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中甘26’是以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DGMS01-20为母本,自交系93-71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叶球圆球形,球色绿,单球质量约0.9 kg;叶球质地脆嫩,口感清甜,商品性佳;适应性强,耐未熟抽薹。华北地区春季保护地或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50 d,平均产量67.67 t·hm-2。适宜在北京、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东、浙江等地春季保护地或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32.
大白菜回交导入系群体构建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汪骞  和江明  林良斌  庄木  王艳  王晓武  武剑 《园艺学报》2009,36(9):1305-1310
 利用大白菜栽培品种的DH系Z16和白菜型油菜自交系L144杂交的F1获得包括119个株系的DH群体。用相同亲本的F1与Z16进行独立回交, 利用25个独立回交的BC2分别得到这些株系的DH系,选择每个BC2的4~6个DH系构建121个株系的BIL群体。进一步利用SSR和SRAP标记构建了DH群体遗传图谱, 由10个连锁群组成, 包括245个分子标记, 总长度714 cM, 平均遗传图距2.9 cM。再以此图谱为参照, 用锚定在染色体上的97个SSR标记研究供体亲本L144的染色体片段在B IL群体中覆盖基因组比率。在BIL群体中来源于L144的基因组片段占0.84% ~35.00% , 平均为11.31% , 接近理论遗传预期值12.50%。在25个BC2的BIL株系中供体亲本L144等位位点占1.69% ~27.36% , 平均为11.03%。  相似文献   
33.
甘蓝结球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与裂球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4份耐裂球性不同的甘蓝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对甘蓝结球过程中球叶中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4大类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值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探讨甘蓝裂球性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结球期,耐裂球材料各个时期的IAA、GA3含量均高于易裂球材料。ZR含量对甘蓝的裂球性影响不大。ABA含量在4种内源激素中含量值最大,而且耐裂球材料与易裂球材料间的动态差异较大。叶球生长后期(IAA+GA3+ZR)/ABA比值高可使叶球保持较高的生长势头,从而承受内部生长应力的能力较大,减少叶球开裂。  相似文献   
34.
一个用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转育辅助选择的SCAR标记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一个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OTII900被转化为显性的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标记STII900,它可用于甘薯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转育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35.
作为蔬菜、饲料及观赏植物,甘蓝类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甘蓝类作物的分子育种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概述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在甘蓝育种中的应用和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现阶段甘蓝类作物分子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甘蓝类作物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6.
37.
十字花科蔬菜作物雄性不育的类型和遗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目前有关植物雄性不育遗传类型的学说和假说。重点介绍了十字花科蔬 菜作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种类和遗传模式,同时对几种重要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及遗传特 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8.
青花菜贮藏过程中糖VC和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花菜的食用部分是幼嫩的花蕾和花茎,其花球在常温下贮藏2~3d(天)就会失绿转黄〔1,2〕,在较低温度下保鲜时间延长。贮藏过程中随着青花菜的衰老,全糖、VC和蛋白质的含量等都会发生变化。掌握不同类型青花菜品种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对于合理利用和选育耐贮藏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试验材料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课题组新育成的4个青花菜新品种 (品系):中青2号(B4),8551(B14),9054(B25)和8554(B90)。1.2 方法 青花菜不同品种于1996年6月29日播种,7月21日分苗,8月8日定植于露地…  相似文献   
39.
抗枯萎病耐裂球秋甘蓝新品种‘中甘9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甘96’是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96-100-312为母本,自交系96-109-266为父本配制成的抗枯萎病中早熟秋甘蓝一代杂种。华北地区秋季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70 d,叶球近圆球形,单球质量1.1 kg左右,耐热,抗枯萎病、病毒病和黑腐病,耐裂球,为中国第一个公开报道的抗枯萎病并通过国家鉴定的甘蓝新品种。适于在北京、山东、山西、河南和浙江等地作秋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