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为了探寻湿度对番茄果实角质层的结构组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汉蒙7号'番茄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相对湿度为50%±5%和100%±5%的气候培养箱中进行贮藏,测定果实的失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质构、色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角质层形态结构以及SISHINE3调控...  相似文献   
22.
柑橘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吖啶酮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吖啶酮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芸香科柑橘类植物是天然吖啶酮的主要来源。至今已从柑橘类植物中分离得到20多种吖啶酮生物碱,它们在抗癌、抗肿瘤、抗病毒、抗疟疾和抗白血病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我国柑橘资源丰富,利用我国乃至世界丰富的柑橘资源对柑橘吖啶酮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对柑橘吖啶酮的已有研究多以根茎为实验材料,关于果实中吖啶酮的研究尚无报道。阐述了柑橘吖啶酮的结构特点、生理活性、生物合成和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植物天然吖啶酮的研究现状和形势,同时指明了在柑橘吖啶酮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在此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3.
柑桔果实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柠檬苦素(limonin)及其类似物属三萜类的物质,是植物次生代谢的产物,主要存在于多种芸香科和楝科植物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在抗癌、镇痛、调节体内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粥样化和除虫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有关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柠檬苦素类物质在柑桔中的总含量及种类因品种、发育阶段等不同有较大差别。本文就柑桔果实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种类、结构、作用、疗效及其提取和鉴定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4.
探讨了大食物观对农业科学创新的指导意义,分析了当前农业科学创新面临的困境和机遇,提出了以大食物观为引领的农业科学创新的思路和策略。论文认为,大食物观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方向,希望农业科学创新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丰富食物品种,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论文在大食物观的指导下,分析了当前农业科学创新所面临的困境,包括基础数据少、农业生产与科技脱节、农业人才层次不均衡、农业物流体系革新慢、学科间科研水平不一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加强基因与表型研究、建立智慧农业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跨学科交流合作等对策。进而根据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的需要,提出了鼓励农业种质原始创新、发展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促进农业供给体系结构优化、高质高效发展等农业科学创新的具体举措。大食物观指导下的农业科学创新,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粮食安全和国民健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5.
探讨大棚设施栽培对蜜斯蒂蓝莓果实成熟期及品质的影响,为南方地区蓝莓设施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蜜斯蒂’蓝莓为试验材料,连续2a比较分析其露地栽培、大棚栽培下果实成熟时间及品质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2a大棚设施栽培棚内平均温度分别提高3.87 ℃和2.51℃,蓝莓果实成熟期分别提早19 d和16 d。大棚设施栽培蓝莓果实中的葡萄糖、果糖和总酚的含量分别为74.40、78.21、3.86 mg/g.FW,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的52.31、54.60、3.82 mg/g.FW,可滴定酸、柠檬酸含量分别为0.45%和3.57 mg/g.FW,显著低于露地栽培的0.69%和4.70 mg/g.FW,但对其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花色苷含量无显著影响。大棚栽培成熟期中后期采收的蓝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花色苷和总酚含量较高,分别为12.22%、1.64 mg/g.FW和4.17 mg/g.FW,DPPH和FRAP抗氧化能力以及POD、PPO、SOD活性也均显著高于成熟期前期。  相似文献   
26.
探讨了红美人柑橘果实大小与品质之间的关系。收集浙江省象山县红美人产区9个果园的红美人果实,按照横径分为大果(≥90 mm)、中果(75~90 mm)、小果(≤75 mm)3个级别。分析了果实横径、单果重、色泽指数(CCI)、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几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电子舌模糊感官评价方法评估了不同大小的红美人果实综合风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果园的红美人果实,9个果园的果皮CCI均为大果>中果>小果;9个果园中有8个果园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小果>中果和大果;可滴定酸含量因果园而异,部分果园的小果可滴定酸含量明显高于中果和大果,部分果园则相反,还有部分果园无差异。然而,将9个果园的大、中、小果合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大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之间相关性极小,与CCI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2)为0.5152)。电子舌模糊感官评价能区分部分果园的大、中、小果,但未能区分混合来源的大、中、小果。综上,果园的树体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对于果实风味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按照果实大小进行分级可初步评估相同栽培管理水平下的红美人果实风味品质,但是对于混合来源的果实,需进一步进行内部品质评估才能进行准确分级。  相似文献   
27.
杨梅是原产我国的特色水果。自然条件下,杨梅果实采后贮藏时间短,是最不耐贮藏的水果之一。采用基于预冷、温湿度控制的采后冷链物流技术,可以有效延缓杨梅果实成熟衰老进程,降低表面微生物活力,维持良好品质和商品性,延长贮藏物流时间,促进杨梅产业规模扩大和市场开拓,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