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秦岭杏园桃蛀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性诱芯诱蛾,虫果调查以及自然变温条件下越冬幼虫出土和成虫羽化观察相结合等方法,研究了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iMatsumura在陕秦岭山区杏树Prunusarmeniaca上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三维城市模型。以湘潭市为例,从湘潭市土地利用现状入手,确定了一套易操作、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湘潭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定,评定出湘潭市城市土地利用潜力很大。最后借助3D可视化技术为管理者提供空间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0引言 色素辣椒病毒病的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生物,能为害各种生物。近年来,在辣椒生产上普遍发生危害,由于其侵染方式特殊,早期不为人注意,后期迅速蔓延,防治困难,常易造成大面积损失。根据我国近年鉴定结果,为害辣椒的病毒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CMV)与烟草花叶病毒(TMV)。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使用ZORBAX SB-C18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40nm波长下对甲氧咪草烟水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 0,标准偏差为0.008 4,变异系数为0.24%,平均回收率为100.68%。  相似文献   
15.
选取4种葱蒜类蔬菜,按常规烹调方式及烹调后两个冷藏时间段进行处理,采用国标法分别测 定新鲜样品、烹调后以及冷藏保存后VB1、VB2和VC含量,探讨不同烹调方式及冷藏时间对常见葱蒜类蔬菜中维生素(VB1、VB2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烹调方式对食物中3种维生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炒影响最低,蒸影响最大;3种维生素在食物冷藏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且损失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使用以ZORBAX SBPHENYL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54nm波长下对丙嗪嘧磺隆原药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 0,标准偏差为0.12,变异系数为0.12%,平均回收率为99.96%。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陕西猕猴桃产区猕猴桃黄化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湿地果园,该病发生率高,发病株率可达20%左右,严重田块高达30%~50%。发生黄化病的叶片,除叶脉为淡绿色外,其余部分均发黄失绿,叶片小,树势衰弱。严重时叶片发白,外缘卷缩枯焦,果实外皮黄化,果肉切开呈白色,丧失食用价值,长时间发病还会引起整树死亡。  相似文献   
18.
结合现代卫星遥感数据的多样化特点,立足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生产实践研究现代农业专题用图制作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三工河流域绿洲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董国涛  张爱娟  罗格平  许文强  戴丽 《土壤》2009,41(5):726-732
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特征是反映特定地区环境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冲积平原型绿洲为研究区,选择盐土、潮土和灰漠土3种土壤类型,分析其B、Mn、Zn、Fe、Cu等微量元素的有效含量特征.结果表明:⑴以"全国农业系统的土壤速效微量元素丰缺指标"为标准,土壤有效Mn含量属于极低水平,有效Zn和Fe含量属于中等水平,有效Cu属于丰富水平,有效B属于极富水平;⑵三工河流域绿洲土壤中有效Mn、Zn、Fe、Cu含量与土壤pH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对有效Fe、Cu含量影响很大;有机质和Mn的关系不明显,这和湿润地区研究结果存在显著差异;⑶不同的土壤类型对于土壤有效B、Zn和Fe的含量影响显著;潮土中微量元素的有效含量与盐土、灰漠土中含量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糙米、稻壳和秸秆中氯吡嘧磺隆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和水提取,C 18吸附剂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2mg/L范围内,氯吡嘧磺隆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7。在0.01~0.5mg/kg添加水平下,氯吡嘧磺隆在糙米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5%~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在0.05~5mg/kg添加水平下,氯吡嘧磺隆在稻壳和秸秆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8%~8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氯吡嘧磺隆在糙米中的定量限(LOQ)为0.01mg/kg,在稻壳和秸秆中的定量限(LOQ)为0.05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