;每果实含种子4.8粒。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酸甜适口,风味浓郁,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4.5%,总糖含量为13.5%,可滴定酸含量为0.35%,维生素C含量为13.3 mg·g-1。在嘉兴市海宁市(东经120.42°,北纬30.32°)6月上旬成熟;花序花朵69朵·穗-1,成枝力强。该品种花期晚且长、抗冻、抗栓皮、抗裂果、抗日灼,优质果率高。常温货架期7 d,冷藏1个月。适合浙江省及周边枇杷产区栽培,嫁接苗第3年开花结果,丰产性好,商品果率高。  相似文献   
29.
概述了人类从进化出现至现代社会膳食结构的变迁历程,探讨了影响膳食结构变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0.
以羊肚菌六妹菌株6611和梯棱菌株M2018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培养的方法,研究了11种碳源、7种氮源对2种菌株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的菌种制备、液体培养条件优化以及相关功能性保健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2种菌株的菌丝在供试的碳源、氮源中均能生长.其中菌株6611,在麦芽糖、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D-半乳糖、硝酸钠、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丝长势较好;在山梨醇、乳糖、D-半乳糖、淀粉、硝酸钠、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核形成较多且以近边缘分布的黄色、褐色小颗粒的形态居多.菌株M2018,在麦芽糖、淀粉、葡萄糖、乳糖、硝酸钠、磷酸氢二铵、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丝长势较好;在山梨醇、D-核糖、D-半乳糖、硝酸钠、磷酸氢二铵、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核形成较多且以分散分布、近边缘分布的黄色、褐色球状或块状的形态居多,在尿素培养基中无菌核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