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中甘16’和‘中甘17’系用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甘蓝一代杂种, 早熟性好, 产值高, 叶球紧实, 近圆形, 叶质脆嫩, 适于我国北方及西南部分地区栽培。‘中甘16’适于秋早熟栽培, 定植到收获需60~ 65 d, 单球质量1. 44~ 1. 48 kg , 产量45~ 60 t/ hm2。‘中甘17’主要适于春季露地栽培, 同时可作秋早熟栽培, 春季成熟期约55 d, 秋季约60 d, 单球质量0. 95~ 1. 27 kg, 产量52. 5~ 67. 5 t/ hm2。  相似文献   
112.
为了明确结球甘蓝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LD10 的特征特性及遗传规律,测定了LD10 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物质
含量;对LD10 和普通材料21-3 的叶面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以LD10 和21-3 为亲本构建6 世代群体,对LD10 无蜡
粉亮绿性状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LD10 叶面蜡粉呈小颗粒状结构,缺失严重,而普通材料
21-3 叶面蜡粉呈长棒状结构,含量丰富,二者具有明显差异;LD10 的无蜡粉亮绿性状由1 个隐性基因(cgl-4)控制,其与
SSR 标记LT-SSR16 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4.7 cM。用LD10 与另一单基因隐性遗传的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10Q-961 杂交
获得F1 群体,F1 群体单株全部表现为叶面有蜡粉,推断LD10 与10Q-961 的无蜡粉亮绿基因位于不同的遗传位点。  相似文献   
113.
Bt cry1Ia8抗虫基因对结球甘蓝的转化及其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 的下胚轴和具柄子叶为外植体, 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 efaciens) 介导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1Ia8导入结球甘蓝中, 共获得38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cry1Ia8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并整合到甘蓝的基因组中; RT2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 cry1Ia8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有一定的表达; 转化植株叶片离体饲喂敏感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和对Cry1Ac蛋白表现抗性的小菜蛾的试验表明, 该基因不仅对敏感小菜蛾有很强的抗性, 对抗性小菜蛾也具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4.
‘中甘27’和‘中甘28’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7-534为母本,双单倍体DH系D77和D83为父本分别配制而成的春甘蓝一代杂种。‘中甘27’叶球高圆形,球色深绿,单球质量约1.0kg;‘中甘28’叶球圆球形,球色绿,单球质量约1.1 kg。两个新品种均商品性好,叶球质地脆嫩,适应性强,耐未熟抽薹。华北地区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60d,适宜在北京、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东、江苏、福建等地春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5.
‘中甘596’是以胞质不育系CMS07-521为母本,自交系09-95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秋甘蓝一代杂交新品种。叶球圆球形,单球质量约2.0 kg;适应性强,抗枯萎病,耐黑腐病。从定植到收获65~70 d,平均产量约为78.75 t·hm-2。适宜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贵州、广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云南等地区秋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6.
‘中甘D22’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7-534为母本,双单倍体DH系D2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春甘蓝一代杂种。植株半开展,外叶横椭圆形;叶球圆球形,球色绿,单球质量约1.0 kg;叶球质地松软,口感脆嫩,商品性佳;适应性强,耐未熟抽薹。华北地区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60 d,平均产量67.6 t·hm-2。适宜在北京、河北、河南、甘肃、陕西、浙江、辽宁、福建等地区春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7.
甘蓝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侵染引发的土传病害,严重影响甘蓝的生产。由于根肿菌生理小种比较复杂,因此广谱抗根肿病甘蓝材料较少。本试验以湖北长阳、重庆武隆、四川广元的根肿菌为病原菌菌源,采用孢子注射法进行接种,对抗根肿病Ogura CMS甘蓝材料GY306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GY306对3个地区根肿菌生理小种的抗性表现分别为免疫(DI=0)、抗病(DI=6.25)和免疫(DI=0)。同时,利用Ogura CMS育性恢复材料对GY306进行育性恢复,通过根肿病抗性鉴定筛选获得了3份抗根肿病甘蓝材料。  相似文献   
118.
‘中甘1388’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726-3为母本,自交系ML2388-5-3为父本配制的早熟秋冬甘蓝一代杂种,叶球圆球形,球色绿,单球质量约1.0 kg,叶球质地脆嫩,品质好。抗枯萎病,耐未熟抽薹性强。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60 d。适宜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苏、云南、湖北、福建、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等适宜地区作秋冬甘蓝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