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6篇
  18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建立适用于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诊断方法,本研究依据前期测序鉴定的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基因序列构建pET-28a (+)-KMT1质粒标准品。设计基于RPA技术的特异性引物及RPA荧光探针,建立实时荧光RPA方法的最适反应体系。采用10倍梯度连续稀释的质粒标准品检测该RPA方法的敏感性并绘制相关性曲线;以10种不同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用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山羊及小鼠组织样品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试验建立的实时荧光RPA方法最适反应温度为39 ℃,最佳引物为KMT1-Fe1,灵敏度达100拷贝/μL,检测下限为10拷贝/μL。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绿脓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布鲁氏菌S2株和鲍曼不动杆菌均无交叉反应。对13个组织样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为76.9%,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2.3%。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实时荧光RPA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靠、快速便捷等特点,适用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临床分子诊断。  相似文献   
92.
正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这也是个全球性问题。众多的老年人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疾病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相似文献   
93.
非酿酒酵母对小曲酒的呈香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非酿酒酵母对苦荞小曲酒的影响,分别将两株扣囊覆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LS-1、LC-2,两株异常威克汉逊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YS-1、YC-2用于苦荞小曲酒中,以仅添加小曲酿造的酒样为对照,对比分析5种酒样的基本理化性质与挥发性成分,并对酒样进行感官品评。结果表明,酒样的理化指标均符合GB/T 10781.2—2022对清香型白酒的规定,强化接种YS-1的酒样理化指标较好(总酸含量0.47 g/L,总酯含量1.75 g/L,出酒率56.39%);5种酒样中共检测出36种挥发性物质,共有成分19种,气味活性值(OAV)≥1的物质有10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非酿酒酵母的添加使苦荞小曲酒的风味特征发生了改变,尤其是酯类和酸类的形成;感官评价显示,强化接种YS-1酒样的综合评分最高(82.92分),酒香自然纯正。综上,YS-1是提高苦荞小曲酒品质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94.
硼、锌是植物正常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植物缺硼或缺锌将会发生生理功能失调,生长发育受阻,从而影响农业产量与产品质量。土壤中硼、锌的有效供给情况与植物的硼、锌营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我们及郊区有关单位对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进行硼、锌试验,反应不一。为了进一步明确硼、锌的有效性问题,我们对郊区几种主要的土壤作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5.
制定具有标准级差代表性的实物标准样对黄茶的生产流通具有重要意义。分别招募80名普通消费者和22名初级评价员,对皖西黄茶的3大类(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9个等级实物标准样进行排序检验及Napping-UFP法分析。结果表明,在排序检验法中仅依据外形可基本实现对8个标准样的判定(其中黄芽特级与一级不能判别);在Napping-UFP法中,22名初级评价员仅根据外形也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等级的黄茶样品,根据香气或滋味可以准确区分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并能准确区分黄大茶的轻火样和足火样;同时初级评价员给出了较为丰富的描述词(外形33个,香气21个,滋味24个),外形描述词中的“绿”“黄”“多梗”,香气描述词中的“嫩香”“甜香”“烟丝”,滋味描述词中的“鲜”词频较高,可以用于皖西黄茶实物标准样的级差判别,有利于消费者的理解与接受,以及皖西黄茶的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96.
本文在诸葛村现有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对各主要景观功能区的旅游开发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97.
2008年安徽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预防和减少事故,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机监理规范化水平为重点,创新机制、改善手段、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增强功能、服务农民,有力地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一、依法行政,重抓教育,农机监理队伍素质进一步增强。事业的成败在于人。按照农机监理人员要向"长(要有一技之长,掌握专业基  相似文献   
98.
氮(N)和磷(P)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性元素,对植物生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青藏高原亚高寒草甸围封地内,3种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样地中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甘青蒿(Artemisia tangutic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的叶N变异系数分别为14.9%和24.34%,均高于叶P变异系数的8.12%和20.90%,表明其叶片内N比P活跃;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之相反,变异系数为叶N(12.56%)小于叶P(14.49%).不同样地内,甘青蒿和垂穗披碱草的叶N、P含量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紫花苜蓿的叶P含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植物在不同样地中叶片养分差异显著.甘青蒿和垂穗披碱草的叶N、P含量与土壤N、P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紫花苜蓿叶N与土壤养分均无显著相关性,叶N∶P值与土壤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这表明试验样地内,甘青蒿和垂穗披碱草的生长倾向于土壤N、P元素的影响,紫花苜蓿则更倾向于受到P元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罗勒烯作为一种植物通讯信号分子可以诱导植物的整体防御反应,但是目前对β-罗勒烯信号传导途径上的关键组分并不清楚。为了找到β-罗勒烯信号传导途径关键基因的突变体,本研究采用正向遗传学的方法,以带有PDF1.2pro::Luciferase和PR1pro::Luciferase表达框的转基因拟南芥为背景材料(M0),选用0.2%(v/v)EMS浓度构建了诱变群体,通过荧光素酶-荧光素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检测荧光表型来筛选突变体,成功筛选出了经β-罗勒烯诱导不发荧光的PDF1.2pro::Luciferase突变体植株(Ef)12株和PR1pro::Luciferase突变体植株(E1)10株,并在M2代确定了稳定不发荧光的表型。M3代检测β-罗勒烯信号途径下游基因PDF1.2与PR1的表达,以及测序验证突变体植株PDF1.2pro::Luciferase和PR1pro::Luciferase表达框的完整性,最后确认获得了与β-罗勒烯信号传导途径相关的可靠突变体的Ef材料为8株,E1材料为3株,为进一步探明β-罗勒烯信号传导途径的关键组分及其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旨在探讨谷氨酰胺在牛分枝杆菌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vaccine, BCG)感染巨噬细胞过程中对凋亡的调控作用。本文采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首先建立了BCG感染致细胞凋亡的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关键因子的表达变化,确定最佳感染条件;进而利用无谷氨酰胺培养基构建谷氨酰胺剥夺模型并结合BCG感染,采用ELISA、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了细胞内谷氨酰胺关键代谢指标的差异变化。通过上述研究,阐明谷氨酰胺对BCG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结果表明,BCG感染显著上调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中Caspase 3和PARP的蛋白表达(P<0.001),最佳感染时间为12 h,最佳感染复数为10 MOI,同时BCG感染促进了RAW264.7细胞内谷氨酰胺的分解代谢。剥夺谷氨酰胺后能极显著降低BCG感染后巨噬细胞中谷氨酸(P<0.001)和谷胱甘肽(P<0.01)的含量,极显著增加了细胞内ROS的含量(P<0.001)。同时,抑制谷氨酰胺代谢促进了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