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171篇
农学   132篇
基础科学   93篇
  137篇
综合类   709篇
农作物   128篇
水产渔业   117篇
畜牧兽医   536篇
园艺   143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31.
卫星搭载获得玉米基因雄性不育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6年利用返回式实验卫星搭载玉米种子 ,从中选育出一份雄性不育突变体 ,对该不育材料通过多年、多代、多点的种植并结合与对照的同步观察、广泛测交鉴定 ,研究结果表明 ,不育材料花粉败育彻底 ,为无花粉型雄性不育 ,不育性状表现稳定 ,呈现出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核不育的遗传特点 ,该不育材料对株高有一定的矮化作用 ,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出现与卫星搭载有关 ,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2.
转基因玉米减少无性变异、提高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外源抗虫基因导入 1个玉米 (ZeamaysL .)优良自交系。对受体愈伤的制备 ,抗性愈伤的筛选分化和转基因植株的移栽等方面的研究 ,采用一系列的措施 ,有效地降低了转化植株的畸形率 ,提高了转化植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33.
空间条件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96年利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实验卫星搭载玉米种子,回收后田间种植观察,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处理当代只有少数性状表现出变异,处理后的自交一代,自交二代在株高、穗位高,生育期,育性等方面表现出分离;且遗传基础复杂群体比纯系材料更易出现变异,这预示着太空处理可望在株高,穗位高,生育期及育性等方面对玉米进行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934.
藏东南植茶土壤肥力退化及培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藏东南地区的易贡茶场,因其植茶土壤石砾含量高、砂性重、坡度大,养分淋洗和侵蚀损失较为严重,加之长期用养失衡,土壤肥力明显退化。在补修梯级和客土调剂基础上,大幅度增加有机肥投入,合理、平衡施用化肥是恢复与提高茶园土壤肥力、促进茶叶优质同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35.
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铁氧化物与磁化率演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我国亚热带地区不同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形态铁氧化物和磁化率随成土时间的动态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灰性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0~120 cm土体中全铁(Fet)、游离铁(Fed)和游离度(Fed/Fet)随时间序列演变均逐渐增加,0~50 a内Fet、Fed和Fed/Fet增加速率分别为3.2 t hm~(-2) a~(-1)、1.2 t hm~(-2) a~(-1)和0.04%a~(-1),50~1 000 a内Fet、Fed和Fed/Fet增加速率分别为0.1 t hm~(-2) a~(-1)、0.15 t hm~(-2) a~(-1)和0.01%a~(-1);而酸性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0~120 cm土体中Fet、Fed和Fed/Fet随时间序列演变均逐渐下降,0~60 a内Fet、Fed和Fed/Fet下降速率分别为0.2 t hm~(-2) a~(-1)、0.5 t hm~(-2) a~(-1)和0.03%a~(-1),60~300 a内Fet、Fed和Fed/Fet下降速率分别为0.9 t hm~(-2) a~(-1)、1.2 t hm~(-2) a~(-1)和0.06%a~(-1)。土壤pH、Eh、以及外源铁输入与土体内铁淋失的相对强度是控制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中铁氧化物转化速率与途径的主要因素。石灰性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中不同磁学指标随时间演变分为三个阶段:0~50 a内表现为质量磁化率(MS)、饱和等温剩磁(SIRM)和软剩磁(IRMs)的急剧降低;50~300 a内表现为MS、SIRM和IRMs的持续、缓慢降低以及硬剩磁(IRMh)的相对稳定发展;300~1 000 a内表现为MS、SIRM和IRMs的持续、缓慢降低以及IRMh的快速下降。酸性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0~20 cm和20~120 cm土壤中磁学指标演变呈现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0~60 a 0~20 cm内MS,SIRM和IRMs的急剧降低,IRMh具有明显增加;而20~120 cm内MS、SIRM和IRMs缓慢下降,IRMh明显降低。60~300 a 0~20 cm内不同磁学指标变化幅度均很小,而20~120 cm内IRMh相对比较稳定,MS、SIRM和IRMs在种稻150 a后快速下降。淹水还原条件下亚铁磁性矿物的破坏是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演变过程中磁性衰减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36.
36株生防菌对辣椒疫病等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拮抗菌发酵液、皿内竞争及紫外线照射菌株代谢产物等方法,研究了36株生防菌对辣椒疫病、西瓜枯萎病、棉花枯萎病及黄瓜枯萎病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1)4种病原真菌在含有不同拮抗菌发酵液的平板上生长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说明供试拮抗菌对4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36株供试拮抗菌对辣椒疫霉、西瓜枯萎菌、黄瓜枯萎菌和棉花枯萎菌有抑制效果的菌株数分别为30(占83.3%),27(占75%),24(占66.7%)和26(占72.2%)株。(2)36株供试拮抗菌中,与辣椒疫霉、黄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及西瓜枯萎菌具有竞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分别有19(52.7%),10(27.8%),6(16.8%)和11(30.6%)株。(3)菌株95W06,64G12,87W14,63G06,03GY022,31-4G02,28G14及10G27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代谢产物经紫外线照射后,均失去对辣椒疫霉的抑制作用,表明此8株拮抗菌的代谢产物活性成分不稳定。(4)利用拮抗菌与病原菌的竞争抑制试验,可以从大量拮抗性菌株中快速筛选出有实际防效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937.
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氮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从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的林地、草地和耕地采集7个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土壤样品,利用干筛法得到>5 mm、5~2 mm、2~1 mm、1~0.5 mm、0.5~0.25 mm和<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并测定各级团聚体中的全氮、微生物量氮、K2SO4浸提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由于其输入的有机物质数量和种类以及肥料管理不同,直接影响到土壤全氮、K2SO4浸提氮、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及其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和K2SO4浸提氮分别为0.67~2.06 g·kg-1、11.40~71.03 mg·kg-1和1.28~4.60 mg·kg-1。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土壤氮的含量最高,退化草地最低。不施肥的土壤,其小团聚体中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明显低于大团聚体;而进行灌溉的耕地土壤,由于无机氮肥和有机物质输入量都比较高,不仅其全氮含量比较高,而且小团聚体中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也比较高,说明在低肥力条件下土壤氮素首先在大团聚体中循环,这表明在自然土壤生态系统中,大团聚体中氮素的循环转化比小团聚体中的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938.
为完善泰和乌骨鸡的基础形态学资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常规HE染色,对8羽健康成年乌骨鸡消化管的组织学结构进行初步的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其消化管具有家禽的典型结构特征,食管较长,肌层发达,且有发达的食管腺;腺胃呈纺锤形且食管腺呈囊袋状,腺胃粘膜表面乳头明显,肌胃胃壁由发达的平滑肌构成,黏膜层呈类角质状;小肠肠管较长,绒毛和肠腺发达,固有膜中的淋巴小结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大肠中具有一对发达的盲肠,盲肠基部具有明显的淋巴组织,在整个肠管中,肠绒毛则呈逐渐变短的特征。此组织结构特征表明消化管与其食性相适应,并具有较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939.
冬末初春之际,气温忽高忽低,昼夜温差大,为了保持禽舍的温度,禽舍大都处于密封状态,封闭的禽舍内空气质量严重下滑,有害气体增多,粉尘堆积严重,如果处理不好温度、湿度、通风三方面的关系,就极易引发禽只发病。  相似文献   
940.
本文就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成活率,从移植前的准备、移植过程和移植后的养护提出了相应的养护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