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麦套种花生一年两熟双高产栽培技术孙明辉,张竹青(山东省莱西市望城农技站266601)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我市开展了小麦花生一年两熟双高产栽培技术,一般小麦产量4500一6000m2,花生产量3750-6000kg/hm2,大面积获得小麦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12.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望奎县耕地黑土退化的相关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保持望奎县土地资源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鹅的主要特征是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小肠黏膜有时大片发生坏死脱落和凝固,形成栓子,堵塞肠腔。10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本病后,死亡率70%~90%,甚至达100%,20日龄以上的雏鹅发病率较低,1月龄以上者极少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氮肥运筹对雹后重播受旱棉花生长特性及产量影响。【方法】主区为正常蕾期灌水处理(CK),蕾期中度水分胁迫处理,副区为4种施氮比例不施氮(N0)、以盛铃期为界限分为(蕾期肥+花期肥)∶铃期肥3∶7 (N37)、(蕾期肥+花期肥)∶铃期肥5∶5 (N55)、(蕾期肥+花期肥)∶铃期肥7∶3 (N73),研究雹后重播受旱棉花的最佳氮肥运筹。【结果】在同一氮肥处理下,蕾期中度水分胁迫较CK处理生育进程提前,茎粗、有效果枝、倒四叶宽、双铃率以及LAI、Pn均有所降低,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及出现时间、拐点提前;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干物质向生殖器官分配比例,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有所下降,单铃重、衣分无显著差异;在同一水分处理下,铃期肥比例增加,生育进程延后,倒四叶宽增加;不同追肥比例在茎粗、有效果枝数、倒四叶宽、双铃率、 LAI、Pn均优于N0处理,干物质最大积累量、最大积累速率、单株结铃数、籽棉产量均高于N0处理;在正常蕾期灌水处理(CK)下N5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于简化一类微分方程的特解求法,利用待定系数法推导出了y" py' qy=eλx(Acosβx Bsinβx)型微分方程特解的一般公式.  相似文献   
16.
在三峡库区大力发展草食家畜产业,符合退耕还林还草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然而,库区内的畜牧业养殖存在着品种、繁殖、营养等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笔者在调查后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蛋鸡免疫是预防蛋鸡发生传染病的重要技术环节。在蛋鸡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免疫失败,给蛋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原因有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差、疫苗保存和运输不当、鸡群健康状况差等原因。如何使免疫接种的蛋鸡群获得足够的免疫力,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三峡库区大力发展草食家畜产业,符合退耕还林还草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篆。然而,库 区内的畜牧业养殖存在着品种、繁殖、营养等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笔者在 调查后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运用微分中值定理证题中.函数构造法是证题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一些教学中经常要用到的函数构造方法及思想进行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以支链淀粉为碳源的初筛分离培养和以普鲁兰糖为惟一碳源的鉴别复筛,从浓香型烤烟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具有产普鲁兰酶活性的菌株,编号为CLM2。通过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进化树的构建,确定CLM2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暂命名为Bacillus sp.CLM2。在以玉米淀粉为碳源、35℃、180 r/min条件下的发酵历程中,发酵54 h时普鲁兰酶活力达到最大值,为4.3 U/m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