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2篇
  3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三种生物质炭复合基质对番茄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种生物质炭(稻壳炭、竹炭、杉木炭)和常用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6∶3∶1)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配比生物质炭复合基质对番茄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能改善普通基质的理化性状,降低其容重和总孔隙度,提高pH值和EC值;不同配比生物质炭复合基质能促进番茄提早出苗,提高其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鲜/干重、地下鲜/干重,促进番茄增产;使用生物质炭复合基质培育的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但壮苗指数显著提高。该试验选取的3种生物质炭均能替代草炭满足番茄穴盘育苗的基质要求,其中尤以稻壳炭33%+常用基质67%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12.
应用实测含水率剖面估算冬小麦相对根长密度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长密度是根系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参数,但其适时准确的测定却存在相当的困难。该文应用平均根系吸水速率反求方法,提出了在已知两个实测含水率剖面的条件下,估算相对根长密度分布的方法,并通过田间实验和土柱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估算相对根长密度的分布,为土壤水分运移的连续模拟提供较为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左强 《世界农业》1996,(11):43-45
埃及的水资源及水战略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左强埃及是一个干旱国家,即使在北部三角洲靠近地中海的海滨所谓降雨量最多的地区,年均降雨量也很少超过200mm,由此往南,降雨急剧减少,至开罗以南的地区,终年降雨量几乎为零,即使这点稀少的降雨也仅在冬季以零...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河北省监西县灌溉试验站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减水灌溉条件下的水盐运动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当地某一平均年份及正常的制度下,咸水灌溉可以起到压盐的作用,使土壤耕作层的平均含盐量呈政策的趋势,且保持在作物正常生长的范围之内,但地下水的矿化度却在明显增加;尽管排水沟排盐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但仍为减水灌溉地区排盐的一条主要途径;为增加排水沟的排盐量,应适当加深排水沟的沟深,延长排水时间。  相似文献   
15.
改进CERES-Rice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生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覆膜旱作是节水稻作生产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采用CERES-Rice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生长需另外考虑覆膜的增温效应和根系层土壤水分布差异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该文借鉴部分旱地作物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原CERES-Rice模型中的积温和土壤温度、蒸发和土壤水分胁迫等模拟计算过程进行了改进,并进一步通过2个水稻生长季的田间试验予以验证。试验于2013、2014年在湖北房县进行,共涉及淹水(对照)、覆膜湿润栽培和覆膜旱作共3个水分处理,采用原模型和改进模型分别对2个生长季、2个覆膜处理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与地上部干物质质量的变化过程及产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原CERES-Rice模型难以准确刻画覆膜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经改进后,模拟效果大大改善,可有效反映环境变化(水分、温度)对覆膜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和产量形成,维持生育期与产量模拟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覆膜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动态模拟基本满足要求,其均方根差≤1.54 m~2/m~2、相对均方根差≤27%、建模效率≥0.85;对覆膜水稻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变化过程的模拟也呈现出较好的效果,均方根差和相对均方根差分别小于1 490 kg/hm~2、16%,建模效率则高于0.95。总体而言,经改进后的CERES-Rice模型基本可满足要求,较好地用于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6.
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3年的资助情况表明: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的基础研究队伍以35~45岁的青年学者为主,在水利学科中,其研究队伍较小、整体实力不强,与国家目标的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从研究内容来看,节水灌溉技术机理及相关研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机理研究与水肥耦合关系研究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尺度效应与空间变异性研究、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已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有关溶质运移(包括水盐运动、污水灌溉等)的基础理论研究仍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农田排水研究已逐步冷清。农田水利的研究方法仍以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为主,部分研究者已开始尝试将地质统计学、分形理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随机微分方程等数学方法及水文模型、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高程模型(DEM)等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农田水利问题的研究之中,农田水利与化学、生物学和农学等学科的结合与交叉正在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育苗基质对黄瓜生长及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育苗上应用的可能性,以黄瓜为供试作物进行适用育苗基质的筛选,研究其对菌根真菌侵染和作物苗期生长的影响。试验以Glomus etunicatum、Glomus intraradics、Glomu mosseae为供试菌根真菌,采用4种基质配方:分别是陶粒+珍珠岩+蛭石(4:3:3)、(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9:1、(陶粒+珍珠岩+蛭石)+保水剂(9:1)、蛭石+保水剂(1:1)。结果表明:接种3种菌剂后,蛭石+保水剂处理侵染率显著最低在10%以下,其余3种基质处理侵染率均高于22.61%,尤其是接种G.intraradics后黄瓜幼苗根系侵染率最低为87%。黄瓜幼苗在(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处理中壮苗指数显著高于其余3种基质处理;(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既获得了较高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又提高了幼苗壮苗指数,为菌根化苗培育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   
18.
