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6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采后外源亚精胺处理对‘早酥梨’黑斑病的控制效果、诱导抗病机制及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早酥梨’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浸泡处理对常温贮藏条件下梨果黑斑病的控制效果;分析测定外源亚精胺处理后果实组织活性氧及其产生或清除相关酶活性和贮藏期间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亚精胺能有效地抑制‘早酥梨’黑斑病的扩展,其控制效果存在浓度依赖性,其中1 mmol·L-1亚精胺在5 d时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55.1%。进一步研究表明,亚精胺处理促进贮藏后期果实组织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及NADPH氧化酶(NOX)活性的下降,同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外,亚精胺处理明显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的释放量,并延迟呼吸和乙烯高峰,可有效保持果实的硬度。【结论】适宜浓度的外源亚精胺采后处理可通过调节‘早酥梨’果实活性氧代谢来增强果实的抗病性,进而有效保持梨果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2.
水曲柳落叶松纯林与混交林的枯叶分解动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29年生的水曲柳落叶松纯林和混交林中,用网袋法研究了枯叶的分解动态。通过1a的分解。水曲柳纯林枯叶质量损失率为66.0%;混交林为41.5%;落叶松纯林为25.7%。阶段质量损失率三种林分均是5月5月-7月5日最大。7月6日-9月5日次之。11月6日-第2年5月8日最低。经模拟研究表明,水曲柳纯林枯叶95%分解需2.8a;混交林需5.3a;落叶松纯林需10.0a。通过对枯叶养分含量的测定表明;在  相似文献   
13.
氮磷施肥对落叶松叶片非结构性碳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与N、P元素供应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在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选择11年生的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进行为期2 a的N、P施肥试验,施N和施P处理各设置4个水平,于8月末采集树冠中部叶片测定N、P、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研究结果表明:施N导致落叶松叶片N浓度明显增加,P浓度明显降低。叶片N/P与施N量呈正相关,只在最大施N量20 g/m2(N3处理)时N/P14,说明落叶松生长主要受N限制。所有施N处理均导致叶片可溶性糖和NSC浓度显著降低,而淀粉浓度只在N量为5 g/m2(N1处理)时明显降低。施N后叶片可溶性糖/N、淀粉/N和NSC/N的比值显著下降,叶片可溶性糖/P、淀粉/P和NSC/P的比值均增加。施P后叶片P浓度增加不明显,叶片N浓度无显著变化。施P导致叶片N/P降低,进一步增加了落叶松的N限制。施P后叶片可溶性糖/P、淀粉/P、NSC/P的比值与未施P处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对于落叶松当N成为生长的限制元素时,施N将导致叶片NSC浓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在黑龙江东部的张广才岭选择典型次生杂木林进行不同采伐处理,一个生长季后测定了土壤潜在碳矿化速率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经过90d的培养,土壤潜在碳矿化速率和碳矿化总量在所测定的土层中(0-10 cm,10-20 cm,20-30 cm)均表现为:50%强度采伐>皆伐后农作>25%强度采伐≌对照>皆伐后造林的变化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在3个土层50%强度采伐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50%强度采伐显著高于对照.在0-10 cm土层,皆伐后造林显著低于对照.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50%强度采伐显著高于对照,在20-30cm土层,皆伐后造林显著低于对照,这说明在东北温带次生林中,较大强度的择伐短期内可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而皆伐后造林可导致土壤活性有机碳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仔鱼的成活率是水产养殖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仔鱼开口摄食的状况决定仔鱼成活率的高低,也决定着鱼苗的质量。不同饵料对仔鱼适口性、可得性、营养物质需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为探究其对仔鱼开口摄食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仔鱼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多种开口饵料特征以及饵料搭配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促进苗种培育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碳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和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固碳能力,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地区选择24年生的林分,测定水曲柳和落叶松纯林与混交林的碳储量。结果表明:水曲柳和落叶松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246.15 t C/hm2)大于落叶松纯林(232.01 t C/hm2)和水曲柳纯林(211.86 t C/hm2),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在三种人工林中,土壤层和乔木层碳储量分别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71.6%~80.1%和17.3%~24.5%,为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混交林土壤层碳储量大于落叶松纯林和水曲柳纯林,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混交林乔木层碳储量与落叶松纯林和水曲柳纯林相比均表现增加,且与水曲柳纯林差异显著(P 0.05)。混交林和落叶松纯林的凋落物层碳储量明显高于水曲柳纯林(P 0.05),而水曲柳纯林林下植被层的碳储量显著高于混交林和落叶松纯林(P 0.05)。结果表明,水曲柳和落叶松混交林与纯林相比能增加生态系统碳固定,适合于营造碳汇林。  相似文献   
17.
在中温带的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采集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表层(0-10cm)土壤,进行室内有机碳矿化培养。先在不同温度(5,15,25,35℃)下干土培养3d,然后进行不同水平的增湿处理(土壤含水率为25%,50%,75%,100%)继续培养11d。结果表明:加水增湿后两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被激发并在短时间(1~4d)内达到最大值,不同处理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最大值变化范围为15.94~212.65μg CO2-C/(g.d),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16.75~110.85μg CO2-C/(g.d)。两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矿化量随处理湿度的增加而增大,但落叶松人工林100%湿度处理在培养温度超过5℃时,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矿化量却低于75%湿度处理。高温(≥25℃)和高湿(50%~100%)条件下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明显大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而且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湿度敏感性系数(k)和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均大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这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干湿交替可导致次生林土壤较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损失更多的碳。  相似文献   
18.
地膜覆盖对杂种落叶松二代林造林微环境和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落叶松二代林造林微环境、促进造林后幼林的生长,在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落叶松二代林造林过程中采用了地膜覆盖效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时铺设地膜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表层(0~10cm)温度和土壤上层(0~30cm)含水量(P0.05),生长季的初期(5月)、中期(6月)和末期(10月),土温分别提高0.9、1.6、0.7℃,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5.2%、1.8%、1.9%。覆有地膜的落叶松的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显著高于无地膜处理(P0.05),造林当年和第二年,覆膜与不覆膜的高和地径增幅分别为16.78%和3.23%及32.70%和21.21%。试验证明,落叶松造林过程中铺设地膜能够有效促进落叶松二代林成林阶段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正>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关系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也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在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鄂托克前旗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监管的原则,主动担责、狠抓落实。鄂托克前旗境内野生动物资源较丰富,有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等共166种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根际pH值与供磷水平及土壤磷有效性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根分泌物的作用 ,根际pH值将发生不同于土体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植物利用难溶性营养元素 (如磷素 )上是极其重要的。迄今为止关于草本植物和作物根际pH值变化与土壤中难溶性磷利用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Grinsted和Hedley( 1 986)研究发现生长 35天的油菜幼苗根际pH值可降低 2 4个单位 (由 6 5到 4 1 ) ,相应其根际有效磷的浓度增加 1 0倍 (王庆仁等 ,1 998)。Marchner( 1 986)发现白羽扇豆在缺磷土壤中形成排根 ,排根分泌的有机酸能降低根际土壤的pH值以促进其对磷的吸收。目前人们普遍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