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7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咪鲜胺锰盐、福·福锌、苯醚·溴菌腈、二氢蒽醌、苯醚甲环唑和多福·溴菌腈等6种新型化学药剂对菜豆炭疽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6种化学药剂对菜豆炭疽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最好,浓度为1 000 mg·L~(-1)时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77.68%和72.96%,EC_(50)分别为212.41 mg·L~(-1)和296.83 mg·L~(-1)。因此,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可作为田间防治菜豆炭疽病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黄瓜立枯病和油菜根腐病的生防效果.【方法】通过人工接种盆栽试验比较分析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盆栽试验表明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黄瓜立枯病和油菜根腐病具有良好的生防效果,其相对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3.8%,54.8%和43.1%,与化学农药多菌灵相比,相对防治效果分别提高了26.7%,14.8%和10.7%;与培养基质相比,其促生效果分别提高了39.8%,36.9%和21.7%.【结论】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黄瓜立枯病和油菜根腐病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并可显著促进寄主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生防腐皮镰刀菌JK-13发酵液作为诱抗剂对黄瓜抗白粉病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喷雾接种法,研究菌株JK-13不同稀释倍数发酵液诱导黄瓜幼苗对白粉菌的抗性.【结果】经菌株JK-13发酵液原液处理后,白粉病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仅为19.09,且诱抗效果较为显著,为77.20%,诱导抗病持久期为11d.喷施菌株JK-13发酵液或接种白粉菌均可提高黄瓜叶片中PPO、POD、PAL酶的活性,诱导处理后接种白粉菌的植株叶片上相关酶活性均高于只诱导不接种的处理.菌株JK-13发酵液处理后POD、PPO活性于第5天达到峰值,而PAL活性则于第3天达到峰值.【结论】菌株JK-13发酵液处理可以提高防御酶的活性,显著降低病情指数,增强黄瓜幼苗对白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甘肃省裸仁美洲南瓜白粉菌对己唑醇敏感性及抗性产生情况,采用小株喷雾法对采自兰州、武威、景泰等地的20个南瓜白粉菌菌株对己唑醇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利用紫外诱导、药剂驯化、先紫外后药剂驯化三种方法对敏感菌株进行了抗药性诱导,并对抗性突变菌株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对丙环唑、氟硅唑、腈菌唑和戊唑醇的交互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个南瓜白粉菌菌株对己唑醇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EC50值在17.77~285.54μg/mL范围内;与其他两种诱导方法相比药剂驯化方法获得的抗性突变菌株的抗性倍数最高,为8.94倍。敏感菌株和抗性突变菌株孢子萌发的最佳时间分别为36h和48h;抗性突变菌株产孢量和致病力明显高于敏感菌株;适合度测定表明抗性突变菌株与敏感菌株之间存在竞争力,孢子萌发率、芽管个数之间差异显著,菌丝分支数、产孢量之间差异不显著;抗性突变菌株在抗性突变菌株和敏感菌株混合比例为80∶20的群体中,存在频率比较稳定,连续培养7代后仍占85.69%;己唑醇抗性突变菌株对丙环唑、氟硅唑、腈菌唑和戊唑醇4种药剂未表现出交互抗性。研究结果可为甘肃省防治南瓜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耐药性木霉T2菌株的筛选、紫外诱变与药剂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对杀菌剂有抗药性的菌株,首先测定了深绿木霉T2菌株对6种常用杀菌剂的抗性,选择出了最敏感的杀菌剂-速克灵。同时通过紫外光照射挑选出突变菌株,并在不同浓度的速可灵(50~800 μg/mL)培养基上驯化,最后得到了4株对速克灵抗药性较强的菌株:T2-1,T2-2,T2-5和T2-6。10次转化、菌落生长速度测定、产孢数量的测定和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此4个菌株生物学特性稳定,其中T2-6菌株显著优于其他3株。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SDS法、异硫酸氰胍法和Trizol法从美洲南瓜种皮中提取总RNA.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RNA中28 S rRNA和18 S rRNA 2条带清晰,且28 S rRNA在亮度约为18 S rRNA的2倍,两条带之间无弥散现象;OD260/OD280值为1.996 5,OD260/OD230为2.235 7,RNA产率为161 μg/g.异硫酸氰胍法提取的总RNA纯度较高,但产量较低;SDS法和Trizol法提取的总RNA产量较低,且纯度不高.