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5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对苹果轮纹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佳,EC50(抑制中浓度)为0.0971mg/kg,其次为43%戊唑醇悬浮剂,EC50为0.2567mg/kg。  相似文献   
32.
 在辽宁兴城“锦丰”梨栽植园出现一种新的枝干病害,该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及侧枝,主要症状为主干呈现黑斑、枝条枯萎。本研究对该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及病原物分离培养;经形态学观察、柯赫氏法则验证,ITS、EF1-α、CAL、TUB和HIS基因联合建树分析,确定引起“锦丰”梨枝枯病的病原菌为间座壳属真菌Diaporthe nobilis。  相似文献   
33.
蓝莓枝干溃疡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橘为杜鹃花科 (Ericaceae) 越橘属 (Vaccinium) 小浆果类果树,其中的蓝果类型俗称“蓝莓”。自21 世纪以来,蓝莓这一新兴果树在中国开始了大面积的产业化生产栽培,据统计,到2008年,全国超过10个省份开始了商业化栽培,总栽培面积由2000年的24 hm2快速发展到2 000 hm2,预计未来10年内将超过10万 hm2。随着生产面积的不断扩大,各种病虫害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有效防治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然而,我国对蓝莓病虫害的研究很少,病虫害对于蓝莓产业发展的潜在威胁随着栽培面积的迅速增加而增大[1]。蓝莓枝干溃疡病是近年来在我国辽宁地区发生的一种为害严重的新病害。国外许多学者曾对蓝莓枝干溃疡病进行过研究报道,明确Botryosphaeria属真菌为该病病原,并对其病原学、致病性及发生流行规律进行了大量研究[2,3],而我国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据此,作者采集病害枝干样品,分离获得病原菌,通过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培养特性观察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旨在明确该病害的症状、病原菌种类,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简要介绍了美国不同蓝莓种植区发生的病毒病害,对主要病毒病害的种类、各病毒病害的症状特征和经济危害、流行学特性、防控措施等进行了说明,以期为我国近些年兴起的蓝莓产业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5.
从严格密封温室的盆栽巨峰葡萄根系、寄生的葡萄根瘤蚜虫体和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7个细菌菌株,并对其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7个细菌菌株16S rD-NA均扩增出1 500 bp左右的片断,通过与Genbank上已知同源性较高细菌的16S rDNA部分序列对比,初步确定了这17个细菌菌株分属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stilis),其中蜡状芽孢杆菌(菌株C2、R2、L2、L3、L4)和巨大芽孢杆菌(菌株L1、L4、R1、R3、C1、B1、B2、J1、J2)集中于葡萄根系和葡萄根瘤蚜虫体,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T1、T2)只在根际土壤中发现,说明蜡状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为葡萄根系和葡萄根瘤蚜的共生细菌。  相似文献   
36.
2000-2005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5年6年间,共分离测定了辽宁省稻瘟病菌411个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结果划分为7群36个生理小种,在辽宁省流行的优势种群为ZF群和ZE群,近年来致病性强的籼型种群ZA出现频率增加,致病性弱的粳型种群ZF出现频率下降,2001年导致抚9621水稻抗瘟性丧失的ZA25小种2005年又重新出现,上世纪90年代初表现优势的ZG群小种2005年没有检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