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年来,由于受不良气候,不良栽培措施等制约,水稻常出现低结实率的现象,造成减产,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多年的技术推广和广泛的田间调查,总结出主要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技术对策。一、低结实率的原因1.生长期间的不良气候水稻对温度反应较为敏感,当水稻进入生殖生长期时,特别是水稻在含苞—抽穗扬花期,即抽穗前后各10天对温度最敏感时期,日平均气温30℃以上会产生不利影响。孕穗期如遇35℃以上的持续高温会造成水稻花器发育不全,花粉发育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扬花期遇热害,影响开花散粉和花粉管伸长,导致不能授粉而形成空壳粒。…  相似文献   
32.
 选择合适的启动子是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关键性因素,病原菌诱导型启动子的获得将为植物提供更多的启动子选择。将大麦β-1,3-葡聚糖酶同工酶GⅢ基因启动子的缺失体片段P3与报告基因gus (β-葡聚糖酸醛苷酶基因)偶联,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PCR结果表明,所获得的10株潮霉素抗性水稻植株均呈PCR阳性;DNA印迹法结果显示,9株含P3/gus的融合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DNA中。GUS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法结果显示,P3缺失体驱动的gus在激发子诱导后,获得了高水平表达。T1代种子的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也表明,激发子可以诱导高水平的P3活性。  相似文献   
33.
导管经历了完整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形成运送水分的管状通道;而筛分子分化则经历了细胞程序性半死亡过程,形成运输有机养分的通道。为了进一步弄清二者在小麦(Triticumaestivum L.)颖果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上的变化,本研究利用生物电镜和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技术比较了筛分子和导管分化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酸性磷酸酶(ACPase,acid phosphatase)活性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筛分子呈对称性半圆形分布于导管的两侧,且筛分子内细胞核的降解晚于导管,筛分子细胞质主要通过液泡膜内陷包裹细胞器,形成自噬体进行降解,最终仍保留了部分细胞器碎片,筛分子仍然存活;而在导管分化中,主要是液泡破裂后,胞内细胞质被完全降解,导管最终死亡,形成管状分子。ACPase作为液泡的标志性酶,在导管液泡膜破裂后,多定位于线粒体等发生降解的细胞器上。而在筛分子中,不仅在发生降解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上检测到了ACPase活性,在成熟筛分子胞间连丝上也检测到了ACPase活性,表明ACPase不仅参与了小麦颖果筛分子和导管发育中PCD进程,可能还与细胞间物质运输有关。  相似文献   
34.
打瓜是吉林省通榆县半干旱地区广大农民普遍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通榆县内打瓜籽不但带来的很大的经济收入,而且在还开发出了打瓜汁系列产品。为使打瓜这一特色农作物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朋友带来经济效益,文章对半干旱地区地膜打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从选地、选茬、覆膜播种、田间管理到适时采收等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能为农民种植打瓜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枣树生态影像观测的目的和任务,总结了其观测方法,包括观测目标的选择、观测时间与技术要求、物候期的判定等内容,为枣树生态影像观测、生态气候服务和指导枣农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正>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药典常用中药材。半夏以块茎入药,性温,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和糖浆剂、冲剂、丸剂、片剂等多种制剂[1]。人工种植半夏是解决原  相似文献   
37.
为探讨在成都平原地区冲积性水稻土上施用沼液后土壤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养分平衡的状况,实现沼液资源化利用的绿色发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10个沼液施用量梯度,并以清水与常规化肥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量沼液对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的影响,并对田间各养分平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当沼液施用量在108.0~126.0 t/hm~2时土壤全氮、碱解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较高,为1.35~1.42 g/kg、63.31~65.34 mg/kg、12.90~13.26 g/kg、45.45~59.25 mg/kg。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含量(0.92~1.10 g/kg)变化不明显,而速效磷含量(8.49~18.85 mg/kg)较清水对照相比降低11.0%~59.9%。沼液处理组土壤氮、磷、钾元素的平衡范围为-25.61~66.68,-7.99~-15.34,-81.33~-145.82 kg/hm~2。当沼液施用量大于108.0 t/hm~2时,氮素能基本维持平衡。随沼液施用量增加,磷素亏损得到缓解,而钾素亏损加剧。施用适量沼液能提高土壤氮钾元素含量,但单施沼液难以满足土壤磷钾元素的平衡。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沼液施用量应控制在108.0~144.0 t/hm~2,并与10~15 kg/hm~2磷肥、115~120 kg/hm~2钾肥配合施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采用基于Illumina Hiseq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肠道、肝胰腺、鳃及其养殖池塘水体、底泥中菌群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测序结果显示,5个样品共获得有效序列393519条,抽平后(48659)聚类于7223个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  相似文献   
39.
为了探讨腐熟牛粪施用量对作物根际土壤细菌丰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盆栽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试验材料,分别添加0%,3%,6%,9%的腐熟牛粪,在添加30 d,60 d,90 d后进行取样,利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土壤细菌16S rRNA V3-V4区进行...  相似文献   
40.
黄河上游盐渍化农田土壤水盐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含水量和可溶解盐分浓度的测定,对了解土壤盐分的分布及移动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在作物生长不同时期,对耕作区的土壤含水量及可溶解盐分浓度进行同时连续测量?是了解土壤盐分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的关键。该文将TDR测量的土壤含水量及体积电导率结合起来推算土壤溶液电导率及饱和溶液电导率,对黄河上游盐渍化农田的土壤水盐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相关分析,为土壤水盐动态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在年内总体埋深较浅,小于150 cm;1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在时间变化上呈现递减趋势,年内变化范围为20%~45%(不包括土壤冻融期),20,40,6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年内变化较复杂,波动范围为33%~50%,垂向分布表现为下层高于上层;与土壤水分相反,土壤盐分表现为上层高于下层。在整个作物生长季节,土壤10 cm深度的ECw和ECsat多数时间分别在10~15 dS/m和5~10 dS/m范围内波动,高于盐化和非盐化土壤分类标准4 dS/m。土壤20,40 cm深度的盐分变化规律同样较上层10 cm复杂,盐分浓度在时间序列上呈现出大小交替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