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5亿活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木霉菌(Trichoderma spp.)可湿性粉剂配方研究,确定配方为:润湿剂B54%,分散剂C46%,保护剂UV-10.3%,稳定剂E 0.2%,载体A1补足100%。质量检测结果表明产品中孢子萌发率75%以上,悬浮率75%以上,润湿时间〈1min,产品各项指标符合可湿性粉剂的要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亿活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田间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ts)的防治效果与50%腐霉利WP1200倍液和20%百·霉威WP1300倍液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22.
通过不同菌龄、酶液、缓冲液?稳定剂系统、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组合等条件对木霉T25、T55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霉T25、T55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适条件为:崩溃酶13 mg/mL,0.2 mol/L磷酸缓冲液(PBS),pH5.8和0.6 mol/L NaC l组成的缓冲液稳定系统,木霉T25菌龄为20 h,木霉T55菌龄为26 h的菌丝体在30℃下,酶解3h后,可分别获得原生质体数量9.0×106个/mL、6.33×106个/mL,两菌的再生培养基都是以加入0.5%酵母膏和0.5%泛酸钙的改良Czapek与NaC l的组合培养基,T25与T55的再生率分别为1.150%和0.785%。  相似文献   
23.
我国豌豆地方品种抗白粉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豌豆白粉病(Frysiphe Pisi DC)在四川、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安徽、河南、台湾、广东、青海等省(自治区)的豌豆产区都有发生和为害,影响豌豆品种的推广,是豌豆生长中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芽孢杆菌抑制多种经济作物病原真菌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8株对水稻稻瘟病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中,有32株分别对所参试的经济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占参试菌株的41 03%,同时显示,随着抑菌谱的增加,拮抗菌株数量随之下降,在78株芽孢杆菌中,仅有一株99-13菌株对7种经济作物病原真菌(柑桔黑腐病菌、柑桔炭疽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玉米大斑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甘薯黑斑病菌和芦荟黑斑病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占参试菌株的1 28%。芽孢杆菌之间对不同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99-13发酵液和代谢产物对上述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抑菌效果(抑菌效果在56%~82%),其代谢产物具有耐高温和耐酸碱等特点,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5.
 对四川辣椒疫霉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辣椒室内叶片抗性鉴定和田间抗性鉴定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24~30℃,在CAA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丝产生游动孢子囊数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培养能提高游动孢子囊数量。通过5种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表明灌根法最接近田间自然发病,室内叶片鉴定与田间灌根法鉴定结果吻合率在72.61%。  相似文献   
26.
泡菜萝卜软腐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萝卜品种抗病性筛选,不同化学药剂、种植方式及土壤消毒方式对萝卜软腐病的影响研究,提出泡菜萝卜软腐病防治技术。结果表明,选用抗(耐)病萝卜品种如泸萝5号、日本长白萝卜、C9292,采用垄作,同种不同类型萝卜品种轮作或不同作物轮茬,播种前每公顷土壤用石灰2.25 t撒施消毒,发病初期用科佳2 000 mL/L或噻唑铜1 500 mL/L淋根,每隔7 d淋灌一次,连续3次,可有效减轻萝卜软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albo-atrum)是中国严禁传入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但是随着中国西部地区多年大量从疫情发生的美国和加拿大引种苜蓿,苜蓿黄萎病传入我国的危险性很大。2001年,我国口岸检疫部门就从来自加拿大萨斯克彻温省新田种子公司的40t苜蓿种子中检出了苜蓿黄萎病,并做了退货处理。因此,了解加拿大等北美地区苜蓿黄萎病发生控制情况,对我们有借鉴作用。1发生为害情况苜蓿黄萎病于20世纪20年代在瑞典首次发现后,迅速在欧洲扩散,1962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和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发现该病侵害,但扑灭及时,病原未能定殖。1976年再次在美国华…  相似文献   
28.
辣椒菌核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辣椒菌核病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病原菌菌丝在培养基上生长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在pH为3~11范围内都可以生长,最适生长pH为5~7。菌丝生长对硝酸钠利用最差,丙氨酸和蛋白胨利用最好。碳源以蔗糖生长较好,果糖生长较慢。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5℃。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0~30℃,培养基除米糠培养基外,其余都适合菌核萌发,在pH3~11范围内都可以萌发,最适萌发pH范围为3~7。碳源中,最适合菌核萌发的氮源为蛋白胨,果糖不利于菌核萌发,菌核的致死温度为70℃,菌核浸泡45 d及以上不萌发。通过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生产上辣椒菌核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辣椒疫霉菌全球传播与危害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是一种毁灭性、世界性的植物病原菌。现对辣椒疫霉菌的发现、命名、全球不同地区的传播与危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了解辣椒疫霉菌的起源、扩散路径和可持续性治理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30.
通过2001-2006年的系统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研究提出了生物多样性控害、色板、频振灯、昆虫性诱剂诱杀等多套非化学控制蔬菜病虫害和增产增收实用技术;筛选出5%云菊天然除虫菊乳油、2.5%苦参碱乳油、0.3%绿晶乳油、10%安绿宝乳油、50%特菌多WP等一批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在各单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不同蔬菜种植模式的病虫害控制配套技术。经2002-2006年,在四川彭州、邛崃、双流、自贡、乐山等蔬菜生产基地示范验证,控害保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