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6篇
  8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研究探讨利用微波技术加工茶叶的加工机理以及微波技术用于茶叶杀青、干燥的可能性,并对利用微波技术加工茶叶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2.
本文对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si)全光造林和冠下人工更新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造林初期,全光造林红皮云杉的高生长和全株叶量高于冠下更新。单位叶量内营养元素(N、P、K)的含量冠下更新红皮云杉高于全光造林,但全析叶内营养元素的总含量则全光造林高于冠下更新红皮云杉。测定并分析春季林内与林外主要小气候因子对红皮云杉幼树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针对锤片式粉碎机对硬质秸秆和高纤维秸秆粉碎时易造成高速敲击的锤片断裂和主轴缠绕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双喂料口粉碎机,第一进料口处设置圆盘切刀,用于硬质和高纤维物料的先切后粉作业;第二进料口则直接与粉碎室相连,软质物料不经切断直接进入粉碎室进行锤片粉碎。对样机的主要性能所作的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稳定,吨料电耗低,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能满足食用菌培养基对秸秆不同粉碎细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4.
介绍一种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鲜茶叶进行分类的方法和采用这种方法对鲜茶叶进行分类的智能鲜茶叶分选机 利用茶叶图像的面积、周长、等二阶距椭圆长、短轴长度等几何特征和图像的对比度、平滑度等纹理特征进行BP网络的训练可以将茶叶分类,并获得较好的茶叶分类效果.智能鲜茶叶分选机的分选工作在一个旋转水平圆盘上完成,摄像机采集到圆盘上的茶叶图像,计算机的神经网络图像分析程序对茶叶进行种类识别,并将计算结果通知分选机的执行装置,完成分类.试验表明,这种鲜茶叶分选机的分类正确率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75.
花叶柳是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观枝柳树种类,但在苗木繁殖上有一定难度。经过在沈阳地区的生产调查和圃地试验,对其扦插、嫁接、压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76.
针对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中测控系统不能实时测控和可视化操作的缺陷。该文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在线实时管理为目标,设计并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智能化测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与可视化操作,对食用菌生长所需的环境因子进行动态调控,并将其应用于连云港国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化生产杏鲍菇中。通过应用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智能化测控系统可以控制培菇房内的温度范围在22℃~24℃,湿度范围在60%~70%,CO2浓度范围在2000~3000ppm。  相似文献   
77.
茶叶加工过程一般需要杀青、揉捻、做型、干燥等几个步骤。在长期的茶叶加工经验中,人们发现,在杀青后对茶叶进行适当的冷却处理,能明显的改善茶叶品质,特别是滋味和色泽这两个品质因子。适度摊凉且将摊凉温度控制在一定的低温内,能有效提高名优绿茶色、香、味、形等外在品质。许多研究成果和茶叶加工实践都证明在适当的低温下做青有利于提高乌龙茶品质。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了江苏省3个不同地区水稻桔秆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测试江苏省淮安、常州和镇江2011~2013年收集的水稻桔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粗灰分含量.[结果] 3个地区不同年份水稻桔秆的纤维素及半纤维变化趋势一致,纤维素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半纤维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淮安和常州不同年份水稻桔秆的木质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镇江市呈下降趋势3个地区不同年份水稻桔秆的灰分含量变化不大,且均低于65%.且不同年份间水稻桔秆化学成分变化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农作物桔秆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为了降低空气源热泵干燥过程能耗,研究了空气源热泵干燥能耗特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MLRM)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模型来预测干燥工艺能耗。在分析干燥能耗影响特征参数的基础上,提出将干燥工艺过程进行切分处理的方法以降低数据获取难度。选取烘房设定温度、烘房设定湿度、烘房初始温度、烘房初始湿度、环境平均温度、环境平均湿度、物料质量和初始含水率8个特征参数作为模型输入,能耗和物料结束含水率作为模型输出。使用MLRM模型、BPNN模型和其他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能耗预测,MLRM模型对能耗拟合的决定系数为0.739,对物料结束含水率拟合的决定系数为0.931;BPNN模型使用Sigmoid函数作为激活函数时对能耗拟合的决定系数最高,为0.828,使用Identity函数作为激活函数时对物料结束含水率拟合的决定系数最高,为0.942,拟合效果优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以复水豌豆为干燥对象设计加载物料65 kg、持续时间4 h的完整变温变湿干燥工艺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总能耗为15.066 kW·h,MLRM模型和BPNN模型的预测总能耗分别为14.476 kW·h、15.183 kW·h,预测精度分别为96.08%、99.23%;试验结束含水率为8.541%,MLRM模型和BPNN模型的预测结束含水率分别为9.560%、8.889%,预测精度分别为88.07%、95.93%。该研究提出了一种使用MLRM模型和BPNN模型对空气源热泵干燥能耗进行分段精准预测的有效手段,对于优化干燥工艺和降低干燥能耗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0.
洗瓶机触摸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人工洗瓶耗费大量人力问题,设计研发出适合工厂化生产的洗瓶机,为了能够更加智能化地洗瓶在洗瓶机中设置了触摸屏,分析了洗瓶机的工作要求,根据工作要求设置触摸屏的触摸按钮并绘制了触摸屏画面;按照触摸屏与PLC的通信,结合PLC的程序设置了按钮的功能,最后进行了触摸屏样机的试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