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林业   3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5篇
  8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事业也在越来越快的发展。多要素自动气象观测仪器也被大规模的投入使用,然而部分自动气象站的仪器要求放置在室外,因此有些仪器会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工作,容易遭受雷击。本文针对于多要素自动气象站防雷防护做一些初步的探索,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  相似文献   
22.
不同产地红松的早期生长表现与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17个产地的红松生长性状的早期表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产地间的树高变异系数最大,为0.73%~17.39%,平均值为9.96%,辽宁省本溪县人工林变异性最小。Duncan法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树高生长较快的前7个产地为辽宁省草河口、本溪县清河城的种子园,本溪县、宽甸县、东港市、草河口、桓仁县的人工林,树高均值为61.64 cm,超过总体均值21.31%,超过辽宁省凤城市人工林对照20.72%,超过吉林、黑龙江地区人工林均值48.06%,超过生长较慢的8个产地林分均值48.96%,而地径生长的排序情况同树高生长的排序基本一致。前7个产地的树高、地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0.73%和7.75%。利用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初步筛选出辽宁省本溪县人工林和辽宁省草河口种子园为入选产地林分。  相似文献   
23.
主要研究在启动一项林木育种项目时,基于后向选择的不同短期林木育种策略的效率。后向选择是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依据亲本育种值的大小,选择优良亲本的一种选择方法。考虑了6种育种策略,分别由3种交配方式和2种测定方法组合而成,重点研究遗传参数、时间成分以及费用成分对不同育种策略的影响。研究使用Excel中的“规划求解”工具来实现增益最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24.
临泽小枣硬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临泽小枣不同本质化程度的枝作插穗,在激素处理和不同温度基质上扦插,结果表明:半木质化的嫩枝用浓度为250ppm的NAA处理,可获得95%的成活率,78%的保存率;本质化的枝条成活率及保存率较低。影响生根成活及越冬保存的主要因素是插穗的木质化程度、激素处理浓度、根系的长度、粗度、生根部位和根系的木质化状况。  相似文献   
25.
1空舍的处理 此项工作要在出栏后3-5天内完成。1.1清舍清理饲喂设备;清除鸡舍屋面、墙壁等灰尘,撤出取暖设备;撤出网铺,清理架杆上的粪便及灰尘等;清除地面粪便,如果是土地面,则将地面清除2-3厘米为宜;同时打扫工作问卫生,将清除的地面土换上相同厚度的新土;搭建或安置取暖设备和网铺。  相似文献   
26.
高新节水灌溉技术在甘肃防沙治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沙区地处大陆腹地,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固沙植被大面积衰亡,荒漠化蔓延速度加快,因而将高新节水灌溉技术引入防沙治沙显得十分必要。实践应用证明,应用滴灌、喷灌、渗灌等技术可在极端干旱地区建立有效的防沙治沙体系,能起到防风固沙,保护绿洲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政府扩大投入、提高意识、完善制度体系和加强科学研究去解决。  相似文献   
27.
白毛藤生物碱的提取及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白毛藤又名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系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江苏、江西、浙江、安徽、湖南等省,资源非常丰富.白毛藤全草均可入药,干燥全草作为传统中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1].在白毛藤的众多化学成分中,具有明显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的是β-羟基甾体生物碱,主要为α-苦茄碱、蜀羊泉碱、番茄烯胺、澳茄胺[2],这些生物碱均与抗菌、抗病毒有关.白毛藤中总生物碱的提取,目前国内未见报道.笔者用乙醇回流法提取了白毛藤中的生物碱,并对生物碱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天然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杨树Bt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苏云金芽孢杆菌(Bt)毒蛋白的杀虫机理和Bt毒蛋白基因的分类;概述了Bt毒蛋白基因在杨树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当前杨树Bt抗虫基因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杨树抗虫基因工程在杨树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林冠截留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冠截留量在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水文生态效益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文章在分析了林冠截留机理和以往林冠截留数量模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林冠截留整体护展模型,为大范围的森林水文生态效益数量评价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0.
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水文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岸植被缓冲带是河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岸生态系统的生态及水文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河岸植被缓冲带列为河岸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在一些国家被作为控制农业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措施。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生态水文功能体现在控制河岸侵蚀、截留地表径流泥沙和养分、保护河溪水质、调节水温、为水陆动植物提供生境、维护河溪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提高河岸景观质量等多个方面。本文综述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水文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一些研究中提出的不同河岸植被缓冲带功能发挥所需要的宽度,同时指出由于河岸生态系统保护的目标,侧重的功能,研究区域土壤、地形、植被、排水特征等因素各异,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水文功能发挥所要求的实际宽度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