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以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秋甘蓝新品种‘中甘18’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甘18’甘蓝新品种是利用显性雄性不育系DGMS 012216 为母本, 自交系962100211 为父本杂交而成, 该品种早熟性好, 秋季种植从定植到收获约55 d , 叶球紧实, 圆球形, 耐裂球, 平均单球质量110 kg 左右, 田间较抗病毒病。适于在我国北方地区作极早熟秋甘蓝栽培, 也可在上述地区作早熟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02.
我国不同CMV分离物2b基因片段的RT-PCR扩增及其序列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研究根据黄瓜花叶病毒2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一步RT-PCR技术对多个不同寄主和不同地理来源的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的2b基因片段进行扩增,获得了含该基因全长约90%的cDNA片段(300bp)。序列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国内不同CMV分离物2b基因片段核酸序列同源性达93%以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超过90%,且均属于亚组Ⅰ。  相似文献   
103.
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秋甘蓝系列新品种(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用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或胞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 ,以优良自交系作父本配制的中甘 16、中甘 18、中甘 19、中甘 2 0等 9个早、中、晚熟配套的秋甘蓝新品种、新组合 ,其中 4个新品种已通过审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104.
青花菜衰老过程中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两个耐贮性不同的青花菜高代自交系‘8554’和‘90196’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在贮藏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4 ℃贮藏期间,‘8554’和‘90196’的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耐贮藏材料‘8554’下降缓慢,且始终高于不耐贮材料‘90196’。BoCLH1(叶绿素酶1)的表达量变化在上述两种材料中表现一致,均只在初始时检测到较高表达,后期表达量很低。BoCLH2(叶绿素酶2)的表达量在‘8554’中变化较小,在‘90196’中变化较大,且高于‘8554’。BoPPH(脱镁叶绿素酶)在‘8554’中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在‘90196’中贮藏14 d时有显著上升过程。BoPaO(脱镁叶绿酸a加氧酶)的表达量变化在二者中均有急剧增加的过程,但是在‘8554’中出现急剧增加的时期明显滞后于‘90196’。BoRCCR(红色叶绿素代谢产物还原酶)在‘90196’中于贮藏21 d时出现一个明显的表达高峰,而在‘8554’中未出现。上述结果表明耐贮藏性不同的青花菜叶绿素降解机制不同,其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主要通过BoCLH2、BoPPH、BoPaO以及BoRCCR的表达量变化来调节,BoCLH1主要在青花菜初始衰老中起降解叶绿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总结了植物花蜜的组分,蜜腺的类型和结构,花蜜分泌和分泌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蜜腺发育及花蜜分泌调控的分子机理,并对蜜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比较两种可实用的甘蓝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源(CMSHY和CMSR3)在细胞质DNA水平上的区别,以快速、准确鉴别两种不育源。【方法】利用开发的叶绿体SSR(cpSSR)和线粒体SSR(mtSSR)引物,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测序技术,获得在两种不育源间的分子差异,并对其中有限制性内切酶的位点转化成CAPS标记。【结果】无法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发现32对cpSSR扩增产物的差异,经测序仅发现ACP9引物上SSR重复数的差异。在21对mtSSR引物中,仅mtSSR2引物可以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区分这两种不育源。经测序发现其余5对mtSSR引物上存在9个多态性差异,其中3个为SSR位点的差异。对其中2个可被限制性内切酶MseⅠ酶切的多态性位点转化成CAPS标记,分别命名为m92-143 MseⅠ、m1-346 MseⅠ。这些标记均可以用于这两种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源的区分。【结论】 利用获得的cpSSR和mtSSR标记,成功区分甘蓝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源CMSHY和CMSR3。CAPS标记可快速、简便、准确地区分两种不育源。  相似文献   
107.
甘蓝耐裂球性与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细胞学水平上探讨影响甘蓝裂球的原因,为甘蓝耐裂性材料的选育和新品种的育成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甘蓝耐裂性鉴定指标的制定提供依据.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份耐裂性不同的甘蓝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甘蓝球叶表皮细胞为无规则型,气孔为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材料间下表皮微形态存在较显著的差别:耐裂材料的垂周壁上有明显的波状嵴,平周壁上有加厚的条纹状角质层纹饰,保卫细胞四周角质层褶皱较多、起伏较大,表皮细胞上覆盖有大量的粉状或颗粒状蜡质.易裂材料的垂周壁呈沟槽状下陷,平周壁上角质层光滑,保卫细胞四周角质层较平坦.耐裂材料的叶肉细胞层数多,排列紧密,间隙小.易裂材料叶肉细胞层数少,排列松散,间隙大.耐裂材料与易裂材料在球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上表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将黄瓜花叶病毒CMV-BG株系侵染普通烟草的不同单株后,放在不同温度下培养,30d后对接种植株症状进行对比观察,并对2b基因表达进行了检测及其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被CMV-BG株系侵染的植株在低温条件下,植株新生的大部分叶片严重畸形,而CMV-BG株系2b基因的表达与不同温度条件没有相关性;CMV2b基因序列与源分离物CMV-BG序列相比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异,它们作为一组序列与分离物SF/GF/SY等的相似性甚至高于源BG序列;此外,尽管来自2组植物中的病毒序列变化均未表现正选择(positive selection),但来自低温培养的侵染植株的2b基因的多态性明显高于常温条件培养的植株,发生非同义突变的位点数目也高于同义突变的位点数目。因此认为,低温有助于加强CMV-BG株系2b基因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09.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不育性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两种不同的遗传分析模型, 研究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不育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运用Griffing Ⅱ的方法进行遗传效应的分析, 就不育度而言, 加性作用的方差占总的遗传方差为21.89% , 而显性作用的方差为78.11%; 广义遗传力为97.22% , 狭义遗传力为21.23%。配合力的比较结果表明, 5个不育亲本中, 523-16的一般配合力最高, 达3.17; 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是606-7 ×102, 达10.42。用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遗传规律的研究, 结果表明, 影响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育性的最适遗传模型为一对加性- 显性主基因+加性- 显性- 上位性多基因模型(D模型) ,主基因的遗传率为82.03% ~94.12% , 微效基因的遗传率为0.14% ~10.94% , 两种遗传分析模型研究结果均表明: 主基因的显性作用在不育性表达中占主导地位, 但主基因的加性作用以及微效基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0.
 ‘中甘16’和‘中甘17’系用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甘蓝一代杂种, 早熟性好, 产值高, 叶球紧实, 近圆形, 叶质脆嫩, 适于我国北方及西南部分地区栽培。‘中甘16’适于秋早熟栽培, 定植到收获需60~ 65 d, 单球质量1. 44~ 1. 48 kg , 产量45~ 60 t/ hm2。‘中甘17’主要适于春季露地栽培, 同时可作秋早熟栽培, 春季成熟期约55 d, 秋季约60 d, 单球质量0. 95~ 1. 27 kg, 产量52. 5~ 67. 5 t/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