改良的CTAB法从种皮中提取的RNA质量好、产率高、完整性强,是从富含次生代谢物质的种皮中提取高质量总RN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深绿木霉对引起禾草腐霉病原菌瓜果腐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深绿木霉菌与瓜果腐霉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深绿木霉菌可以包围、覆盖瓜果腐霉的菌落,同时产生大量孢子;当孢子悬浮液的浓度为4.65×106个/mL时,对瓜果腐霉菌的抑制率达53.56%。通过深绿木霉菌孢子悬浮液和3种药剂对草坪禾草腐霉病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比较,深绿木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7个/mL时与25%甲霜·霜霉的抑菌效果接近,分别为77.37%和79.57%。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深绿木霉菌丝缠绕在瓜果腐霉菌菌丝上,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或与瓜果腐霉菌的菌丝平行生长,再侵入瓜果腐霉菌内寄生。深绿木霉菌对瓜果腐霉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重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将抗苹果树腐烂病解淀粉芽孢杆菌TS-1203开发成高效低毒生防制剂的潜力.【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解淀粉芽孢杆菌TS-1203的生长曲线和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结果】解淀粉芽孢杆菌TS-1203生长曲线呈"S"型,13h后进入对数生长,43h后趋于稳定期;物理因素光照、温度与紫外照射对抑菌活性物质影响不大,只有当温度与紫外照射时间分别为100℃、60s时,其粗提液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il)抑菌率显著下降,与对照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化学因素中,只有强酸强碱,金属离子为Mg~(2+)时,其抑菌率显著下降,与对照达到显著差异(P0.05);不同饱和度硫酸铵对粗提液抑菌率影响也不明显;粗提液抑菌谱测定发现其对多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立枯丝核菌和链格孢抑菌率均达80%以上.【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TS-1203粗提液有良好的稳定性,且抑菌谱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硅酸钾、硅酸钠、水杨酸对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抗叶斑病的诱导效果,采用离体、活体试验及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3种化学物质对白三叶草叶斑病的室内抑菌活性、诱导抗病效果、防御酶活性及田间诱导防病效果。结果表明:浓度为25μg·mL~(-1)时3种化学物质的抑菌率较低,最高仅为4.59%,但诱导抗病效果较高,均在45.00%以上;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有明显增加,除硅酸钾、硅酸钠诱导处理的PPO在第3d达到峰值外,其他化学物质诱导处理的酶活性均在第5d达到最大值;田间处理7d后3种化学物质诱导防病效果均达到了72.00%以上;处理14d后有所降低,最低为23.08%。综上所述,浓度为25μg·mL~(-1)的3种化学物质能够激发白三叶草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PPO,POD和PAL活性,对白三叶草抗叶斑病均有较好的诱导防病作用。  相似文献   
20.
深绿木霉蛋白质TraT2A诱导兰州百合抗灰霉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活体试验法分别测定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蛋白质Tra T2A对兰州百合灰霉菌的抑制作用和诱导抗病效果及持效期。结果表明TraT2A高浓度(5×液)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7.44%,低浓度(100×液)具有较高的诱导抗病作用,其诱导效果可达55.89%;TraT2A 100×液处理兰州百合植株3 d后挑战接种灰霉菌,分别于0、1、3和5 d对兰州百合叶片中的PAL、PPO、POD和SOD酶活性及丙二醛、叶绿素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发现TraT2A诱导处理后可提高百合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防御酶PAL、PPO、POD、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在接种后1、3和5 d时,4种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则低于对照,4种酶活性在第5 d时均达到最大值,PAL、PPO、POD和SOD分别是对照的1.47、2.28、1.36和1.49倍;在接种后1、3和5 d时,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0.13、12.05和6.05 mg/g;丙二醛含量仅为对照的0.68、0.40和0.51倍;TraT2A防治百合灰霉病的持效期为7 d,高于阿泰灵和速克灵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