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6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陕西渭北7县苹果园树体结构参数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陕西渭北7县不同果园苹果树体和群体结构的各项指标以及与产量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得出该地区适宜的树高、冠径、覆盖率、枝组数量等各项指标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方程。结果表明:7县不同果园苹果树平均高度265.9~350.1cm,冠径250.9~360.0cm;果园枝类组成均以短枝为主,中长枝比例次之,徒长枝的比例最少;不同果园枝果比为4~5∶1,叶果比为38~56∶1,枝叶比为1∶10~13,果园覆盖率为69.6%~81.0%。系统分析得出产量(y)与短枝比例和果园覆盖率(x)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生物炭与有机肥配施对渭北旱地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及苹果树生长、产量的影响。试验设对照(CK)、单施生物炭(B)、单施有机肥(OF)和生物炭与有机肥配施(B+OF)4个处理。通过3a野外果园定位施肥试验,分层采集0~100cm土层的土样,研究不同处理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单施生物炭或生物炭与有机肥配施均可显著增加0~40cm土壤总有机碳(TOC)、颗粒有机碳(POC)、轻质有机碳(LFOC)、微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质量分数。在0~20cm表层土壤中,与CK相比,B、B+OF处理ROC质量分数分别增加35%和58%。B+OF、B及OF处理0~20cm土层中,土壤颗粒POC质量分数分别较CK增加0.44、0.24和0.138g·kg~(-1)。B+OF、B及OF处理耕层土壤TOC质量分数分别较CK提高60.1%、38%和6.5%。土壤pH由7.49(CK)增至7.89(B)和7.79(B+OF)。各处理的株高、茎粗和1a生枝条长度均显著高于CK,B+OF、B及OF处理的株高分别较CK提高26.4%、19.4%和15.7%,主干直径分别比CK增大49.5%、12.9%和5%。施肥处理均有利于苹果树成花,其中生物炭与有机肥配施处理的成花量最高。与CK相比,B+OF、OF和B处理的单株产量分别提高43.3%、33.6%和20.4%。生物炭和有机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有助于苹果植株生长及产量提高,其中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生物炭与有机肥混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3.
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北欧苹果园应用最多的树形是细长纺锤形,而南欧、北美和新西兰苹果园应用最多的树形是直立于形.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世界各国才开始把这几种树形综合为一种称为高纺锤形的新树形.此种树形不留永久骨架枝,树形紧凑,以1968年提出的细长纺锤形为基础,目标是通过加大栽植密度提高早期产量和管理效率,降低树高保证果园操作在地面进行.  相似文献   
44.
秦美猕猴桃是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南岸优质猕猴桃产区的主栽品种。由于经济效益高,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栽培区域不断向高pH石灰性土壤区域扩展。果农对猕猴桃园施肥主要凭经验,一些果园施肥过量,发生肥害,而另一些果农施肥不足或营养元素配合不合理,加之滥用果实膨大剂,导致树体营养失调,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果实风味变差、贮藏性下降,严重影响猕猴桃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为了提高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我们采用叶分析和土壤测试法调查研究了陕西秦美猕猴桃园营养现状,并据此提出施肥对策。 1 材料与方法 1996~1997年和1999年从猕猴桃主产县周至、眉  相似文献   
45.
随着整形修剪、促成花技术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树上管理技术的普及和提高,肥水管理逐渐成为许多果园增产增收的瓶颈。而肥水一体化技术是当今果园施肥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它不但能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可以节省劳动成本,实现规模化经营。然而,传统的滴灌、渗灌、喷灌等措施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很难短期内大面积推开,一些果园甚至将建设好的滴灌设施废弃不用。在此,介绍一种适合于我国绝大多数果园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明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优质高效生产的负载量与灌溉量的关系。【方法】以9年生短枝富士苹果树为研究对象,试验设3种负载量:低负载T1(2果·cm-2主干横截面积)、中负载T2(4果·cm-2主干横截面积)和高负载T3(6果·cm-2主干横截面积),及6个灌水梯度:W0(0)、W1(40%ETc)、W2(60%ETc)、W3(80%ETc)、W4(100%ETc)和W5(120%ETc)。研究负载量与灌水处理对苹果生长、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品质、产量及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相同负载量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新梢生长长度和叶面积指数LAI逐渐降低,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均值均会随灌水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随着负载量的增加,新梢生长长度显著降低(p<0.05),其他无明显变化。负载量和灌水量对苹果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简称IWUE)有极显著影响,各处理以T3W4产量最高,T1W1处理产量最低;T3W1处理的IWUE最大,T1W5处理最小。【结论】回归分析表...  相似文献   
47.
2005年苹果产量、质量及市场供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8.
该品种是1993年在陕西省富平县发现的嘎拉早熟芽变,2003年7月18日暂定名为富红早嘎。该品种突出特点为成熟早(在嘎拉品系中成熟最早,比皇家嘎拉早熟20d以上)、耐贮运(7月中旬高温期采收,在常温下可放1~2个月,品质不变,红色不退)、果大色红(全红)、甜酸适口、商品果率高、早果丰产、抗病性强、短枝性状明显,是7月中旬上市供应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49.
1 三星 美国栽培较多的四季型草莓品种之一。1996年笔者以组培苗方式由美国引入。植株长势中等,株型直立,花序梗直立,低于叶面。果实圆锥形,深红色,外形美观,富有光泽,单果重在5.2~11.8克之间。风味独特,多用于佐餐。该品种在夏季高温长日照下仍可形成花芽,陆续开花结果,采收期可从6月延续至10月。抗红中柱病和黄萎病,适于庭院栽培或盆栽。 2 早烁  相似文献   
50.
张林森  康慨  李丙智  韩明玉  马锋旺 《果树学报》2007,24(6):863-864,F0002
富红早嘎属嘎拉芽变,比嘎拉早熟20d左右,果实商品性好。该品种果个大,平均单果质量为195.4g,果形端正;易着色,艳红美观;果肉细、汁多,风味甜酸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可溶性总糖11.7%,可滴定酸0.28%,硬度9.5kg/cm2。果实采收后在常温可贮30d左右;易成花,结果早,果台枝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