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菜心生长和菜薹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EBR的最佳施用浓度和喷施时期。【方法】以广东四九-油青菜心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浓度、不同时期喷施外源EBR对菜心生长和菜薹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喷施EBR能影响菜薹生长和营养指标,喷施低浓度(0.01~0.05 mg/L)EBR可提高菜心的薹长和薹粗,以及Vc、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而喷施高浓度(0.14~0.17 mg/L)EBR可增加菜薹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苗期喷施低浓度(0.01~0.05 mg/L)EBR对菜薹生长和营养指标的提高效果最好,苗期喷施0.05 mg/L EBR菜薹的纤维素含量降幅最大,由对照的5.70%降至3.88%;苗期+抽薹前喷施0.05 mg/L EBR菜薹的全氮含量增幅最大,由对照的0.75%显著增加到1.19%;而在抽薹前喷施0.14 mg/L EBR菜薹的全磷和全钾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36%和7.00%。【结论】菜心施用EBR以低浓度(0.01~0.05 mg/L)为宜,处理时期以苗期喷施或苗期+抽薹前喷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在常温(25℃)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SA)和壳聚糖(CTS)涂膜保鲜剂对莲藕进行处理,对其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 和CTS 涂膜处理可以有效的抑制莲藕表皮褐变,减小失重率,显著抑制莲藕VC、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和细胞膜透性升高。其中1.0%SA 处理在抑制莲藕表皮褐变,减小失重率,抑制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及细胞膜透性上升等方面表现最好;1.25% CTS 和1.5% CTS 处理在抑制莲藕VC 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方面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3.
康云艳  杨暹  郝振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628-5629,5631
介绍了蔬菜栽培学的网络资源,阐述了网络资源在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花生麸处理对菜心品质和糖分积累的影响,以60天特青菜心为试材,设置花生麸30 kg·667 m-2、40 kg·667 m-2、50 kg·667 m-2和复合肥30 kg·667 m-2以及不施肥(CK)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产量、品质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kg·667 m-2花生麸处...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浓度葡聚六糖和接种立枯病菌处理,研究了葡聚六糖对菜薹接种立枯病菌后的发病率、病情相关蛋白(PRs)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聚六糖处理可提高菜薹对立枯病菌的抗性,降低发病率。葡聚六糖处理对菜薹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而接种立枯病菌后,产量明显降低,但葡聚六糖处理可以抑制立枯病菌对菜薹生长的影响,减轻产量的损失。葡聚六糖和立枯病菌处理都能明显诱导提高菜薹植株体内病情相关蛋白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内源激素乙烯、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的水平,但葡聚六糖的诱导作用明显大于立枯病菌。这些结果表明,葡聚六糖可提高植株体内病情相关蛋白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通过较高水平的内源激素乙烯、IAA和ABA的代谢传递抗病信号,诱导菜薹植株对立枯病的系统抗性。  相似文献   
16.
以长春密刺、正源油绿花青大吊瓜、中农20号、抗病二号、早青二号、津优1号、粤秀3号7个黄瓜品种为试材,灌根接种约5×103个/mL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游动孢子悬浮液,探讨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以及防御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长春密刺、正源油绿花青大吊瓜、抗病二号和粤秀3号病情指数范围的抗性较强,属于中抗品种;中农20号、早青二号和津优1号病情指数范围的抗性较弱,属于感病品种;未发现高抗或免疫品种。未接种条件下,正源油绿花青大吊瓜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中农20号;灌根接种疫霉菌游动孢子悬浮液后,中抗品种叶片POD、PAL活性显著增强,其余相关酶活性无显著变化;感病品种黄瓜幼苗叶片POD、PPO、PAL、GLU活性均显著增强,且增幅高于中抗品种。综上所述,甜瓜疫霉侵染后,抗性较强的黄瓜品种叶片防御相关酶活性相对稳定,主要通过上调细胞壁合成相关酶活性抵御病原菌的侵染;相反,感病品种叶片中防御相关酶活性显著被诱导。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长度日的温室甜瓜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发育阶段生长度日恒定的原理和温室栽培试验,将温室甜瓜生长发育阶段划分为播种期、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果期、果实生长盛期、果实成熟期,建立了温室甜瓜发育的动态模拟模型,并确定了发育阶段生长度日的参数,系统地预测甜瓜生长发育阶段。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温室甜瓜发育动态模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根际低氧胁迫下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 iBR)对2个抗低氧能力不同的黄瓜品种(“绿霸春四号”和“中农八号”)叶和根组织中抗氧化系统及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添加1×10-3m g/L 24-ep iBR能显著提高黄瓜植株叶和根组织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对CAT活性无明显影响,降低了O.2-和M DA含量,同时,根系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与抗低氧性较弱的品种“中农八号”相比,24-ep iBR处理对抗低氧性强的品种“绿霸春四号”效果更明显,表明外源24-ep iBR处理通过促进抗氧化酶活性和蛋白含量的提高,降低低氧胁迫下植株体内RO S含量,增强植株低氧逆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源亚精胺(Spd)对抗盐能力不同的2个黄瓜品种幼苗叶片和根系内活性氧(ROS)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pd降低了50 mmol/L NaCl胁迫下幼苗体内O-.2产生速率、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SOD、POD和CAT的活性;与抗盐性较强的"长春密刺"品种相比,Spd处理对抗盐性较弱的"津春二号"品种效果更明显.表明外源Spd处理通过促进盐胁迫下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降低ROS水平,从而缓解NaCl对黄瓜幼苗的盐伤害.  相似文献   
20.
小型化是脉冲功率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大功率开关器件配合脉冲升压变压器可以得到高压脉冲灭菌装置.该装置采用5V电源供电,利用555定时器来产生脉冲信号,通过调整振荡电路参数,经大功率器件驱动后,可以实现不同脉冲频率、不同占空比的输出高压脉冲,并利用MULTISIM 9.0仿真分析软件对设计电路进行仿真,通过对输出波形的分析确定了电路的最佳灭菌参数,利用该装置对辣椒疫霉菌进行杀灭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形貌发生了改变.通过小型化、便携式灭菌装置的使用,缩短了消毒灭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