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适应连云港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并将连云港市主要园艺作物主栽品种进行科学轮作,多年来进行了"唐菖蒲-洋葱"高效栽培模式探索试验并加以推广,强调进行轮作种养,旨在为长期从事蔬菜或切花种植农民提供一种新的创业模式和发展思路。对该模式的茬口安排和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当地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葡萄气生根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老蔓上发育形成的一种特殊根系类型,发育程度较低,具有分化潜力。通过技术手段诱导魏可葡萄当年生结果枝茎节处萌发气生根,以同一结果母枝未处理茎节为对照进行根系转录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诱导气生根发育过程中有3 989个基因表达量上升,2 830个基因表达量下调。采用GO功能分类,可将注释的基因划分为40个功能类别,包括催化活性、结合和代谢过程等。部分根系关键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在内的所有植物激素都参与了调控过程,结合生长素下游相应基因分析,内切葡聚糖酶基因、PRE基因和高亲和力硝酸盐转运体基因在气生根发育过程中显著上调表达,表明降解茎节处表皮细胞壁、利用硝酸盐在茎节处富集刺激根芽萌发是气生根生长发育调控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以连云港地区13个品种的亚洲盆栽百合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百合单朵小花中花被片、雄蕊等数量的变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6个品种的花器官有变异,只有tiny bee、victory joy品种变异较丰富。不同类型的花被片数量变异中,花被片数量以增加为主;而在不同类型的雄蕊数量变异中,雄蕊数量以减少或保持不变;而在花被片与雄蕊总量的变异中,有近一半的变异属于减少的变异。  相似文献   
14.
15.
简单序列重复在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含量非常丰富,且常常随机、均匀分布于整个基因组中。SSR标记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定位、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指纹图谱构建、种质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向。随着大量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NCBI等数据库中可利用的序列信息量激增。但在常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仍然延续传统的小规模SSR标记开发模式,开发标记数量非常有限、效率较低。结合MISA脚本指令、Primer3引物设计软件、e-PCR特异性扩增分析软件,对玉米全基因组水平SSR位点进行搜索、引物设计、特异性扩增分析以及扩增长度差异分析,开发高密度的SSR标记。通过引物合成、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从常规分子生物学水平验证所开发标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根外追施钙、镁肥对设施栽培切花郁金香外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个不同浓度(0、0.25%、0.5%、1.0%)的氯化钙和硫酸镁处理供试切花郁金香.结果显示,在试验条件下,根外追施钙素营养对切花郁金香的株高、花蕾和叶片大小无显著促进作用,但能促进切花郁金香茎秆变粗;追施镁素营养也能促进切花郁金香茎秆变粗,但不利于切花郁金香株高、花蕾、叶片等生长.说明在生产上可追施钙、镁肥来提高切花郁金香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江苏连云港地区日光温室条件下切花种百合生产过程中因重茬而造成的连作障碍及土壤退化等问题,进行了“东方百合-紫花苜蓿”轮作模式探索,对该模式的茬口安排和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农民提供一种新的创业模式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种植深度对唐菖蒲切花质量、子球及新球的影响,旨在为生产提供技术及理论依据。以唐菖蒲品种"罗曼史"为试验材料,分别覆土2、4、6、8 cm,测量花序长度及粗度、小花数、现蕾期、子球的数量及质量、新球的直径及质量。结果表明,T2处理(盖土4 cm)比其他处理提前2 d左右现蕾,花梗最粗,为0.81 cm。T3处理(盖土6 cm)能够显著增加花序和花轴的长度,分别为118.5 cm和39.9 cm。种植深度对小花数影响较小。形成子球的数量随着种植深度增加而增加,T4处理(盖土8 cm)形成子球数量最多,为121.4个,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但T4处理获得的子球平均质量最小,为0.29 g。新球的直径与质量和种植深度呈负相关,T1处理(盖土2 cm)所获得的新球直径和新球的质量最大,分别达到了6.46 cm、80.82 g。种植深度对唐菖蒲的花序长度、粗度、现蕾期有影响,对地下部分生长影响更为显著。以提高切花质量为目的,覆土6 cm最佳;以生长子球为目的,则覆土8 cm为宜。  相似文献   
19.
在多年温室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与生产示范基础上,总结出连云港地区“切花郁金香+白菜+鸡”轮作种养模式各个生长环节的生产技术规程:对产地环境的要求,品种的选择与处理,种养前的准备,种养时间与密度的选择,生长发育期的温度、光照、湿度控制,水肥协调及病虫害预防、采收分级与包装等.  相似文献   
20.
采用日光温室反季节繁育唐菖蒲种球,从而为第2年秋季温室切花生产提供优质唐菖蒲种球.同常规繁育方法相比,该方法减少了贮藏过程中种球的养分消耗,降低了种球的腐烂率,提高了唐菖蒲切花品质和花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