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7是以吉农大2号为母本,以通2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两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9 057.2 kg/hm2和8 946.6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9.2%和5.8%.该品种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早熟稻作区种植,特别适宜在吉林省长春、四平、通化、松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2.
"吉农大511"水稻新品种是以"农大3号"为母本、"吉农大1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8 701.5 kg/hm2和8 906.8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5.1%和5.0%。该品种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产量高。适宜吉林省中早熟稻作区种植,特别适宜四平、长春、通化、白城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3.
吉林省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某些株型性状的演变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对吉林省1923年以来生产上主推的9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 I) 、叶柄长度、茎直径 和比叶重( SLW)等参数的研究表明:大豆产量、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 I) 、茎直径和比叶重( SLW)随着年代的增 加而增加;老品种的冠层结构呈伞型,新品种的冠层结构呈宝塔型;大豆产量与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 I)和茎 直径呈显著相关( P≤0. 05) ,株型可以作为大豆高产、高光效育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4.
35.
利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栽含水量分别为9%、11%、13%、15%、17%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中苜一号"种子,以SP1第3年龄的植株为材料,分析其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含水量的紫花苜蓿植株的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存在差异,地面对照组...  相似文献   
36.
大豆叶柄形态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叶片停止生长后,叶柄直径持续生长2~3天,叶柄伸长生长持续4~6天,木质部导管数目持续增加5~7天。大豆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和比叶柄重的最大值出现在植株的中上部节位。品种间叶柄直径变化较小,叶柄长度和比叶柄重变化较大。叶柄韧皮部面积、比叶柄重和叶柄长度与叶面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75和0.86).新品种单位叶面积的叶柄韧皮部面积有大于老品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系伤流液含氮化合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豆品种在遗传改良过程中根系伤流液含氮化合物的变化规律,以吉林省1923-2009年间育成的29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根系伤流液中的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游离氨基酸(FAA)的浓度、总量。结果表明:大豆根系伤流液中含有大量的FAA;大豆品种的遗传改良增加了根系伤流液中硝态氮、FAA的浓度和总量,但铵态氮的浓度有所降低,其总量随着育成年代的变化不显著;同一大豆品种根系伤流液中的氮浓度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而降低,氮总量由于受到其浓度和伤流强度的共同影响,表现为R4期最高,R2期次之,R6期最低。由此说明大豆品种的遗传改良提高了根系伤流液中含氮化合物的水平,R2期氮代谢最为旺盛,是大豆需氮的关键时期,应注意合理追施氮肥。   相似文献   
38.
根据NCBI中发表的大豆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序列(AF303939-1)设计特异引物,以吉农13大豆为实验材料,采用Trizol法提取叶片总RNA,通过RT-PCR克隆大豆rbcS的cDNA。将该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感受态细胞,双酶切鉴定后筛选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rbcS全长 696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537bp,编码178个氨基酸;选择含大豆rbcS cDNA阳性克隆菌液IPTG诱导,经SDS-PAGE分析,诱导表达出分子量为29.1kDa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大小与预计理论值相符。诱导7h蛋白表达量最高,为64.15%。  相似文献   
39.
烯效唑浸种对高粱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对高粱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20mg/L烯效唑浸种后,高粱幼苗叶片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舍速率、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和外渗电导率降低。说明烯效唑有助于培育壮苗,并增强高粱幼苗的抗逆性。5mg/L烯效唑浸种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0.
镧对镉胁迫下大豆幼苗 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La对30μmol/L和50μmol/L Cd胁迫下的大豆幼苗生理效应。结果 表明,适量的La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胁迫所导致的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光合速率、叶绿体 Mg2 + - ATPase活性的降低;能有效增强或保护叶片抗氧化能力,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产生速率、组织自动 氧化速率和H2O2 含量,防止膜透性的增加;适量的La能保持大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抗坏血酸过氧 化物酶(AsA - POD)活性的相对稳定,维持活性氧的代谢平衡。La对30μmol /L Cd胁迫的缓解能力较强,而对 50μmol/L Cd胁迫的缓解能力较弱。La的最佳作用浓度为0. 30μmol/L,高于0. 50μmol/L的La则加剧Cd的毒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