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5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132篇
  64篇
综合类   604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341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超级稻沈农606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抗稻瘟病超级稻品种沈农606为抗病亲本,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配制杂交组合。利用ZA1菌系对两亲本及其F2代单株进行苗期抗病鉴定,结果表明,沈农606的抗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根据F2代单株的抗病鉴定结果,采用分离体分组混合分析法(BSA),从9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对在抗、感池间表现出多态性的SSR引物RM574,利用RM574对F2代311个感病单株进一步扩增,将该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上,遗传距离为8.7cM。  相似文献   
72.
【目的】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为常见,同时也是带来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奶牛乳腺的固有免疫是抵抗病原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NOD2是机体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域(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蛋白家族中的重要一员,通过识别其特异性配体胞壁酰二肽(muramyl dipeptide,MDP)——一种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成分,而参与抵抗多种病原菌入侵。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除泌乳以外,还是奶牛乳腺的免疫屏障。本试验欲探究MDP对BMEC体外生长状态及胞内NOD2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乳腺腺泡为组织原材料,采用胶原酶Ⅰ消化法结合梯度浓度胰蛋白酶纯化法分离BMEC;使用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的角蛋白-18(cytokeratin-18,CK-18)及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表达的波形蛋白(Vimentin)抗体,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对纯化后获得的细胞进行鉴定;将BMEC设为6个处理组,分别添加浓度为0(空白对照组)、1、5、10、15及20μg·mL~(-1)的MDP,24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同时提取细胞RNA并反转录为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MEC中NOD2的表达量。【结果】(1)胶原酶Ⅰ消化法结合梯度浓度胰蛋白酶纯化法分离得到的细胞CK-18免疫荧光结果为阳性,而Vimentin反应为阴性;细胞生长状态良好。(2)空白对照组、1、5及10μg·mL~(-1) MDP刺激组的BMEC生长状态良好,无任何肉眼可见变化;15μg·mL~(-1) MDP刺激组可见少量的BMEC脱落;而20μg·mL~(-1)MDP刺激组可见大量BMEC脱落,漂浮,且即使仍贴壁的细胞,其形态也发生了变化。(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刺激组细胞NOD2 mRNA的表达量与MDP的刺激浓度呈正相关,即刺激时间为24 h时,随着MDP浓度的增加,BMEC中NOD2受体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P0.05)。【结论】成功获得了纯度较好的BMEC,该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可以用于后续试验;虽然BMEC中NOD2受体mRNA的表达量与MDP的刺激浓度呈正相关,但在保持BMEC生长状态正常的前提下,MDP体外刺激浓度应控制在10μg·mL~(-1)以下。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当病原菌入侵乳腺时,BMEC可以通过NOD2受体途径参与免疫防御反应,但这种防御能力受细菌数量或毒力强度的影响。即在一定的细菌数量或毒力范围内,随着细菌数量的增加或毒力的增强,奶牛乳腺的免疫防御反应也增强,进而清除外来病原菌;而当细菌数量或毒力强度超过一定范围时,乳腺组织受到严重损伤,免疫防御屏障也随之崩溃,奶牛乳腺局部甚至全身将呈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3.
根据对平谷区桃园土壤肥力和施肥状况的调查,提出了该地区桃园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与营养元素投入推荐量以及施肥技术。该技术推荐的施氮量仅为传统施肥的35%,但对产量无明显影响,并使桃的品质表现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4.
菏泽市苏家村饮用水质与地氟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菏泽市苏家村饮用水中F、Ca、Cu、Fe、Mo、Zn含量与地氟病的关系。结果表明:苏家村7~13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95%,水中氟平均含量为3.79 mg/L;沙山寺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水中氟平均含量为1.03 mg/L。因此苏家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高主要由饮用水中氟含量严重超标所致。此外饮用水中Ca、Mo会抑制人体对氟元素的吸收,从而降低氟斑牙的患病率;而Cu、Fe、Zn含量对当地氟斑牙的发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5.
通过石蜡和超薄切片对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蓝变真菌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过氧化物酶的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内没有过氧化物酶,但在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营养物质诱导下,幼虫消化道中肠和后肠分泌过氧化物酶。在被蓝变真菌侵染的不同阶段,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内有强烈的过氧化物酶反应,且随被害阶段的发展过氧化物酶的反应逐渐增强。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蓝变真菌分泌的过氧化物酶参与抵御寄主华山松生理生化抗性,蓝变真菌在克服寄主华山松树木抗性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对黄顶菊入侵初期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定点连续的系统调查,初步系统掌握了黄顶菊田间种群发生动态,为黄顶菊防除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黄顶菊从4月中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进入快速生长期,生长趋势呈逻辑斯蒂曲线,植株高度主要分布在80~ 160 cm,主干叶对数主要分布在10 ~20对.密度是影响黄顶菊种群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黄顶菊1个生长周期中,种群密度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最终趋于平衡,最高密度达到55万株/m2,黄顶菊的株高和主干叶对数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不同密度的黄顶菊种群株高分布和主干对数分布也有较大差异;但不同密度的黄顶菊种群从5%现蕾到95%现蕾所用时间均为20 d;从5%开花到95%开花所用的时间均为25d.黄顶菊的现蕾和开花均不受密度影响.  相似文献   
77.
小黑麦黑引76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黑麦是集食用、保健、抗病为一体的保健食品。为了提高小黑麦产量,增加小黑麦产值,我们在1999年引种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01年以来针对小黑麦高产栽培技术做了细致的研究工作,在台安县城郊梅家村、三角村、陆家村、耿家村安排了此项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3~2005年,在台安  相似文献   
78.
宁麦13是目前生产中应用面积较大的弱筋小麦品种,以此品种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成熟胚遗传转化体系有助于对该品种的个别性状进行针对性改良。本研究利用分别携带不同质粒pCXK1301和pAt-MYB12u的农杆菌株系GV3101对宁麦13成熟胚愈伤组织进行转化,通过对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和干燥处理等参数的研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宁麦13成熟胚遗传转化体系。宁麦13成熟胚转化体系的条件为:利用预培养6d的宁麦13成熟胚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使用含pAtMYB12u质粒的农杆菌株系GV3101,侵染菌液浓度OD600=0.6,侵染时间60min,采用干燥共培养4~5d(23℃,暗培养),诱导恢复培养10d,分化培养每4week继代一次,分化培养8week(12h光周期,25℃,2 000lx)。试验侵染2 600个宁麦13愈伤组织,获得127株再生植株,经分子检测,其中9株证实为阳性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79.
滨海地区盐碱地盐碱含量高,不适于园林植物的生长,且植物品种单一。该文分析了滨海地区盐碱地排盐除碱方法,总结了适合盐碱地生长的园林植物,以期为滨海地区盐碱地的改良及园林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推动盐碱地园林绿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金针菇菌糠添加水平对22~31周龄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0只22周龄健康状况良好且产蛋率接近的临武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对照组饲喂不添加金针菇菌糠的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3%、6%、9%和12%金针菇菌糠的饲粮。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1)饲粮金针菇菌糠添加水平对临武鸭产蛋率、合格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12%金针菇菌糠组料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6%金针菇菌糠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壳强度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6%、9%和12%金针菇菌糠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 <0.05),9%金针菇菌糠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 <0.05)。4)与对照组相比,3%、6%和9%金针菇菌糠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5)以蛋壳强度及血清总胆固醇、丙二醛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曲线模型计算得出临武鸭饲粮金针菇菌糠适宜添加水平为8.10%、4.49%和7.22%。由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