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91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151篇
  125篇
综合类   555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325篇
园艺   101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环保政策改革和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蛋鸭叠层式笼养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笼养应激对蛋鸭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蛋鸭平养与笼养模式下血浆代谢物的差异。随机挑选平养组(floor-water rearing system, FWR组)和叠层式笼养组(cage-rearing system, CR组)蛋鸭各10只,跖骨静脉采血,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HR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获得20个在不同饲养模式下的血浆代谢物图谱,经T检验等分析,取差异倍数(Fold-change)ratio≥2或ratio≤1/2、变量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VIP)>1、q值<0.05为筛选条件得到显著差异代谢物并作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到差异代谢物30种,其中上调表达的差异代谢物14种(P<0.05),下调表达的差异代谢物16种(P<0.05)。差异代谢物种类主要有甘油磷脂(glycerophospholipids, 16种)、脂肪酰基(fatty acyls, 4种)、羧酸及其衍生物...  相似文献   
82.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旱地轮作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施肥方式下旱地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及其相互关系,筛选出农田最佳施肥管理措施,于2015—2018年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9种不同施肥设置[有机肥配施磷肥(MP)、有机肥配施氮肥(MN)、磷钾肥配施(PK)、氮磷肥配施(NP)、种植作物不施肥(CK)、氮磷钾肥配施(NPK)、氮钾肥配施(NK)、有机...  相似文献   
83.
长期施肥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变化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目的】阐明长期不同施肥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变化态势及其差异,为评价和建立长期施肥模式、促进粮食持续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主要长期试验不施肥(CK)、施化肥(NPK)、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3个处理的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700多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长期不施肥的玉米和小麦产量总体上表现为极显著(P<0.05)下降趋势,年下降量分别为110.9和33.4 kg?hm-2,而水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施用化肥,玉米、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均呈极显著(P<0.01)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量分别为90.9、48.5和25.3 kg?hm-2。化肥配施有机肥,3种作物的产量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均比较稳定,与NPK比较,玉米、小麦和水稻产量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8%、4%和3%。3种作物比较,小麦和玉米产量年际间变异较大,而水稻产量相对稳定。施肥的作物产量与不施肥的作物产量(反映土壤基础地力)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基础地力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施肥产量增加量NPKM处理比NPK处理小0.12~0.31 kg?hm-2?a-1,表明长期施用化肥作物产量对基础地力的依赖程度高于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结论】中国农田长期不施肥或施用化肥的作物产量变化趋势为玉米和小麦下降,水稻基本稳定;化肥配施有机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稳产效果,是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84.
农药残留是当前食品安全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世界各国或地区都十分重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并且把严格的限量标准作为影响食品贸易最主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是世界苹果贸易大国,苹果农药残留直接影响着中国在国际上的苹果贸易,为了使苹果生产和经营者更好了解国际市场和主要贸易国的苹果农药残留现状,本研究不仅对中国和苹果主要贸易国的苹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比较分析,也对中国苹果主要贸易国之间的苹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也进行比较分析;借此为中国制定苹果安全限量标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促进中国苹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5.
