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香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后代性状变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菌种939和本所实验菌株中19为亲本,进行原生质体单核体分离和配对杂交。对杂交组合和亲本菌株的菌盖直径、厚度,菌柄长度、直径等性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0个杂交组合在子实体外观形态上与亲本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后代的农艺性状表现规律与亲本交配型的类型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82.
本文主要介绍了冷链物流的概念,分析了导致冷链物流在我国"冷"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使冷链物流"热"起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高效鉴定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种质鉴定、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该方法由于操作繁琐,目前在食用菌领域的应用尚不广泛.以香菇为研究对象,建立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检测流程,并利用正交试验对检测流程中涉及的加样缓冲液与PCR反应液的体积比、95℃变性时间、置于冰上冷却时间、银染时间、银染后胶板去离子水洗时间等5个操作节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加样缓冲液与PCR反应液体积比为1∶2,95℃变性2~5 min,置于冰上冷却15~20 min,银染7 min,银染后胶板用去离子水洗5~10 s是正交试验的较优处理组合.试验建立了香菇微卫星标记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操作规程,该操作规程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批量化操作等优点,对其他食用菌微卫星标记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香菇杂交新品种"申香16号"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939菌株、135菌株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取得单核体,采用对称杂交和非对称杂交方法进行杂交,通过数年栽培试验筛选获得一株高产、高抗、短柄的新菌株--S605,审定名为"申香16号".该品种改良了939菌柄偏长和135抗性差、产量不稳的不足,示范推广中表现出转潮快、产量高、易管理、优质菇比例高的突出特点,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深得菇农喜爱,推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85.
香菇‘申香1513’是由高产品种‘申香18号’和硬质菇品种‘L808’通过孢子单单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菇形圆整,菇肉紧实,产量高,生物学转化率95%以上,易形成花菇;属中温型,中长菌龄品种,适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香菇代料栽培,在适宜条件下亦可生产花菇。  相似文献   
86.
以不同质量(2000、2200、2400、2600 g和2800 g)香菇(Lentinula edodes)压块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二次培养阶段压块内温度、水分及pH变化,结合出菇农艺性状,探讨压块质量对二次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压块内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先升高并于菌丝恢复培养第3天达到峰值,后降低,再升高并于菌丝恢复培养第6天达到次峰值,然后再下降至高于培养房温度1~2 ℃后稳定;各处理压块质量均呈下降趋势,绝对失重量随压块质量的增加而增大;含水量变化总体趋势为先降后升再降,于菌丝恢复培养第6天后相对平稳;各处理菌块内pH均先急剧下降至3.33左右,再缓慢上升,之后保持在3.6~3.9;子实体产量、采收期随着菌块质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其中2000 g压块质量处理,与其它4个处理相比,压块内温度较低,含水量较高,pH下降后回升较快,两潮总生物学效率较高(51.7%),菇型较大,采收期较短.  相似文献   
87.
基于SNP分型的香菇交配型AS-PCR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食用菌的交配型鉴定通常采用单核体两两交配后镜检观察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易产生人为误检。本研究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申香215"为例,通过对需鉴定交配型的单核体的双核体亲本菌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获得双核体交配型A和B因子区域的序列比对信息,对交配型因子等位基因内部的SNP位点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合适位点设计引物,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e-specificPCR,AS-PCR)技术,根据扩增结果可快速确定单核体的交配型并排除双核体和杂合体。用该方法鉴定香菇单核体的交配型,提高了鉴定效率和准确率,该方法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种手段,为食用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8.
于海龙    吕贝贝  谭琦  尚晓冬  张美彦  宋春艳  章炉军 《园艺学报》2017,44(12):2429-2430
‘申耳4号’是从毛木耳品种‘黄耳10号’中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发菌周期短,一般35 d即可发满菌袋,耐高温,开袋后易于现耳,出菇整齐,转化率可达95%以上,子实体大小适中,表面光滑,暗红色,背部深棕色,烘干后正面暗棕色,背部灰白色,适合做干品或鲜品销售。  相似文献   
89.
张丹  王瑞娟  徐珍  宋春艳  刘建雨  尚晓冬  谭琦 《园艺学报》2017,44(Z2):2701-2702
 ‘上研1号’是通过金针菇T011菌株多孢自交选育出的新品种。子实体白色,菌盖球形内扣,菌褶排列规则,呈直线形,每瓶产量可达360 ~ 390 g(1 100 mL栽培瓶)。菌丝培养期为22 ~ 23 d,出菇期为25 d。抗杂菌能力强,原基多,生长整齐,子实体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90.
以沼气发酵的废弃物沼渣为试材,部分代替鸡腿菇栽培常用栽培料中的玉米芯进行栽培试验,分别考察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周期、产量以及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以配方3(60%沼渣,20%玉米芯,13%麸皮,5%玉米粉,2%石膏,含水量63%~65%)栽培鸡腿菇,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生产周期短,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并且子实体中镉、汞、铅、砷的含量远低于国家对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效果理想,可以在规模沼气发酵的地区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