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9篇
  11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4 毫秒
51.
油蔬两用油菜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油蔬两用生产方式下油菜养分吸收利用特性以合理施肥,通过两年定点取样,以不摘薹处理为对照,比较油菜现蕾摘薹后至成熟期间甘蓝型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差异。结果发现:摘薹后油菜生育期、分枝结构、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等均发生了改变。与不摘臺相比,摘薹后油菜籽粒产量降低,整株干物重增多,生育期延长8d,分枝发生提前,二次分枝增多(达每株19.2枝),籽粒产量主要来自二次分枝。氮磷钾三种元素含量随生育进程低,成熟时在角果中的含量大于根茎。摘薹后20d内,由于创伤的修复导致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增加缓慢。摘薹20d后,植株开始快速吸收养分;至成熟时,摘薹处理氮磷钾养分的积累更高。摘薹后油菜冠层结构以二次分枝为主、一次分枝为辅,二次分枝花果干物重、氮素积累量均高于一次分枝;而不摘薹处理一次分枝干物重和氮素积累量最高,主茎次之,二次分枝最低。油菜摘薹后生育期延长,干物质和养分积累持续时间变长。可见,油蔬两用生产的油菜需肥特性与常规油菜不同,需要结合特性研究具体的肥料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52.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夏玉米集中产区,是全球唯一的一年两作夏玉米区,选育籽粒机收玉米品种、配套与之相适应的增产关键技术、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有效措施。本文作者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和实践,对籽粒机收玉米品种豫单9953配套增产关键技术进行了概括总结,旨在为黄淮海籽粒机收玉米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为适应林业资源数据采集的多样性和减少授权费用的问题,探讨采用Android的智能移动设备中利用开源项目构建林业资源数据采集应用的技术与方法。给出应用的功能规划、工作流程、应用的实现方法和关键代码。设计不同表单采集不同数据;采用osmdroid作为GIS引擎,叠加显示多种图源的地图数据,并实现空间数据的编辑;Spatia Lite作为存储基于空间定位数据的存储方案;使用模块化开发的林业资源数据采集应用可实现空间数据的编辑,以及基于空间定位的不同数据的采集。  相似文献   
54.
综述了近年来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病害症状、侵染循环、生长特性、病害防治和互作关系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绿豆尾孢菌病今后的研究方向,为今后的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及培育绿豆抗病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5.
文章根据双辽市的地域特征及多年的生产实践,简单论述了在双辽市境内栽植的紫穗槐在公路绿化中的应用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6.
张晓春 《现代农业》2010,(12):63-63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本文就水稻生产节本增效方面提出以下看法,希望能对水稻生产发展和稻区农民增产增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7.
渝西地区温光资源丰富,雨量充沛,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苕和蔬菜等作物,是重庆市的优质粮油及蔬菜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渝西地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影响了粮食总产量的提高;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直接从事农业种植的劳动力呈现出年龄偏大、素质降低的态势,保证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和降低传统农业种植业劳动强度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猪肌肉肌纤维特性与肌肉品质的关系及品种、性别差异。【方法】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收集、汇总及分析。【结果】①肌纤维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肌纤维数目、大小及类型是肌纤维的基本特性。②肌纤维类型的划分,目前最常用的是根据肌纤维中MyHC基因的多态性表达对肌纤维进行分类。③出生前,MyHC异构体按照胚胎期→胎儿期→成熟期顺序表达,出生后,肌纤维类型具有相互转化的特性。④不同类型肌纤维由于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会影响肌肉色泽、pH、系水力等肌肉品质性状。肌纤维大小、密度与肌纤维类型密切相关,因此也会影响肌肉品质。⑤不同品种猪肌纤维特性有明显差异,因而表现出不同的肌肉品质。为了适应各自生长发育及生理需要,猪不同性别间肌纤维特性也有所不同。【结论】猪肌肉肌纤维特性直接影响肌肉品质的优劣,品种、性别不同,肌纤维特性的形成有一定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59.
表征了4种供试桐油包膜尿素(TCU)的特性和包膜形貌,测定了其养分释放曲线和释放速度。在不施基肥以及基施氮素15.8g/m2的尿素和4种TCU的情况下,用盆栽试验考察了各施肥处理对黑麦草生长、形态指标和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的处理均有助于黑麦草的出苗,在播种后的最初4~5周,TCU和尿素处理的黑麦草植株高度和生物量均优于未施基肥的处理,施肥处理间的差别不大;在播种的5~6周后,具有长释放周期的TCU.UT-02(t8024d)和UC-04(t8026d)处理的黑麦草植株高度和生物量均超过了施尿素的处理,这些TCU处理的黑麦草的绿期长于7周,也优于尿素处理的黑麦草的绿期5周。  相似文献   
60.
对西南丘陵旱地新三熟技术设计了3种套作种植模式,即远郊浅丘粮食生产模式“麦-玉米-豆”,城郊粮经生产模式“菜用蚕豆(豌豆)-糯玉米-豆”,山区深丘粮食生产模式“麦-玉米-秋洋芋”。对套作作物品种的选择,播种期和移栽期的合理安排;套作群体对光照、土壤温度、湿度等理化性状的影响;共生系统施肥法;套作作物间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新套作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或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