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0篇
  13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对18份紫色甘薯的营养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紫薯加工品种伟祥1号的主要营养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伟祥1号营养丰富,营养成分中除碳水化合物、粗脂肪、铜、锌含量较低外,其他含量均比地瓜干加工对照品种龙岩7-3高,可作为紫色地瓜干原料品种开发利用;伟祥1号与其他食用紫薯相比,属于低干率,且富含维生素C以及铁、钙等矿物...  相似文献   
92.
1品种选育经过 先单158是原阳县黄河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质、高产、抗病、高抗逆为育种目标,于2003年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杂交种,组合为Z03×Z08。其母本自交系Z03是用478和9046杂交后经连续多代选择自交选育而成的二环系;父本Z08是用340变异株经连续多代选择自交选育而成二环系。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为获得甘薯最佳氮肥和烯效唑配施用量,比较了 6 个施氮水平下甘薯的干物质积累量 (DMA)、蔓薯比 (T/R)、各器官氮素含量、甘薯产量、氮素利用率及烯效唑贡献率 (UCR)的差异。探讨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叶面喷施烯效唑与济薯 22 生长及产量的关系。 【方法】 在山东平阴安城乡小官村开展甘薯氮肥田间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 (CK),设 6 个施氮量处理:0(N0)、45 kg/hm2(N1)、90 kg/hm2(N2)、135 kg/hm2(N3)、180 kg/hm2(N4)、270 kg/hm2(N5);每个水平设置喷施烯效唑 (N-U) 和不喷施两个处理,烯效唑喷施浓度为 25 mg/L。在移栽后 85 天、110 天和收获期,调查了甘薯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利用率和产量。 【结果】 1) 增施氮肥可明显增加甘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 (DMA)。喷施烯效唑施氮处理间,除 N1-U 外,DMA 无明显差异,N3-U、N4-U 和 N5-U 地上部 DMA 相对于氮处理显著降低,说明烯效唑喷施抑制了地上部分徒长;当施氮 量大于 90 kg/hm2 时,氮处理与 N-U 处理甘薯地下部 DMA 均明显降低,但 N-U 处理地下部 DMA 均高于氮处理,其中 N1-U 和 N2-U 与相对应N处理差异显著。2) 三个生育期的蔓薯比 (T/R),N-U 处理的值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说明烯效唑可起到抑制地上部生长或促进地下部生长的作用。3) 喷施烯效唑提高了 85 天和 110 天甘薯蔓的氮含量,但对收获期影响不大;同一生育期内,氮处理与 N-U 处理块根氮含量曲线在 90 kg/hm2 附近出现交点,并随着生育期发展慢慢前移,表示可提高块根氮含量的最小施肥量为 90 kg/hm2。4) 氮 处理中产量最高为 N1处理(N 45 kg/hm2),N-U 处理中产量最高为 N2 (N 90 kg/hm2);当施氮量大于 90 kg/hm2 时,氮处理与 N-U 处理产量均显著降低;在同一氮水平下,喷施烯效唑可显著提高 CK-U 与 N0-U 的产量。5) 氮处理中,氮肥贡献率 (FCR) 和农学效率 (AE) 随施氮量呈“V”型变化,N1 最高;喷施烯效唑使 N2-U 处理的 FCR、AE 上升,其他处理均下降;偏生产力 (PFP) 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喷施烯效唑可使 N-U 处理 PFP 值上升;烯效唑对产量的贡献顺序为 N2 > N0 > CK > N4 > N3 > N5 > N1 【结论】 氮肥施用量是影响甘薯产量的关键因素,本试验条件下,氮处理甘薯的最佳氮肥用量为 45 kg/hm2,N-U 处理甘薯的最佳氮肥用量为 90 kg/hm2,喷施烯效唑可提高甘薯产量,使地上、地下部协调生长。   相似文献   
94.
多用型甘薯新品种济薯2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薯21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CHGU1.002作母本,PC94-1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多用型甘薯新品种。全国各地试验结果表明:济薯21号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适应性广泛、增产潜力大等特点,既可用作鲜食品种,又可用作淀粉加工及燃料乙醇生产专用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95.
根据其它作物的二羟基黄酮醇还原酶(DFR)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甘薯块根中分离出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DFR基因,并定名为ibDFR。该基因全长1232bp,编码398aa。核甘酸序列分析表明,与牵牛相似系数达85%,与烟草的相似系数达到67%,与马铃薯的相似系数达75%。将ibDFR连接到pET30a(+)载体中,检测ibDFR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ibDFR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与推算一致,能在大肠杆菌中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96.
5YF-150型牵引式亚麻翻麻脱粒机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5YF-150型牵引式亚麻翻麻脱粒机总体结构及技术参数、性能特点、工作原理和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机能够满足亚麻雨露沤制生产的农艺要求,可提高我国亚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定额下氮肥施用时期对甜菜生理指标、灌溉水生产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为甜菜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2个灌溉定额,副区为5个氮肥施用时期(纯N总量一致120 kg/hm2)。【结果】同一氮肥施用时期,随着灌溉量的减少甜菜Pn、Er、茎叶干重、根干重、总干重、单根重、产量、产糖量(除N4处理)及氮肥偏生产力均呈下降趋势,甜菜含糖率、产量增产率、灌溉水生产力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有提高;同一灌溉量,随着氮肥施用时期的后移各项测定指标先增后减,N4处理补偿指数最优,灌溉定额4 650比5 850 m3/hm2甜菜各项指标补偿指数提高-1.6%~27.5%。【结论】在北疆甜菜产区合理的水氮管理模式为:灌溉定额4 650 m3/hm2,氮肥基施1/2,7月中旬追施1/2。  相似文献   
98.
笔者在分析旅游规划分区原则的基础上,依据地域完整性,并突出特色的原则,提出将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名胜区分为5大类功能区,并对各个功能区的规划指引和控制要点作了进一步分析。此外,根据风景区景观资源分布、开发价值和适宜性,创新性地提出将该风景名胜区在空间布局上采用"一轴四环五区"的旅游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99.
利用SRAP标记构建甘薯分子连锁图谱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高淀粉甘薯品种漯徐薯8号为母本,低淀粉甘薯品种郑薯20为父本,杂交得到的F1分离群体的240个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SRAP标记技术,共得到770个母本的多态性标记和523个父本的多态性标记,用JoinMap3.0软件和"双假测交"策略,分别构建了2个亲本的分子连锁图谱。其中漯徐薯8号的图谱包括由473个SRAP标记组成的81个连锁群,总图距为5802.46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0.16cM;郑薯20的图谱包括由328个SRAP标记组成的66个连锁群,总图距为3967.90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2.02cM。该高密度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为甘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定位及克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北方区试中甘薯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甘薯北方区试中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对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的影响各不相同。回归分析发现,单株茎叶重、大中薯率、小薯率和单株结薯数与鲜薯和薯干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单株茎叶重和干率与淀粉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性分析发现,鲜薯产量与干率、淀粉率和病情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大中薯率显著正相关,与小薯率显著负相关。薯干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呈显著正相关。淀粉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和淀粉率均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发现,淀粉率和大中薯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而单株茎叶重、蔓长、分枝数和干率对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的作用大小和作用方向均存在差异。因此,在高产栽培中,应选择茎基部粗、蔓长较短、分枝数较少、薯块大小较均匀、数量适中和大中薯率较高的品种。若进行高干率和高淀粉品种选育,还需注重干率和淀粉率等指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