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8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羊肉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肉类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居民消费中占较大比例.在我国各类养殖扶持政策落实下,羊养殖业不断优化发展,传统放养模式向圈舍饲养模式转变,标准化养殖成为趋势.结合自身养殖实践,笔者整理部分羊圈舍饲养技术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2.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朝军  李付广  张玲 《棉花学报》2008,20(2):141-147
 体细胞胚胎的诱导是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关键环节。在愈伤组织分化胚性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随着细胞功能的转变,细胞内部基因的差异表达,引起了植物体内蛋白质组分、酶组分与活性、激素等各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一直是组织培养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对体细胞胚胎的氨基酸变化、标记性蛋白、基因的差异表达、同工酶变化、激素动态和高体细胞胚胎发生率的材料遗传与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3.
黄淮海平原棉麦共生期间棉田土壤温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4年连续研究揭示,黄淮海棉区套作棉田全共生期45d,4-2式地温低1.3~2.3℃d#+(-1),3-1式地温低1.8~3.4℃d#+(-1),处于低热量状态,导致棉花前期生长滞后10~15d。两熟套作棉田各层次温度比一熟棉田降低4.8%~15.4%,其中3-1式棉行温度低于4-2式,4-2式南棉行低于北棉行。在两熟套作条件下,3-1式配置方式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比4-2式削弱更多;同是地膜覆盖,宽覆盖比窄覆盖的增温效应更为明显。结果表明,黄淮海棉区棉麦两熟采用4-2垄作和地膜覆盖能减轻或缓解共生期间棉田的低热量胁迫,促进棉田早发早熟。  相似文献   
34.
棉花留叶枝对生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留叶枝棉现蕾强度比常规棉增加1.15 倍, 开花强度增加0.76 倍, 吐絮强度增加0.88 倍, 增结7~8月优质成铃, 提高单株生产力; 适当保留1~3 个优势叶枝, 有利于棉花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35.
新疆人都知道“西域春”牛奶好,喝着放心.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名牌奶、放心奶的背后,蕴藏着一条完整的从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到乳品加工和物流配送为一体化的现代奶业全产业链和有效运行的质量追溯体系.  相似文献   
36.
柴油机正常工作时,排气管排出的烟气应该是无色或淡灰色的,偶尔有瞬时冒黑烟现象。长时间冒黑烟则是不正常的。柴油机长时间冒黑烟,会使燃油消耗增加、柴油机过热、烧蚀和积碳严重、磨损加剧,造成起动困难、功率不足。因而柴油机冒黑烟必须引起重视,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37.
黄淮棉区棉麦两熟不同配置方式地温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6年对麦棉两熟地温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方式地温日变化均呈昼增夜减规律,一熟棉田盖地膜与不盖膜处理的地温日变化廓线比较典型,两熟配置棉行日变化规律近似于一熟,但变化幅度较大;不同层次温度达到最高点时间,随着层次增加相应推迟2~4h,持续时间随着层次增加而延长;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8.
2012年同,笔者单位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玉米摘穗机,但由于应用时间短,经验不足,故障排除不及时,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正常发挥。本文通过对玉米摘穗机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的讲解,为广大用户提高排除故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9.
海岛棉转录因子EREB5基因的克隆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年来,ERF (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 家族转录因子已成为植物抗逆、抗病的分子机制和作物分子育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电子克隆、同源扩增和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海岛棉中分离出了一条新的ERF族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EREB5。该基因包含一个573 bp长的开放阅读框,预期编码190 aa长的蛋白质分子。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除含有一个ERF保守域外,还含有一段核定位信号序列、一段富丝氨酸的激活域、多种磷酸化位点和一个土豆抑制子Ⅰ型家族基序等。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因子属于ERF亚家族B3亚组。瞬时表达实验证明该因子定位于细胞核内,同时,凝胶阻滞实验结果说明EREB5蛋白和GCC盒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再者,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乙烯和黄萎病菌处理可以诱导该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暗示EREB5蛋白很可能在黄萎病抗性机制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0.
麦棉共生期棉苗质量效应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棉共生期棉苗质量效应初步分析毛树春,宋美珍,邢金松,张朝军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针对黄淮海棉区套种棉花迟发晚熟与小麦晚播低产低效的不良情况,在报道共生期棉行日总量与地积温效应基础上,本文重点报道共生期棉苗质量效应。于19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