新疆盐碱地膜下滴灌棉田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新疆盐碱滴灌棉田实现"节水、压盐、稳产、增产"的目标,利用新疆玛纳斯县田间试验、农户土地利用调研和文献等数据,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探究盐碱地膜下滴灌棉田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方案。研究结果:1)短期膜下滴灌条件下,微咸水和淡水都使土壤根系层(0~30cm)处于脱盐状态,保证棉花生长的环境;且4个处理压盐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大水量淡水(N5000)、小水量淡水(N4500)、大水量微咸水(X5000)、小水量微咸水(X4500)。2)淡水处理在棉花絮期的株高、干物质总重和叶片数均高于微咸水处理;但是测定的棉花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N5000、X5000、N4500、X4500,因此,虽然微咸水一定程度上影响棉花的生长(株高、干物质总重和叶片数),但是大水量微咸水(X5000)灌溉对棉花产量影响不明显,仅比大水量淡水灌溉(N5000)减产92kg/hm2,减少1.45%。3)新疆膜下滴灌棉田地膜残留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影响土壤水分渗透、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和容重等理化性质,抑制棉花生长发育和降低产量等;解决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残膜回收机研发与应用、提高地膜厚度和质量、提前揭膜等改进农艺技术、秸秆还田及开发可降解膜等新技术。4)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包括:构建长期稳定的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农户、农场经营管理方式;开展群众自主式土地整治,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积极发展农村金融等小额贷款,确保土地投入;推广"一膜三带六行"种植模式(2.05m宽的地膜)和"矮、密、早"栽培技术;推广秸秆还田、秋早犁春早耙播耕作技术;完善劳务市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宜耕沙地作物适宜性评价与节水灌溉方式配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大量宜耕沙地,但普遍都面临干旱缺水、土壤漏水漏肥、地表高温、微地形复杂等问题,经营管理不善不仅会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危机,而且还会因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导致土地撂荒与沙化。为了在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与灌溉方式选配方面给当地农户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从内蒙古宜耕沙地可持续利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出发,以内蒙古自治区近5 a产量和种植面积都居前的7种农作物(春玉米、春小麦、谷子、大豆、油菜、水稻、马铃薯)为评价对象,从需水量、有效积温、土壤pH值、增温响应、经济效益、耐旱性能等6方面对其适宜性进行分析与比较。同时,又以该地区近10 a种植面积居前的8种牧草(冰草属牧草、沙蒿、柠条锦鸡儿、批碱草属牧草、羊草、紫花苜蓿、沙打旺、无芒雀麦)和1种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牧草(青贮玉米)为评价对象,从降水量、气温、土壤pH值、营养价值等四方面对其适宜性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然后,针对各种作物的种植模式,结合各种灌溉方式的自身特点以及内蒙古宜耕沙地主要的土壤、气候、地形地貌特征,以提高水分与养分利用效率为主要目标,为各种作物选配了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结果表明适宜在内蒙古宜耕沙地上种植的农作物依次为春玉米、春小麦、谷子、大豆、油菜、水稻、马铃薯,牧草依次为冰草属牧草、沙蒿、青贮玉米、柠条锦鸡儿、批碱草属牧草、羊草、紫花苜蓿/沙打旺、无芒雀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等疏植作物选用滴灌甚至膜下滴灌,其他密植作物(包括牧草)选用喷灌。因该研究在对作物适宜性进行评价时所采纳的数据均来自于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试验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所采纳的评价指标以及权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主观性,导致评价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但相关结果仍可为内蒙古宜耕沙地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盐分胁迫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吸水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验证盐分胁迫条件下根系吸水与根氮质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盐分胁迫修正因子的参数进行优化,该研究通过布置田间试验,对冬小麦平均根系吸水速率分布进行了估算,并对其与根氮质量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田间试验条件下,冬小麦最大根系吸水速率与根氮质量密度仍呈线性正比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盐分胁迫条件下基于根氮质量密度分布的根系吸水模型,并对其中盐分胁迫修正因子中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进而对咸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的根系吸水规律进行了模拟,其结果与利用反求方法估算得到平均根系吸水速率分布吻合较好,表明盐分胁迫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吸水与根氮质量之间的线性正比关系仍然成立,并可用于优化盐分胁迫修正因子,从而建立相关的根系吸水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