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13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林下参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林下参对土壤养分的利用状况,笔者运用常规农化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生育期林下参土壤养分的含量变化。根区与对照土壤,展叶期全钾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8.78 g/kg和100.34 g/kg;开花期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3.14 g/kg、52.89 g/kg、5.48 mg/kg、6.31 mg/kg、16.53 g/kg、19.08 g/kg、146.29 mg/kg、194.71 mg/kg;红果期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含量达到最低值,分别为4.35 g/kg、4.62 g/kg、0.47 g/kg、0.55 g/kg、81.75 g/kg、82.52 g/kg、15.5 mg/kg、15.03 mg/kg;枯萎期根区土壤有机质达到最低值;绿果期根区土壤速效磷达到最低值,红果期pH值达到最低值;通过对林下参根区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发现,林下参根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速效氮之间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762;全氮与全磷、速效氮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和0.765;速效钾与pH值呈显著相关。通过对各主要养分的测定分析,发现在不同的生育期人参对土壤中各养分形态及含量的吸收和利用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52.
不同肥料对栽参土壤中Cr、Cu、Pb和Zn全量及有效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施肥对农田栽参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利用ICP-0ES方法对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基肥(A)、多功能微生物制剂激活后作基肥(B)、多功能微生物制剂激活后花期施入(C)、鹿粪(D)、EM菌肥(E)、猪粪(F)和对照(ck)7个施肥处理土壤中Cr、Cu、Pb和Z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鹿粪和猪粪施入量增加,土壤中重金属C...  相似文献   
53.
[目的]检测棉花开花前不同天数胚珠的采集标准,以期更清楚地研究棉花开花前后胚珠中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花苞长、花苞宽、萼片长和萼片宽4种不同的参数来标准化陆地棉新陆早13号开花前不同天数棉花胚珠的特征。[结果]只有花苞长随花期的临近逐渐增长,而其他参数均没有明显变化。因此,选择花苞长为检测开花前不同天数胚珠的标准。统计分析表明,确定以1.0~1.2cm长的花苞为标准采集开花前5 d的胚珠,以1.3~1.5 cm长的花苞为标准采集开花前3 d的胚珠,以1.7 cm以上的花苞为标准采集开花前1 d的胚珠。[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后期试验中开花前胚珠样品的采集提供参考数据,也为更精确检测开花前后胚珠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对农田栽参土壤有机氯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联机检测土壤中有机氯残留及人参中有机氯的富集量,探讨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对农田栽参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制剂后,土壤中有机氯降解作用明显,其残留量与施加鹿粪和对照处理含量达极显著差异,尤其以微生物制剂激活后施入方式最佳。当五氯硝基苯加入量为5g/m2、10g/m2及15g/m2时,经过降解后土壤中含量分别减少为0.023μg/g、0.114μg/g和0.135μg/g;相对应处理的人参中含量也为最低,分别为0.038μg/g、0.311μg/g和0.371μg/g,且人参中检测到了土壤中未检出的六六六的4个同分异构体;施用微生物制剂后有机氯的富集系数也较对照低。多功能微生物制剂是适宜农田栽参土壤改良的有效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55.
西大998是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HY04"作母本,"08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经过2005~2009年观察鉴定、品种比较试验、重庆市玉米平丘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示范种植,西大998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适宜在重庆市平坝、浅丘区及相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56.
为了解林下参的生长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测定了5,10,15,20,25年生林下参根区土壤的微生物量的活性部分及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林下参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均以i15:0,a15:0,18:1ω9t,16:0,16:1ω9c,18:1ω9c,br17:0,18:2ω6,i16:0,16:1ω9t的微生物为优势种群;林下参生长根区土壤微生物总量、细菌生物量、真菌生物量及放线菌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提高,且15a以后提高的幅度更加明显;在菌群结构变化上,与对照相比20a及25a放线菌占有总生物量的比率有所提高,真菌占有比率有所下降。15年后的林下参土壤微生物结构朝着有利于人参生长的微环境方向发展,野山参在深山密林中健康生长几十年而不死亡可能与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7.
利用形态学、细胞学、A—PAGE和RAPD方法,对5个小麦-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双体异附加系Line5、Line6、Line11、Line12和Line13进行了鉴定。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它们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2Ⅱ,具有高度的细胞学稳定性;形态学鉴定和A—PAGE电泳分析证明,Line12和Line13可能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2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Line5和Line6可能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1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RAPD分析表明,在供试的80个随机引物中,有2个引物S20和S21能够在亲本中间偃麦草和双体异附加系中稳定扩增出特异带型,并可作为异附加系所附加染色体的特异RAPD标记。  相似文献   
58.
西南主要玉米地方种质自交系的RAPD标记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26个玉米自交系,20个具有西南山区地方资源血缘。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以相似系数0.710为标准,可以将26个自交系聚成5类。第1类包括大青133,青21-3,515,5151,黄早四;第2类包括PX,5331,改良关花,贞361;第3类包括木4,独紫,木6,7922,紫秆子,251,大黄132,32;第4类包括丹340,095,郑22,180;第5类包括.7331,7327,330,毛白11,Mo17。这为育种家利用西南地方血缘自交系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59.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26个玉米自交系,20个具有西南山区地方资源血缘.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以相似系数0.710为标准,可以将26个自交系聚成5类.第1类包括大青133,青21-3,515,5151,黄早四;第2类包括PX,5331,改良关花,贞361;第3类包括木4,独紫,木6,7922,紫秆子,交51,大黄132,32;第4类包括丹340,095,郑22,180;第5类包括7331,7327,330,毛白11,Mo 17.这为育种家利用西南地方血缘自交系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60.
东北细辛根系对钙、镁、硫的积累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不同年生、不同生育时期的东北细辛根系中钙、镁、硫的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年生东北细辛根系中钙的积累量变幅较大,5月末展叶期最高(22.15 mg/kg),到7月初果实采收后下降到最低(8.98 mg/kg);二年生植株根系中不同时期钙的积累均高于三,四,六年生,镁的积累较活跃,6月末果期达到最高(10.28 mg/kg);五年生镁的积累量在7月初降到最低(5.06 mg/kg);不同年生东北细辛根系对硫的积累量为209.3~60.92 mg/kg,远高于对钙、镁的积累量;从5月初展叶到6月中旬开始结果五年生植株根系硫的积累量高于其它年生,二年生最低。东北细辛根系对钙、镁、硫的积累以二、五年生较为活跃,且表现在开花期到结果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