立足陕西省富平县测土配方施肥2008-2013年工作实际,从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出发,提出建立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长效机制、建立企业与农技推广有机结合的服务模式等等,提出富平县今后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86.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田土壤碳库未来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田土壤碳库对缓解气候变化、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演变的潜在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温度、降雨和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的改变,会通过影响净初级生产力(NPP)、外源碳投入和有机碳分解速率等因素改变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另外,气候变化也会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种植制度等农业措施改变生态系统碳循环。综述国内外农田土壤碳库演变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成果表明,到21世纪末,中国气温将会升高3.9-6.0℃,降水有望增加9%-11%。至2050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造成中国农田系统碳投入相比1980年降低2.3%-10%(小麦、玉米和水稻平均值)。相反,在综合考虑CO2浓度升高的协同作用后,2050年中国农田系统碳投入相比1990年前将会增加13%-22%(平均年增长率0.2%-0.4%)。模型预测显示,至2020、2050和2080年,中国旱地0-30 cm土层有机碳在CO2低排放情景下分别会损失2.7、6.0和 7.8 tC·hm-2,在CO2高排放情景下分别会损失2.9、6.8和8.2 tC·hm-2,大概占1980年农田土壤碳的4.5%、10.5%和12.7%。综合碳投入和排放对农田土壤碳库的整体影响来看,21世纪末期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含量较1980年会下降10%左右,但如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可有效抑制农田土壤碳库的降低甚至提高,如农田系统碳投入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时,土壤碳库会在21世纪末增加两倍。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化是否会强烈影响农田土壤碳库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其对固碳效应正面和负面影响相互抵消后成为碳源还是碳汇说法不一。因此,在采取缓解气候变化、增加农田土壤固碳的措施的同时,还需加强农田土壤碳库未来变化趋势的研究和探索,为中国政策框架的决定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谈判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以采自北京的2个葡萄品种为材料,对插条内真菌的种类进行了检验,探索了通过热处理脱除插条中潜在病原真菌的方法,观察统计了不同温度和持续时间的水浴热处理对插条萌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处于生理休眠期和环境休眠期的2个葡萄品种的4份插条样品中均检出了葡萄座腔菌属和链格孢属真菌,其他检出的主要真菌还包括:镰刀菌属和胶孢炭疽菌属真菌等。对葡萄插条进行40℃水浴0.5~5.0h,不能达到脱菌的效果,60℃水浴0.5h则会使葡萄插条的萌芽率降为0,50℃水浴,时间持续0.5~5.0h均能将插条内的真菌完全脱除,这个处理条件对处于生理休眠期的插条,还具有明显提高萌芽率和生根率的作用,有利于冬季和早春葡萄提早育苗。研究结果为脱除葡萄插条中的潜在病原真菌,保证葡萄苗木起始材料的卫生健康,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在冬季修剪窗口期葡萄枝干组织中与葡萄溃疡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探索葡萄溃疡病组织中病原微生物的年周期变化,从栽培和植保角度制定防控措施,采用微生物分离、生物学特性观察,以及ITS测序的方法,对北京和云南葡萄溃疡病组织内相关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从北京的材料中分离鉴定出5种真菌:45.0%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30.0%镰刀菌属(Fusarium),15.0%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7.5%木霉属(Trichoderma),2.5%茎点霉属(Phoma);从云南的材料中分离鉴定出7种真菌,32.0%茎点霉(Phoma),27.0%壳囊孢属(Cytospora),14.0%拟茎点霉属(Phomopsis),14.0%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4.5%附球菌属(Epicoccum),4.5%镰刀菌(Fusarium),4.5%链格孢属(Alternaria)。研究结果首次揭示出北京和云南葡萄越冬前溃疡病组织具有多种植物病原微生物共同存在的特征及主要相关真菌的种类。  相似文献   
89.
选择13株性能良好的乳酸菌对5味抗菌、抗病毒中草药(板蓝根、甘草、陈皮、苦丁、苦藠)进行发酵,检测发酵产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乳酸菌在5味中草药中均能生长,每种中草药均有最适发酵菌株;抑菌试验表明,不同的乳酸菌菌株发酵5味中草药表现出不同的抑菌能力,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板蓝根、陈皮、苦丁、苦藠的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甘草被发酵后基本无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0.
以杂交魔芋球茎为外植体,以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素及细胞分裂素的MS为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魔芋愈伤组织诱导形成、增殖、分化以及植株再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6-BA浓度在3.0 mg/L时,对魔芋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到90%;6-BA与NAA配合使用时,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6-BA浓度在0.5~1.0 mg/L、NAA浓度在0.1~0.5 mg/L时,成苗率均较高,其中6-BA浓度在1.0 mg/L、NAA浓度在0.1 mg/L时,愈伤分化率最高,达到84.4%,成苗率达到253%;NAA浓度在0.2~0.5 mg/L时,生根率最高,达到247%。综合以上不同浓度及激素配比的作用效果,认为适合杂交魔芋麻杆球茎植株再生的最适愈伤诱导培养基是MS+6-BA 3.0 mg/L;最适愈伤分化及芽分化培养基是MS+6-BA 1.0 mg/L+NAA 0.1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 MS+NAA 0.2~0.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